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不白露,白露节气道德能量养生与文化

 wxzzn 2019-09-07

白露的养生与民俗文化

一、白露简述

(一)白露的时与度

白露度数信:以八月节为周期律中的空间之度和时间之数,以义德能量之气依时而至为信

阳历时间:2017年9月7日18:38:34;每年9月7日至9日期间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65度

天地能量主运:金炁义德能量输布期

人体脊椎对应:第7颈椎(C7)

节气序列: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实为第18个

前后节气:处暑,白露,秋分

白露的黄经度数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白露时节,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

此时节,在清晨时分,人们会发现地面和植物的叶子上有许多露珠,细小的露珠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洁白而清透,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将这个节气命名为白露。

(二)白露天气与气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进入白露之后,人们在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说,处暑时,天气仍很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再过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谚语中说:“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节令至此,正当仲秋,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些花的颜色较春天更加浓艳,如秋海棠、木芙蓉、紫茉莉、鸡冠花,特别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白露节气,一般都是在农历八月,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如大雁、黄雀、椋鸟、柳莺、绣眼、沙锥、麦鸡等,便发出集体迁徙的信息,准备向南飞迁。起程佳期多在仲秋的月明风清之夜。大雁南飞,天气变冷,收割庄稼,准备寒衣,人们的生活又要随之改变了。

二、白露的正善治养生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过后,早晚温差更为明显,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对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而言,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肚脐部位是人体的阴地,阳气不足,而且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较为敏感,若防护不当,像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穿露脐装,寒气则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脚部穴位的分布较为密集,而且还分布了六条重要的经脉,并且脚部远离心臟,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民间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从白露时节起,就要高度注意脚部的保暖。老年人在这个季节要注意多泡脚。

(一)身识养生

1.《灵剑子》导引法

以两手拳,脚胫下十余遍,闭气用力为之。此能开胸膊膈气,去胁中气,治肺臟诸疾。行完,叩齿三十六通,以应之。 

 《灵剑子》导引示范

这个导引方法的重点是要把手握成拳头,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其中的闭气、用力,以及叩齿三十六通,也要同步配合进行。

2.陈希夷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图势——白露   

白露坐功图势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足阳明胃燥金。

主治:风气留滞腰背经络,洒洒振寒、苦伸数欠,或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惊,狂疟、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不能言、颜黑、呕、呵欠,狂歌上登、欲弃衣裸之。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即:每天1~5时之间,盘坐,两手按膝,头缓缓转,向左向右各推引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

(二)口识养生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强调了食物属性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称为“长夏”。张景岳曰:“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生,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长夏应脾而变化”,是说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臓与之相应。古人还指出“长夏防湿”,在南方既炎热又多雨,湿病就多见于这个时节。因脾臓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所以整个节气的饮食养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中医有“夏天(清)补心,长夏(淡)补脾”之说。

1.白露宜食

白露宜食用冬瓜、节瓜、丝瓜、苦瓜、小白菜、绿豆芽之类的清热食物,还可以食用些薏米、芡实、赤小豆,适宜喝淡粥、清茶、菜汤、豆浆、果汁等。可以多食梨、山竹等凉性水果,同时增加对芝麻、蜂蜜、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另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臓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经过炎夏和秋暑的消耗,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因此,食物要注意新鲜,容易上火的食物尽量少吃。可选用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2.养生粥品

俗话说“秋粥宜人”,白露时节应多食用清淡而健脾的淡粥,如薏米粥、芡实粥、白果腐竹粥、小麦粥、淮山粥等。 

小米枣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枣仁末15克,蜂蜜25克。 

做法: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末,搅匀。食用时,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能补脾润燥,宁心安神。治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 

沙参枸杞粥: 

原料:沙参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沙参煎汁去渣,后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养血明目。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胃脘灼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心低热等。 

注意:外感风寒所致咳嗽不宜服。 

3.养生菜品 

炒红薯玉米粒:  

原料:红薯、玉米粒、枸杞、青椒、盐、胡椒粉、食用油、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同玉米粒大小的方丁,玉米粒洗净用沸水焯一下待用,枸杞用水发好,青椒洗净切成丁。坐锅点火倒入油,至七成熟时,放入红薯丁,炸至皮面硬结,起锅捞出沥干油。留底油,下青椒丁和玉米粒略炒,下红薯丁翻炒,加入盐、胡椒粉至双丁熟后,下枸杞炒匀勾芡即可。

功效:本品有调中和胃,利小便,降血脂功效。

小米面茶:

