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亮才,原创 李可是山西省灵石县人,我国著名老中医,擅长以中医药救治重、危、急症。生前多次受邀到广东讲学、巡诊。他曾说,七年来他来南方看过的病人大概有一千多人,“病人阳虚寒湿证的十之有八九,阴寒火热证的,一例都没有遇到过”。南方气候热不得热病反得寒证,他认为是一个特殊现象,并把主要原因归于空调、夜睡、爱冷饮。 笔者临床经验,病人多是寒证,未曾见过热证;偶尔有热证,也是真寒假热,本质仍是寒证。从北方来的病人,也是寒证,只不过其程度在整体上较岭南人轻。 存在就是合理,凡事皆有因由。笔者认为,广东人多见寒底体质,原因主要有三: 一、气候温热,身体许多时候须主动散热,造成阳气不内聚,体质结构劣变。主动散热不同于被动散热。主动散热时身体体能流向体表增多,体表气门打开,阳气流向体表并向体外逸出。长时间如此,可使体核和体表之间的级差减化,寒气内侵。嗜酒之人发酒寒,其机理也是体能流向体表,与此相类似。 二、汗多多饮,使体内有害物质沉积加快。气候温热主动散热,造成出汗多。出汗多了自然引起多饮水,多饮汤。这造成了体内外水溶液循环增多,而且,把水排出体外的途径中,出汗占的比例高。汗液与尿液相比,汗液所含有害物质(非营养物质)少得多。其结果,滞留体内的有害物质沉积较快较多。其机制可用长滚水类比解释。用煲煮水,让水长滚,水被蒸发,为了使煲内的水不干涸,须不时往煲里加水。如此长时间煲,长时间加水,其结果是煲里的水的毒性逐渐上升。如此这般,体内有害物质蓄积增加,进而引起体质寒化(有关原理请参阅拙作《寒热新解》)。 三、多吃寒凉食品、药物。气候温热,容易感暑,许多人误以为是热证,常食用寒冷食物和药物。其实,因实质是寒底,则越吃寒凉越寒,寒证反而加重。从逻辑上看,上述第一、二个原因如果属实,则这第三条原因肯定属实,这里不作赘述。 空调(冷空调)不是造成寒证的原因,理由有二: 1、自古以来广东人多寒证,而古人、近代广东人没有空调。 2、周围环境气温低,可促使体表气门闭合,阳气内收。阳气内收,可以解寒证。北方人寒证程度较轻,恰恰与其周围环境气温低有密切关系。 寒底体质多见,那么 在日常保健和医疗过程中,防寒治寒才是第一要务。 2019年9月4日夜于颐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