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疑馆 | 怎样提高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

 昵称535749 2019-09-07
发布时间:2019-08-31 

文章封面

我们每个人总会遇见各种考验自身的大事,难免会紧张不安。
想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我该怎么做呢?

熊猫君刘女士:心理从业人员,逻辑小怪物,热爱生活

ta的主页

您好,我是熊猫君刘女士
近年来有一个词频率越来越高【抗压】
感觉就像是一个人身上背负着无数块巨石,分分钟就要把人给压扁。
人们只有【忍耐着痛苦】把石头【扛起来】,才能够获得成功,继续向前走。

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种逻辑:
【我们的生活注定负前行】
【所以要扛得住】
仿佛成为一种很正确的流行观点。

但是,被压力喘不过气来,或者不停的在自己身上加石头,忍住痛苦的生活。
本身就是一种不平衡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也就是说,当你感觉你必须要顶着巨大压力生活并且产生焦虑紧张情绪的时候。
你的内心就是不平衡的。

而健康的心理,讲究的就是【平衡】

所以,你需要的
不是提高对抗压力的能力
你需要的,是平衡自己内在不稳定情绪的能力,学会【化解】而不是【死扛】

——————————

那么,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总会遇见各种考验自身的大事,难免会紧张不安呢?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建立新的一种稳定的思维模式应对逻辑

你还记得你刚进入一个新的学校的时候,面对新的一切,你不适应,考试接踵而至,你感觉到很焦虑
然后,你慢慢就习惯新的校园生活,在每一天的重复之中,建立了一种稳定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
渐渐的,你就不那么焦虑的。

对于自我有关的重大决定,我们往往会出现【焦虑情绪】
根源是:
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
对未知风险的【不确定】
其实,就是一种【恐惧感】

这里就有一个前提心理条件,那就是,过去的【经验】能否帮助我们【解释】和【决策】接下来的问题?

比如说你,【面对一份新的工作机会】

如果你是一个内心坚定的人,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过去在大学或者社会岗位上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你有判断这份工作好坏的标准,有自己的明确发展路径

那么这个关于你自己的重大决策
【不会给你产生过大的压力】

如果,你面对一份新的工作,新的生活环境,你过去从未尝试过,而且毫无相关的经验,而你又特别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确定你在这份工作中能获得多少。

那么,这个决定摆在你面前的时候
想必你就会感觉【手忙脚乱】【亚历山大】,最后犹豫不决,感觉自己非常的【紧张】

人只有在不清楚自己下一步怎么走的时候,又硬着头皮,把所有千丝万缕的烦恼全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时候。

才会产生【心理压力】

————————————

那么,想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该怎么做呢?
我给您提出如下建议:

1【不要去死扛压力,而要去冷静的分析压力形成的原因,了解自己恐惧的根源,然后调节心态,积极的面对】

很多人都是要扛压,扛压。
可是,若身上背负千斤重担,我们是无法快乐的过好每一天的。
也不是你咬紧牙关去日复一日的焦虑
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的。

你需要的,是科学的分析原因
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什么造成了你面对这个人生抉择的时候迟迟犹豫?
是否是自己的能力上不自信,觉得自己无法在未来能够解决问题?
是不是家人朋友或者爱人给了你一些你觉得目前很难做到的要求
你自己的能力极限在哪里?
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否科学

把原因分析出来,最好是写下来,给自己一两天的时间好好的思考一下。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逐个击破
面对挑战,不能做莽夫

你哪里有不足?需要给自己做哪些地方的提升,未来哪些风险可以通过现在的行为得到控制?

