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的藩主大名在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时为什么不反抗?

 思明居士 2019-09-06

与中国不同的是,古代日本是与欧洲中世纪类似的封建领主割据,封建领主在江户幕府时期被称为“藩主(大名)”。直到明治政府在1871年推行“废藩置县”后,日本才终结了封建割据。

日本的藩主大名在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时为什么不反抗?

但奇怪的是,明治政府本身就是靠反对江户幕府的藩主大名建立的,而且藩主大名在日本已经存在了近千年。既然如此哦,日本的藩主大名在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时为什么不反抗呢?

日本的藩主大名在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时为什么不反抗?

首先,江户幕府是日本统治最稳固的幕府,原因之一是幕府直辖领地以及忠于幕府的亲藩谱代领地加起来将近全日本的一半。除非幕府本身腐朽,否则其他大名联合起来也不是幕府的对手。

日本的藩主大名在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时为什么不反抗?

江户幕府灭亡后,其直辖领地和忠于幕府的亲藩谱代领地全部被明治政府控制并改为中央集权的县制。对于其他大名来说,明治政府的实力要比江户幕府更为强大,确实无力反抗“废藩置县”。

日本的藩主大名在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时为什么不反抗?

其次,由于江户幕府实行了近三百年的“参觐交代”,藩主大名对于领地的控制在江户幕府末年就已经变得很弱了,大部分藩的实权都被家臣团控制。而“废藩置县”对家臣团没有多大影响。

日本的藩主大名在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时为什么不反抗?

最后,明治政府给那些因“废藩置县”而被没收领地的藩主大名的待遇还算不错,为明治政府建立出力的藩主(如四强藩)更是中央层面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各藩的债务也都由明治政府承担。

日本的藩主大名在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时为什么不反抗?

对于藩主大名来说,“废藩置县”虽然没收了领地但也免去了他们的债务,还能继续保持贵族身份和经济来源。何况强大的明治政府又难以反抗,藩主大名们自然是和平地接受“废藩置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