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 ——白露谚语 白露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时间点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它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这一天的气温,白天能达到二十八九度,晚上只有十几度。 在这样的条件下,白天形成的湿热之气,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结于草木,好像挂上了白色的珠子,是为“白露”。 白露三侯 一候鸿雁来。 秋日渐成格局,天气转凉,鸿雁从北方飞向南方,以躲避寒冬。 二候元鸟归。 元鸟即燕子。《山海经》中说,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此时,已近中秋,不论南北,人人念归,便有了“元鸟归”的淳朴愿望。 三候群鸟养羞。 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藏食物以备寒冬,如藏珍馔。 白露习俗 1.品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2.酿白露米酒 每年白露节一到,江浙一带家家酿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3.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因为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4.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白露养生 白露时昼热夜寒容易伤阴,损害人体的津液,会出现鼻子敏感、皮肤干燥粗糙、干咳少痰、大便干燥等症状。因此白露养生要顺应天时地利,预防着凉受寒,同时注意滋阴润燥。 【衣】早晚及时添加衣物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要注意保暖。 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露背装、露脐装、露膝装等都已不合时宜了。不过,也不要过早过多增加衣服,适当寒冷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但“秋冻”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以免因天气变化诱发严重后果。同时,还要注意夜间保暖,以免着凉,引起腹痛、腹泻等。 【食】饮食注意养肺润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所以我国一贯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但进补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调理好。 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一]初秋养脾,少吃“瓜”字辈 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是人们消解暑热的必备品。但其实西瓜还有一个外号,叫“寒瓜”:性寒解热,食之冰凉。 西瓜本来性寒,若这“寒瓜”再在冰箱里一放,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多食对脾胃的伤害很大。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 其实不只是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辈的食物都属于寒凉食物。 [二]应对秋老虎,多吃“豆”字辈 绿豆:绿豆汤不仅可解暑热之毒,还可化湿,助你的脾胃解围; 红豆:中医认为其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红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所以经常服用还有减肥的功效。 [三]养脾润燥,多吃秋果 秋梨: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最佳选择。 秋梨吃法不同,功效也不同。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阴润肺、润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可以将梨隔水蒸过,煮汤或者做成粥来吃,这样也可以将梨的寒性除去,食用起来更加安全。 大枣:《本草纲目》认为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对于“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红枣加大米熬成粥,对保肝护肝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大枣不宜食用过多,“多食令人寒热,凡赢瘦者不可食”,每天吃枣不要超过50克为好。 [四]初秋进补,鸭肉最佳 对于身体弱的人而言,秋季还是应该吃些肉类补一补的。在肉类的选择上,以鸭肉为最好。 因为秋天的鸭子是最肥嫩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功效。秋天燥邪严重,吃些凉性的鸭肉,对于体内有热、爱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住】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 这个时节已经转凉,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补养肾气。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以温为补。所以不肾气的方法不难,一泡、量搓既可: 一泡——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水没过脚踝,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 两搓——泡脚的同时搓搓耳朵和腰部,以养肾气。 【行】外出锻炼要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同时,白露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波动。故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保持神志安宁而平和。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所以,萧索之秋,还要记得常常绽放笑脸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