想好以后,调整好心态,不要去逃避,也不要逼着眼睛就去死撑。针对自己的问题,匹配适合自己的资源。

如果觉得自己做不到,那么就不要给自己设定太高太远的目标。
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
一步一步来
才能脚踏实地

当你心里有底气的时候
你自然焦虑感就会减少了。

2【建立科学的行为模式,养成好习惯】


很多时候,压力来源于我们对目前和未来的【不习惯】

所以,你就可以有主观能动性的训练自己,让自己不断的强化和习惯新的思维模式。面对新的挑战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一个【适应期】

我以前是一个各种拖延症患者
特别是给别人写稿子的时候,甲方催的我头发都大把大把的掉。
我虽然知道deadline就在头顶
可是我依旧拖延,我觉得完成一篇稿子好累,于是我就开始刷手机,睡大觉。

然后到截稿日的最后一天才手忙脚乱,熬夜到天亮,觉得压力把我压垮了。

后来我就发现,是自己适应力存在问题,我一直在【逃避压力】
最后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就会出现【焦虑大爆发】

所以我开始训练自己克服自己的【截稿日恐惧】,我给自己制定了写稿计划,每天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都写在计划本上。
并且在手机上定时。

如果是5天以后交稿
第一天:准备和收集各种素材,并且分类存在电脑文件夹里
第二天:编写大纲,文章的结构和主要题目,小题目,都用文档写好保存
第三天:完成初稿
第四天:修改稿件,并且进行排版美工
第五天:提前把稿件交给甲方,并且根据甲方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定稿完工

每天的事情我都【固定下来】
而且每天要做的事情必须在白天做,而且不能超过2个或3个小时。

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很痛苦,因为我总是被各种事情所打乱,朋友叫出去吃饭,工作上有别的事情要忙,忍不住想多看两集电视,有些时候也会【前功尽弃】

但是,后来我就努力的坚持
把以前特别恐惧的事情变成了我生活的习惯,再后来,我面对deadline就没有那么【紧张和恐惧了】

这样养成了习惯
便不觉得压力太大了

反而【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所以【把自己害怕的事情通过自我训练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以后,你的大脑,你的身体,渐渐的就会适应】
在适应的过程中,压力逐步就降低了。

——————————

我们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理论。
就是:
【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面对新的东西的时候
我们往往会付出大量的认知资源消化适应它,如果我们一直感觉到恐惧和不安,那么,这件事情就没有得到【科学的消化】。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陌生的事情】变成我们【熟悉的经验】

在不断的坚持重复之中
建立【条件反射】

节约有限的认知资源
这样才能排解压力。

——————————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分析和建议。

每个人每一天都会面临压力,特别是面临选择和新的生活的时候,我们不适应就会感觉到紧张不安。

压力不是用来死死扛住的
压力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被逐渐化解的。通过化解压力,我们就可以不断的拓展我们新的能力,然后变得强大起来


加油吧!

张仁军:一个普通的心理工作者。

ta的主页

楼主的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也是在调整自己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的认知态度,让自己能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突然到来的重大的事情面前能够轻松应对,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事情,有的事情自己可以轻松应对,有的事情却让自己感觉压力山大,无力应对,焦虑烦躁不安,那么该如何才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可以尝试着从生理心理两个维度来调整。

身心是一体的,从生理角度来看,身体素质的强弱也在反映着自己身体能够承担的压力,比如一个人刚开始挑50斤重的东西可能会感觉有些重,肩膀压的疼,会两边肩膀换着来,这样稍微轻松一些,时间久了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重量,就会感觉到没那么重,然后再挑60斤的相对来说刚开始或许会感觉有些重,不过也会很快就会适应的,毕竟自己有过挑50斤的经验在前面,60斤和50斤之间相差的悬殊也比较小,自己是可以承担的,那么这时候如果让自己挑100斤或者是150斤的担子,就会感觉非常的吃力。

因此只有不断的给自己积累经验,慢慢的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身体所能承受的担子的重量也就会逐渐增加,达到某种程度的“举重若轻”,可以轻松的承受某些范围内的重担。

心理上的压力负担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那么泰山崩于面前又如何能够做到面不改色呢?首先,是确信泰山崩于面前不会伤害到自己,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其次即使泰山崩了也还有其他的山,并不代表一切就都失去了,然后自己也已经习惯了经历这样的情况,已经可以承受这样的事情了。

不管是身体上的抗压,还是心理上的抗压,都是需要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经历,磨砺,在经历中获得经验,在经验中理解领悟,在理解领悟中成长,用经历阅历增加自己的能力,并且把自己的这些能力体现在实际生活当中,自然也就可以比较轻松自在的生活,即使面对再大的压力,也能够淡然处之。

妍琰:想陪伴更多的伙伴,一起渡过他们暂时困难的境地。

ta的主页

亲爱的楼主,

你好呀!