原料:小米面1000克,麻酱250克,芝麻仁10克,香油、精盐、碱面、姜粉各适量。

做法:将芝麻仁去杂,用水冲洗净,沥干水分,入锅炒焦黄色,擀碎,加入精盐拌和在一起。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姜粉,烧开后将小米面和成稀糊倒入锅内,放入一点碱面,略加搅拌,开锅后盛入碗内。将麻酱和香油调匀,用小勺淋入碗内,再撒入芝麻盐,即可食用。

功效:能补中益气,增加营养,助顺产。尤其适于产妇在冬季临产前食之。

大枣乌梅汤:

原料:大枣15克,乌梅1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大枣、乌梅洗干净,入沙锅加水适量,文火煎取浓汁,兑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滋阴,益气,敛汗。

应用:阴津亏虚所致的烦热口渴、气短神疲、盗汗不止等。 

三、白露节气的民俗文化

吃龙眼

在我国福建省福州地区有吃龙眼的传统习俗,“白露必吃龙眼”,人们都认为在白露节当天吃下龙眼有补益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营养丰富,是药食同源的宝贝,不仅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诸多功效,还有助于治疗失眠、贫血、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同时,白露之前的龙眼不仅个大,而且味甜口感好,所以形成了在白露时节吃龙眼的习俗。

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时节白天虽然还比较温暖,但早晚已比较凉爽,需要提醒人们不要赤膊而防止着凉。有些地方的习俗认为白露时节的雨下在哪里,就会苦在哪里。而很多地方都有“补露”的饮食习俗,顾名思义,即指白露节气期间的滋补养生,龙眼即为南方秋季的“补露”佳品。

在民间,人们都非常看重白露前后的养生,由于地域不同,“补露”的方式方法各有特色。

2.采十白

在浙江温州、苍南、平阳等地区,民间有“采十白”的习俗。人们抓住白露节气这一天时,去田野间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然后拿来烹制,以达到滋补身体,祛除风气(关节炎)的效用。“十样白”指的是十种带“白”字的中草药,如白茅根、白木槿等,以期与“白露”的形名相应。

3.祭禹王

在太湖地区,白露时节还是人们“祭禹王”的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进入白露以后,鱼肥蟹膘,为了能在捕捞的时候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湖面,以获得好收成,太湖岸边的渔民们都会选择在此期间,前往太湖中央小岛上的禹王庙进香祭拜,祈祷禹王的保佑。

《禹贡》里记载大禹疏通三江,使得“震泽底定”。太湖的古称便是“震泽”,相传大禹治水共历时十三年,在十三年间,由北而南,从黄河而至江淮,最后行进到太湖时,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最终消弭了水患。于是,太湖渔民都称大禹为“水路菩萨”,千百年如一日,每年都会为禹王举办盛大的祭祀典礼,感恩他,同时也祈愿禹王能保佑一方的平安。

太湖岸边的渔民们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节这些日子里,都要在湖中心的小岛上举行祭禹王的香会。而其中又以清明节、白露节这春秋两祭的规模最大,往往历时七天。在祭祀禹王的同时,还会祭祀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4.白露茶

白露节气,暑气消退,秋意渐浓。白露节气被称为夏秋节气转换的分水岭,此时昼夜温差加大,夜间水汽会在茶叶上凝结成露,茶叶吸收玉露以后,所产的茶叶就会带有天然的馨香。“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秋白露就是指白露时节采摘的秋茶。白露茶虽不及雨前甘香,但其味隽永且耐泡,自有一番风味。

在南京地区,旧时人们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地便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节气习俗。爱喝茶的南京人都特别青睐“白露茶”,因为此时的茶树经过整个夏季的酷热之后,白露节气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这期间制作的白露茶既没有春茶的鲜嫩不经泡,也没有夏茶的干涩味苦,而是具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倍受老茶客们喜爱。

5.白露酒

白露酒是湖南株洲民间特有的一种传统名酒,属于米酒。此白露酒略带甜味,温中含热,人们称之为“白露米酒”。白露米酒发源地为资兴、兴宁、三都、蓼江等地,这一带民间历来有酿酒的习俗。每逢白露时节,家家酿酒,自饮、待客兼备。

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方法也相当独特。其甘辛性温,脾胃寒凉或是经期腹痛的人时常喝一点,可以暖身活血。

除了湖南以外,在苏浙一些地区,民间同样是在每年白露节来临时,家家自酿米酒,以作为居家待客佳品。《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醉”。 美味清爽的白露米酒也常常被带到大城市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湘苏浙等地独具风味的民俗。

