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巨大,稍加不注意,就容易引起感冒。 尤其是,体质弱些的人,夏秋交替之际,易感冒,导致抵抗力下降,各种病毒会趁虚而入。 所以,在入秋后,天气转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 入秋后,预防感冒,多喝水喝水,可将病毒从身体中带走,防止脱水症(感冒并发症之一)。 入秋后,要注意多喝水,可帮助预防感冒,还可预防因干燥而引起的便秘。 》》》蓝菊桔梗茶,泡水喝 自己动手,用蒲公英、蓝菊、玉竹、桔梗,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 增强肺的功能,有助于预防感冒,这几种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润肺、排毒,还可以去火消炎,可以很好的预防感冒。 蒲公英,具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有广谱杀菌的效果,是“八大金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抗生素,有助于预防感冒。 蓝菊,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促进抗病毒能力。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等功能,《本草通玄》说: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世俗泥为上升之剂不能下行,失其用矣。 玉竹,可治咽干舌燥,对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舌燥等,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生津止渴,提高免疫力。 此四者搭配,可润肺、利咽、生津、止渴,对抗感冒。 》》葱根,煮水喝 葱根煮水,具有祛风散寒、解毒、散瘀的功效。 《别录》:葱根主伤寒头痛。 所以,寒冷的秋季,喝水的时候,加点葱根,可以预防感冒。 葱根煮水,有助于预防改善感冒。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风寒感冒,可以用葱根,搭配生姜、陈皮,一起泡水喝,效果更佳。 葱根,连带少部分葱白,一起切下;生姜切片,陈皮洗净;三者一起煮水喝,即可。 》》香菜萝卜,煮汤饮 香菜萝卜汤,可止咳抗病毒,亦可预防改善感冒。 带根香菜、白萝卜、生姜、冰糖,一同煮水,即可。 白萝卜性凉、味辛,归脾、肺经,具有下气宽中、清热化痰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咳嗽。 三者煮水,适合于风寒感冒,感冒初起,体温不是特别的高,和轻微的流鼻涕,没有太明显的咽痛的症状,比较适合用这个方法。 入秋后,防感冒,秋果“热着”吃 》》天然止咳药——梨 秋天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易引发感冒咳嗽、喉咙不适等症状。 梨富含葡萄糖、果酸、铁等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维生素A、B、C等,具有生津止渴、化痰止咳,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效。 新鲜梨去皮后切块,和冰糖一起放进锅中,加清水,煮开。煮开后用小火再煮20分钟即可。煮的时间越长,梨的口感越绵软,冰糖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增减。 》》天然治感冒药——橙子 橙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减轻感冒初期症状有帮助。 适用症状:感冒咳嗽、咽喉肿痛、鼻塞、打喷嚏。 用盐水浸泡20分钟,洗净橙皮表面,然后将橙子的顶部切开,用叉子在果肉中扎几个洞,往果肉上撒半勺到一勺盐,使盐渗透到果肉中,盖上顶部橙皮。 将橙子放入锅中,隔水蒸煮15~20分钟即可。揭开顶部橙皮,将果肉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 一定要趁热吃,对治疗咳嗽和预防感冒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入秋后,防感冒,巧用大椎穴常见的感冒,在中医看来,是身体阳气不足,斗不过邪气的表现。 而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最集中的地方,是相当于感冒药,可有效缓解身体不适。 所以,入秋后,巧用大椎穴,可预防对抗感冒。 【位置】 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鲜生姜,捣烂成泥,摊在布上,放于微波炉中加热,温度以皮肤能够承受为宜。 敷于大椎穴上,再卧床、发汗,可用于风寒感冒的轻症。 入秋后,防感冒,多按摩鼻子约有5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由于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 因此,鼻部按摩能有效预防感冒。 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约20~30次。 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和鼻翼。 另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鼻子,不仅可以清除污垢和病菌,还能增强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寒冷的适应性。 入秋后,防感冒,用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此方法有预防作用,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准备一瓶陈醋或者白酒,经常打开盖子闻一闻,可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