确实,我们每个人在各个阶段总会遇见各种考验自身的大事,然后由于一直“固着”在这个情境中,就可能会开始出现紧张、不安等反应。

或许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每一次紧张和不安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一次成长的机会!

而同时,“适度”的紧张,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迎接眼前的“大事”的挑战


那么,怎样提高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呢?

首先,我想先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

【同样的一件事,对于A可能是“如临大敌&想要逃避的可怕的事”;对于B,则有可能是“让人激动充满期待的有趣的事”!】

比如:在众人面前演讲,可能会对我造成很大的压力;需要留意到的是:这个“演讲”造成的压力,是“我的”;有可能对于“别人”,“演讲”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觉得“好玩”和“兴奋”。

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可以继续往下了。


那么,如何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呢?

【1】厘清&了解“自己的”压力事件:

首先,【我们可以来厘清一下:哪些事情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是“压力事件”】。

我们可以采用“对不同种类的事件进行压力评分”的方式——用0-10分来进行表示不同的压力值,其中10分是压力最大,0分是没有压力。

然后,去看一下,当自己的分值达到几分时,自己可能要受不了了。同时去找到高于这个分值的那些“高压情境”

比如,假设当众演讲对我来说是个挑战。

当我想象:在10个人的内部伙伴面前演讲时,我可能就觉得压力已经很大了,快到要受不了的程度了。我给这个场景下的压力的评分是6;那我接下来就开始寻找达到6-8分、8-10分的情境。

那接下来我发现,对我来说:在100个人面前演讲我对压力的评分是8,在1000人面前演讲还要互动,那我对压力的评分可能就达到了10。

这样,如此去慢慢找到那些“高压力的情境”!

厘清压力事件的好处就是:

☆ 【消除对“未知”的恐惧】

人的很多恐慌或紧张来源于“未知”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一旦当更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压力事件后,就可以至少消除一点点这种“未知”和“茫然”的感觉。我们开始隐隐知道:自己的承受能力在哪里、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一旦厘清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战斗”或者“准备”阶段了。


【2】 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在厘清压力事件后,我们就可以做下一步了: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我们可以从中压力事件中选出我们首先想要解决的场景,来进行工作。我们可以来问自己这些问题,最后去做:

{1} 如果这个事情搞砸,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可以承担吗?

当内心确认了“最坏的结果”并且是可以承担后,就可以减轻至少一半的心理压力。

{2} 我的期望值是什么?我是不是可以降低一点我的期望值?

高期望带来高压力和高紧张。

在没有完全的把握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对预期的结果有一个心里承受范围。这样的话,也可以更容易面对和调整自己的心态。

{3}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既然我曾经做成功过××事,那是不是说,我也可以成功地完成××呢?

比如,给自己暗示:既然我之前成功地在10个人面前演讲,气氛很热烈,那我也可以在50个人面前演讲!

{4} 设定“每次提升一点点的小目标”,以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

我们从“高压力值”的情境中找出“最想改变”的事情后,就可以“有的放矢”来设定“每次提升一点点的小目标”,以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

比如利用“行为疗法”,去每次想象人越来越多的演讲场景去进行练习,练习中没问题后,最后进入到真实场景中。

【而一旦当对于某一个场景的抗压能力提高后,相应地,面对其他挑战的抗压性也会提升,因为ta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提升。】


那除了以上的“对于具体的压力场景”进行工作的方式外,还可以做以下尝试:

☆ 转移注意力

☆ 通过运动等宣泄情绪

☆ 运用一些“冥想”“放松”等减压技巧

☆ 去其他伙伴那里寻求经验技巧等

另外,请相信:

我们不需要什么事情都做得完美;即使再正经的事,都可以带入“好玩”的元素。

一旦“好玩”出现了,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因此,祝大家在看上去还蛮有挑战的“大事”面前,“玩”得开心

——————

妍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