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心态是长寿的秘诀(附语音)

 为什么73 2019-09-06

“是以誌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而不危也。”——《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今天学的内容是《黄帝内经》的这段话:“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而不危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指的是“志闲而少欲”,也就是说这个人的意志非常安闲,很少有欲望,就是“恬淡虚无”的状态。“心安而不惧”,心情安定,没有恐惧。“形劳而不倦”,“形劳”就是形体虽然劳动,但是不疲倦。在这种情况下就能“真气从之”,所以叫做“气从以顺”,正气从而得以调顺。个人所欲得到满意,“各从所欲,皆得所愿”的意思是从事着各自的分内的工作,自己所得的愿望得到满足。“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吃的觉得很美,穿的也觉得很随意,乐于习俗,所以说地位高低互相没有羡慕嫉妒,没有这种心态。人们都非常朴素、诚实,叫做“其民故曰朴”。这段话我们在《道德经》里面也看到过,“美其食,任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讲的是一种非常朴素的,非常朴实、真诚的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和形态。

在这种心态下,身体因为“气从以顺,皆得所愿”,心情又安定,形体虽然有所小劳,但是不疲倦,那么就能达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说“嗜欲不能劳其目”,就是不正当的嗜好不会扰乱他们的视听,“淫邪不能惑其心”,淫乱邪说也不会诱惑他的心,不会让他堕入欲望当中。“愚智贤不肖”,“愚”就是指的愚笨的,“智”是指智慧的、聪明的,“贤”指的是贤能的。“不肖”,不肖的人在古代来讲,就是指的那些不遵守一般人的理论常规的,没有操守的这种人,或者是不孝顺的,或者是违背常理的这种人,都叫做不肖之人。那么对于任何事物都没有恐惧心理,所以说都是符合养生道理的。在这里《黄帝内经》讲的是一种非常宽容的心态,是指的是无论这个人是愚笨还是聪明,是“贤”还是“不肖”,就是所有的人——众生,都能不于物,也就是说没有恐惧心态,他们都是“合于道”,都是符合养生之道的。

所以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年龄都能超过百岁而动作没有衰老。“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对于养生的道理全部掌握了,“德全而不危”是什么意思?“德”其实就是遵道而行,就叫做德,因为他们对养生的道理全部掌握了,所以说没有疾病的危害,叫做“德全而不危”。

那么这段话的整体来看指的是讲一个人,假如说能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种境界的话,那么他的身心状态是非常闲适、安定、不恐惧,身体也不是说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身体有所小劳,但是不疲倦。在这种状态下身体的气就调顺,五脏就能安定,他的心态是非常的知足,工作又属于本分。在这种状态下他气血就通畅,身体健康。

反过来我们看现在社会为什么很多人有病,就是因为这个心情不安定,有焦虑的状态,心也不安,因为不安定所以有焦虑,焦虑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当中的恐惧。那么形体又不劳作,形体一天到晚坐在那儿也不运动,因此这个气就不顺,我们看到所有的病,中医的眼光看来所有的病都是“气”失调,那么这个气不顺,不从顺,原因是在于什么?就是心不安定,身体也没有得到很好调养和锻炼,气血不疏通,所以说内外不和。

其表现就是像《黄帝内经》里边所讲的,“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那么现代人嗜欲也能劳其目,淫邪也能惑其心,眼睛一天到晚的看手机、电脑这种各种各样的信息,诱惑非常多,心就不容易摆正。因为在诱惑面前心不容易摆正,这欲望太多就容易伤及身体的脾胃、伤肾,这种情况就会出现。所以说为什么古人能“皆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就是百岁老人动作依旧很敏捷,身体很健康,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人家最重要的是把心修好了,心怎么修好呢?叫做“恬淡虚无”。这样的话才能遵道而行,所以说“德全而不危”,遵道而行他的德是全的,因此没有疾病的危害,所以说能活到百岁,到达天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