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十二卦
彖曰:否之匪人,不
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白话:《彖传》说:否卦违背人的需求,君子正固是不适宜的,大的前往,小的来到,意思就是天地二气互不交流,使得万物无法通顺畅达;上位者与下位者不相往来,天下没有国家可以存在。阴柔居内而阳刚处外,内在柔顺而外在刚健,近用小人而疏远君子。小人的作风在成长,君子的作风在消退。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贞吉,亨。
白话:初六。拔取茅草,根茎牵连着同类,正固吉祥,通达。
《象传》说:拔取茅草,正固吉祥,是因为心意在君王身上。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白话:六二。包容承载,小人吉祥,大人闭塞,通达。
《象传》说:大人闭塞,六二通达,是因为没有变乱同类成群。
解读:泰卦九二说“包荒”,否卦六二说“包承”,都是以中爻代表该卦的特性。“包荒”是乾(天)的包容广阔,“包承”是坤(地)的包容承载。否卦是坤卦要向上推进,乾卦有消亡之虞,所以“小人吉,大人否”。“大人否亨”,既然说大人闭塞,何以又是“亨”?在此,“亨”是指六二而言,因为它上有九五正应,阴阳互通,并且上下皆是阴爻,“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白话:六三。包藏羞耻。
《象传》说:包藏羞耻,是因为位置不恰当。
白话:九四。有所受命,没有灾难,众人依附而得福。
《象传》说:有所受命而没有灾难,是因为心意得以实行。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白话:九五。终止闭塞,大人吉祥。要灭亡了,要灭亡了,这样才会系在大树上。
《象传》说:大人的吉祥,是因为位置居正而恰当。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白话:上九。倾覆闭塞的现象,先闭塞然后喜悦。
《象传》说:闭塞到了极点就会倾覆,怎么会长久呢? |
|
来自: LDS551 > 《2.2.8/傅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