郑板桥也曾赋诗,描述民间制作畅饮白露酒的人文景象:“家酿亦已熟,呼僮倾盎盆。小妇便为客,红袖为金樽。”

四、白露的天文内涵

(一)白露的天文古籍

“睹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五谷之先熟者,而荐之祖庙与五祀,鬼神飨其气焉,君子食其味焉。然则凉风至,白露下,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合什为伍以修于四境之内。谀然告民有事,所以待天地之杀敛也。然则昼炙阳,夕下露,地竞环,五谷邻熟。草木茂实,岁农丰,年大茂。七十二日而毕。”

 ——《管子·五行》

译文:

《管子·五行》:“从遇到庚子日开始,要按照金的德行治事。天子发出命令,要求司祝的官员选择圈养中合用的禽兽和秋日里先熟的五谷,敬献于祖庙和五祀(门、行、户、灶、中霤),享用它的香气,让君子品尝它的鲜味。这样,当凉风吹来,白露降下,天子还要出令,命左右司马筹措销甲兵器,组织军人队伍,在全国各地加强备战,非常警惕地如临战争,这是为了准备迎接天地秋时所行的肃杀收敛。这样,白天太阳甚热,夜里凉露降下,地气竞出环绕,五谷相继成熟。草木果实累累,农业丰收,年成大盛。上述措施持续七十二日而毕。”

“何谓八风?……凉风至则报地德,祀四郊。(元注:立秋节,农乃登,谷尝祭,故报地德,祀四方神也。)阊阖风至则收悬垂,琴瑟不张。(元注:秋分杀气,国君憯怆,故去钟磬悬垂之乐也。)不周风至则修宫室,缮边城。(元注:立冬节,土工其始,故治宫室,缮修边城,备寇难也。)广莫风至,则闭关梁,决刑罚。(元注:象冬闭藏,不通关梁也。罚刑疑者,于是顺时而决之。)”

译文:

《淮南鸿烈集解》:“什么叫八风?……凉风来临,就要报答大地的恩德,祭祀四方的神灵。(立秋时节,五谷成熟收获后,农人常常要举行祭祀,以报答大地的恩德,祭祀四方神灵。)阊阖风来临,就要收起悬挂的钟磬,停止弹奏琴瑟。(秋季天地间是肃杀之气,国君哀痛悲伤,所以要摒除声色,远离悬挂钟磬弹奏琴瑟之类的音乐享受。)不周风来临,就要修缮宫室房屋,加筑边疆城池。(立冬时节,土工活可以开始,所以修理宫室房屋,加固边防要塞,以防备敌寇来犯难。)广莫风来临,就要封闭关卡和桥梁,判决案件和执行刑罚。(冬季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闭塞不通,所以一切人事也都适应冬令收藏不动,关卡和桥梁封闭不通。处罚罪恶行为可疑但证据不足的人,在这时就可以顺应时令来判定决断。)”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或多或少地建立起基本的概念,我们就能认识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没有离开过“天文”这两个字的范畴的。在天文领域,如果我们将自己的意识认知上升为智识认知,再上升为慧识认知,那就很容易读通和读懂在智识哲学文化时期保留下来的一些慧识悊学文化时期所记载的内容,相助于引导慧识的开启。

(二)白露物候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三候,全部以羽类的生命活动特征为例,其王为凤凰;人体内质象羽类之王的凤居心,又名朱雀,属火。在自然界进入白露以后,心火礼德能量同样具有类似三候的变化,修身实践者和养生者应当顺应而把握,进行掌控和超越。

一候鸿雁来:观卦,初六。《周易·观卦》爻辞:“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初爻动,坤变为震,震为鸿雁,坤逆行,为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二候玄鸟归:观卦,六二。《周易·观卦》爻辞:“窥观,利女贞。”《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初爻动,卦变涣。坎为玄,一说坤黑为玄。互离为鸟。坤为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观卦,六三。《周易·观卦》爻辞:“观我生,进退。”《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坤为众,故曰群,坤为养。三爻动,坤变为艮,艮为鸟。艮覆为震,震为禾,故曰羞。羞,馐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羞,即珍馐。此时,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

本文由道德知音论坛整理编辑,节选自熊春锦先生著《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德慧智国学教育网站 ,德慧智黄老文化在线书院提供支持!

“中华道德根传统文化的法则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们“尊道贵德,敬天爱地,顺天应己,治己事天。”这四句话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对我们的要求——通过内圣外王达成内成外就,再来无私的奉献服务于苍生!”——摘选自熊春锦先生相关讲座与书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