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式古建营造技艺

 古韵流芳殿 2019-09-07

  故宫古建筑在建造、维修的过程中,在中国古建营造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传统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被称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这种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不仅保持着故宫古建筑的原貌,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

官式古建营造技艺——“八大作”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大红的宫墙,隔开了传统和现代两个世界。故宫大修现场,没有巨大的吊车、机器的轰鸣,只有工人在木架间穿梭,搭木、挖瓦、上漆、彩绘,进行最原始的手工劳作。大修的每一个环节,选材、工艺、工匠都力求遵循几百年前的传统。修缮故宫也成了一种仪式,成了传统的一部分——建立在这座伟大的物质文化遗产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官式古建营造技艺——“八大作”

故宫古建修缮

  这项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叫做“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这套营造技艺包括“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画糊”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工种。在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的古代建筑从材料、用色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则例,代表最高等级的紫禁城无疑是这一整套营造技艺的登峰造极之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不同的工种也在变异甚至消失。主管大修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曾经对记者说,八大作都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的萎缩而萎缩。比如搭材作,过去用木材,用钢管了,过去用麻绳捆,改螺丝了。裱糊作,过去老百姓都要裱糊房子的时候,这个工种很发达,即便故宫里也少有这一行的工匠了。

官式古建营造技艺——“八大作”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彩画

  《考工记》中记载着2000年前的手工艺,其中有匠人之职,属于营国修缮的工种,所谓“国有六职,百工居一”的制度。封建社会灭亡后,古建营造的传统制度断裂了。故宫似乎是个特例,经年不断的修缮为传统工匠和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温室般的小社会。但如今,一代工匠逐渐老去,下一代却无法衔接。故宫尽管声名赫赫,毕竟只是文化部下属的事业单位,并无专门针对传统工艺、工匠传承的机制。“比如故宫要招聘,按规定必须是大学毕业以上,大学生干这个吗?这个工种是蓝领,不是白领。但故宫没有招蓝领的机会啊。”

官式古建营造技艺——“八大作”

古建修缮

  如今故宫修缮中心恢复了木、瓦、彩画的传统“拜师会”:徒弟毕恭毕敬行三拜礼,送拜师礼,师傅们端坐椅上回赠收徒贴,一旁是引师、证师。故宫里中断了半个世纪的工匠传承还能延续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