分享

细读唐诗:这首诗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藏着一个动情的故事

 竹香书屋 2019-09-05

细读唐诗:这首诗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藏着一个动情的故事

崔颢,唐朝有名的一位诗人,他的七律诗《登黄鹤楼》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早已是千古名句,甚至引来李白等人的争相模仿。如果要对七律诗来个排名的话,这首诗绝对能排进前二名的,甚至不亚于排名第一的杜甫的《登高》。不过我们今天要来看看他的另一首,一首古乐府诗,短短二十个字,却道出了一个动情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把一个毫无相干路人也能在他诗中栩栩如生起来。全诗如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寥寥几笔的二十个字,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细读唐诗:这首诗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藏着一个动情的故事

首句写,一个来自横塘的女子泛舟江边,愁眉紧缩,或许好久没回故乡了,也或许随君嫁到此处。当她听到江边传来乡音时,循声望去急切地询问那个人是不是和她来自一个故乡,甚至她都来不及问这个人的名字,不等对方回答,她便告诉对方她来自横塘,他乡遇故知自古以来总能给双方带来无比的亲切感,虽然这位女子不认识这个说着和她同样口音的人,但是即使只是之言片语的乡音也总能让人倍感亲切。

细读唐诗:这首诗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藏着一个动情的故事

下句写,听到乡音,这位女子也停下行船,或许他们大概都来自同一个故乡吧,作者这里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停了船,女子是否和这个同乡人再进一步的交流呢,家乡的那条大街还是那么多人吗,街边的那颗梨树又开了吗。女子有多久没回家乡了,我们无从知道。只有用想象来补足接下来的可能存在的对话。

细读唐诗:这首诗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藏着一个动情的故事

女子如此的急切的追问,自然有一种背井离乡的孤独和无依无靠感,在家乡受了委屈有父母,有兄弟姐妹的安慰,可是异乡,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独自承受。周围都是说着与自己不同口音的陌生话语,恰恰在这时碰到了和自己说着同样口音的人,他乡听乡音,喜出望外,一切的烦恼和忧愁都可以暂且抛到脑后,享受这段在的喜悦。正是:

泛渚江边愁眉锁,他乡偶遇故乡音

暂时来把忧愁忘,三语两言解忧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