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佩榮12、否极泰来——否卦

 LDS551 2019-09-08

《易经》第十二卦    天地否  乾上坤下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白话:否卦违背人的需求。君子正固是不适宜的,大的前往,小的来到。 

    解读:否卦是下坤上乾,亦即“天地否”。《序卦》说:“物不可终通,故受之以否。”永远通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会有阻塞。“否”由下坤上乾组成,天在上,地在下,互不交往,形成闭塞不通的现象。万物无法生长,人类又怎能生存?所以说它违背人的需求。乾卦三阳爻在上,是“大往”,坤卦三阴爻在下,是“小来”。君子要顺应趋势而退隐,不宜正固不变。 

彖曰:否之匪人,不 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白话:《彖传》说:否卦违背人的需求,君子正固是不适宜的,大的前往,小的来到,意思就是天地二气互不交流,使得万物无法通顺畅达;上位者与下位者不相往来,天下没有国家可以存在。阴柔居内而阳刚处外,内在柔顺而外在刚健,近用小人而疏远君子。小人的作风在成长,君子的作风在消退。 

    解读:否卦下坤上乾,天本在上而地本在下,两者不相交感流通,就是“否”,亦即闭塞不通。“匪人”指非人,不合乎人道。在政治上没有上下之交,国家也无法继续存在,所以说“无邦”。其余各语皆是泰卦的反面现象,可参考泰卦的解说。由此可知,《易经》的变化理论中,有相对相反而平衡的观念。有泰极否来,就有否极泰来。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白话:《象传》说:天地二气不相交往,这就是否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收敛修德以避开灾难,不可谋取禄位来显耀自己。 

    解读:六爻的发展由下而上,乾卦三阳爻居上,注定走向消退,所以君子不宜正固,要先避开小人所加的灾祸,这就是“俭德辟难”,“辟”为避。在“小人道长”之时,如果想要“荣以禄”,就必须同流合污,不然必有后患。 

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白话:初六。拔取茅草,根茎牵连着同类,正固吉祥,通达。

《象传》说:拔取茅草,正固吉祥,是因为心意在君王身上。 

    解读: “以其彚”的“彚”,即“汇”,与泰卦初九的“彚”,皆指“类”而言。在此是指初六牵连着六二、六三而言。不同的是,泰卦是“君子道长”,所以说“征吉”,否卦是“君子道消”,所以对君子要说“贞吉”,以正固为好。“贞吉”之“亨”,来自上有九四正应,乾为君,所以说“志在君也”。下位者存念君上,在“否”之初保持正固,可谓合宜。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白话:六二。包容承载,小人吉祥,大人闭塞,通达。

《象传》说:大人闭塞,六二通达,是因为没有变乱同类成群。 

解读:泰卦九二说“包荒”,否卦六二说“包承”,都是以中爻代表该卦的特性。“包荒”是乾(天)的包容广阔,“包承”是坤(地)的包容承载。否卦是坤卦要向上推进,乾卦有消亡之虞,所以“小人吉,大人否”。“大人否亨”,既然说大人闭塞,何以又是“亨”?在此,“亨”是指六二而言,因为它上有九五正应,阴阳互通,并且上下皆是阴爻,“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白话:六三。包藏羞耻。

《象传》说:包藏羞耻,是因为位置不恰当。 

    解读:六三是阴爻居刚位,不正,又不处在中位。处于不中不正的位置,所作所为如何恰当?“羞”也是因为六三上遇九四,两者皆不中不正,又是阴阳相邻,所以有羞耻或羞怯之象。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白话:九四。有所受命,没有灾难,众人依附而得福。

《象传》说:有所受命而没有灾难,是因为心意得以实行。 

    解读:九四上临九五,九五为君位;并且,九四处于互巽(六三、九四、九五),而巽为风,引申为传令。“畴”,俦也,同类或众人。“离”,丽也,附丽或依附。在此,九四下临三个阴爻,有如众人前来依附。既能受君所命,又能福利众人,九四的心意可以实现。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白话:九五。终止闭塞,大人吉祥。要灭亡了,要灭亡了,这样才会系在大树上。

《象传》说:大人的吉祥,是因为位置居正而恰当。 

    解读:否卦到了九五,才停止下来。“其亡”的“其”是表示推测的语词,“其亡”是提醒自己快要亡了,如此才有可能稳定下来,“系于苞桑”。此为居安思危之意。九五下临互艮(六二、六三、九四),艮为止,所以说“休否”。九五位居上卦之中,阳爻刚位,既中且正,是“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白话:上九。倾覆闭塞的现象,先闭塞然后喜悦。

《象传》说:闭塞到了极点就会倾覆,怎么会长久呢? 

解读:否卦到了上九,必然倾倒翻覆。只要在闭塞中坚持到底,最后总会有破涕为笑的时刻。“何可长也”一语,其实可以用在任何处境。若是不知变化的道理,认定人生一切安稳,那么就会陷于无所适从的困境。《易经》教人善处变化,正是期许人们培养智能,亦即懂得出处进退并且坚持正当的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