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过完了处暑 下周将迎来白露 进入9月以后,炎热夏季终于过去大半 秋季蓄势而来 秋冬养阴也应该提上日程 滋阴养阴类食材、药材均比较滋补 要是脾胃功能欠佳 进补质量大打折扣之余,还影响食欲 因此在这个夏秋过渡的日子里,重在调养脾胃。 花生栗子雪耳煲脊骨汤 主要功效:健脾、润燥 推荐人群:夏秋之交保健汤水 材料: 花生50g、去壳栗子200g、雪耳1朵、脊骨250g、生姜适量(2~3人量)。 烹调方法: 雪耳提前泡发,撕小朵。栗子去壳及红棕色外皮,洗净。花生洗净。脊骨洗净、斩件、飞水。汤煲内加水2000ml,加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加盐调味,喝汤吃渣。 汤品点评: 花生,又叫长生果,可见其延年益寿的功效已深入民心,平常无论作为零食,还是菜肴、炖汤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干花生的营养价值也挺高的,与大部分坚果相似,也是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其脂肪约有40%~45%,并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热量也很不容小觑:100克干花生热量达500多千卡,几乎相当于一顿饭的热量,还是要注意控制分量;同时它所含蛋白质、纤维的比例也较高,饱腹感也很强。汤中选花生,取其补脾益气、润燥的功效,并且能改善脾胃。汤中栗子也是一种健脾补肾的食材,被称为“肾之果”,但多吃容易碍气,不宜多食。汤里还加了雪耳以清润养阴。最后提醒,当喝汤之余吃汤渣时,记得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鲜菱角薏米排骨汤 主要功效:健脾祛湿、安中补虚 推荐人群:一般人群;夏秋保健汤水; 材料:菱角200g,薏米30g、排骨500g、生姜3-4片(3-4人量); 烹调方法: 菱角洗净后去壳后备用;排骨切成小块后洗净,飞水;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清水1000ml后大火烧开,转小火1小时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汤品点评: 不时不食,每年8~10月正是广州新鲜菱角上市的季节,菱角是水中一年生植物菱的果实,其皮脆肉美,嫩菱角充分洗净后可以生吃解暑解酒,老菱角就更适合蒸煮剥壳后食用,和莲藕、马蹄(荸荠)、菱角、茨菇、茭笋一起并称泮塘五秀。古人认为菱角味甘,“熟者甘平,鲜者甘凉”,有健脾益气、安中补五脏的作用。另一方面,薏米是广东人非常熟悉的食材了,煲汤煲粥都很受欢迎。薏米营养价值很高,属于杂粮中的一种,用它来替换一天中部分的精细主食不仅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的膳食纤维更是有防治便秘,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 TIPS:菱角、薏米属于淀粉含量较高的食材,血糖较高人群不宜多吃哦。 秋葵山药红萝卜煲鸡 主要功效:利咽、通淋、健脾、和中 推荐人群:一般人群均可。 材料:秋葵鲜品250g、鲜山药250g、红萝卜250g、鸡500g、生姜适量(3-4人量)。 烹调方法:秋葵、山药、红萝卜洗净后切成块状,鸡劏洗干净切块汆水去掉血污,在锅中放入清水2L,将山药、红萝卜、鸡放入锅中武火煲开后改文火继续煲0.5小时,接着放入秋葵继续煲15-20分钟,最后调味食用。 汤品点评: 秋葵的做法很多,无论是炒还是白焯都非常美味,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秋葵入汤的做法,丰富我们的餐桌。秋葵性寒味淡,据《中华本草》记载其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的功效,一般可用于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等症状。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看,秋葵属于低热量、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素的健康食品,对于那些需要控制能量,保持一定饱腹感,促进排便的人群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只放秋葵煲汤口感会略显单一,加上山药、红萝卜等药食材后汤水变得甘甜,颜色更加丰富,且加强了健运脾胃的功效,更加利于消化吸收,无论老人还是小孩子都可以食用。由于本汤水里食材足量,喝汤吃渣后可不用额外烹调菜肴,一举两得! 清滚豆腐丸子 主要功效:消暑生津 推荐人群:清与浓之间完美的平衡 材料:肥瘦肉 300g,老豆腐 300g,鸡蛋 1个,姜蓉 10g,小葱30g,淀粉、胡椒粉、盐、料酒适量。 烹调方法:把新鲜肥瘦肉剁碎成肉末,与老豆腐、姜蓉、淀粉、胡椒粉、盐、料酒混匀。混匀后打入鸡蛋一个,继续同方向搅拌均匀。小葱分葱白和绿色部分,白色部分切段,绿色部分切葱花。热锅下油,爆香葱白段,加入冷水至沸腾。把搅拌均匀的肉末,用手的虎口挤出丸子,轻轻放入水中。把丸子煮好后丸子会漂浮在水面。放入葱花、盐稍滚即可。 汤品点评: 这个豆腐丸子汤汤色清,丸子的豆腥味较浓,这清与浓之间就仿佛是夏与秋相接。而这个豆腐丸子其实一点都不简单。要用老豆腐不能用嫩豆腐,搅拌的最后一步要加入鸡蛋搅匀,煮的时候只能轻轻搅动,这样才能成为丸子,要不然就很容易散了。但是这样做出来的丸子,不会像单纯的肉丸子那么腻,也不会像单纯的老豆腐那么腥,口感还是非常特别的。加之加了料酒、姜蓉、胡椒粉这些一起搅拌,使得这颗豆腐丸子非常特别。所以只需要用一点点清汤来滚,滚好以后加一点点葱花来点缀就可以成为很美味的汤水了。大家不妨回家试试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