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汗证

 杏林博览 2019-09-06

​一、敛汗散组成 :

生黄芪、炒白术、五倍子、煅龙骨、煅牡蛎各等分 ,研成细粉备用。功用益气敛肺、生津滋肾,清肺降火、敛肺止汗,益气生津、收敛止汗五味子与五倍子合用,源于朱丹溪《丹溪心法》“黄昏嗽方”,功擅收肺保肾,“黄昏嗽者,乃火气浮入肺中,不宜用凉药,宜五倍、五味敛而降之”。二药合用有金水相生、母子同补之义,寒温并用,其功效倍于单味药。

二、五倍敛汗散:

五倍子 45g,麻黄根 15g,龙骨 15g,煅牡蛎 15g。共研细末。先将脐部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取散剂 10g,用适量食醋调拌,捏成圆形药饼,敷于神阙穴。

五倍敛汗散方中五倍子味酸、涩,性平,长于敛汗固表。含有大量鞣质,与汗腺、消化腺接触,可使腺体表面细胞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使腺体分泌减少,从而抑制汗腺分泌[3]。麻黄根归肺经,能行肌表、实卫气、固腠理、闭毛窍,为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龙骨、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另外,食醋味酸,更增其固涩之力。

三、敛汗散1、2、3号方其中:

①、1号方采用五味子与五倍子1∶1配比,益气敛肺、生津滋肾,适用于气阴两虚为主。

②、2号方采用五味子与五倍子1∶2配比清肺降火,敛肺止汗,适用于阴虚内热为主。

③、3号方采用五味子与五倍子2∶1配比益气生津收敛止汗适用于气虚不敛为主 将五味子五倍子分别混匀后研末过500目筛陈醋调丸状晚睡前敷神阙穴医用胶布固定晨起后取下1天1次3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朱砂/五倍子研磨成粉取适量温开水调成稠糊状贴于神阙穴每次46h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