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孙寒是以一个失业者的身份回到老家东风村的。 那时的东风村,穷到不行,村民们大多靠回收和加工废品糊口。村里到处堆放着垃圾,空气中充斥着塑料加工时难闻的气味。 “什么东风村,我们都叫它破烂村。” 那年头,走出去的年轻人是不兴再回村的。回来,就意味着在城市里没闯出个名堂,没出息。 村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姑娘,都不来跟孙寒说话了,邻里邻外跟长辈见撞了面,对方也摇摇头,走开了。 苦闷的孙寒,用全部积蓄给自己装了台电脑和宽带。当年的网站也不多,闲逛着居然发现淘宝上还能卖东西? 孙寒随手把家里的几张话费充值卡挂上网试试。居然,秒卖光。 嗯????还有这种操作? 2. 当年,在闭塞的农村,所有新鲜事在没产生具体收益之前,都被视为离经叛道。 孙寒的父母,不知道儿子整天坐在电脑旁到底在忙些什么,村民们更是将孙寒视为“网瘾青年”,不务正业的代表。 开家淘宝店,卖啥才算新奇呢?孙寒翻着电视频道,脑子不断在转。 电视里播着当时最火的韩剧《浪漫满屋》,女主身后的沙发吸引了孙寒的目光,“为什么不找人做出韩式家具,韩剧迷这么多,她们肯定喜欢!” 村里的老木匠以为孙寒疯了,拿了一张电视剧剧照让他照样子打沙发架子。 年轻人果然异想天开啊! 但当看到自己瞎做出来的“怪沙发”被一车一车拖走的时候,老木匠觉得是这个世界疯了,在什么宝的网站上卖这个,一年能挣30万? 3. 还在靠回收废品的村民,被腰包鼓起来的孙寒震惊了。 村里开始流言蜚语,孙寒在搞传销!这可是犯法的! 跟孙寒关系稍微好点儿的发小,说想跟着他干。孙寒手把手教他开了家淘宝店,就在自家的家具厂里拿货,开店一周,发小赚了1000块。 就这么,孙寒家的门槛被踏烂了。 年轻人来了,叔叔阿姨们提着水果鸡蛋来了,大爷大妈颤颤巍巍的也来了。 开口有点尴尬,毕竟以前,都没对孙寒说过什么好话。 孙寒也不怎么计较,他知道苦日子有多么难熬。他也很喜欢马云说过的一句话:把幸运的种子,种到别人身上去,自己才会幸运。 他干脆在村里开了个培训班,手把手教开网店,教他们在淘宝上写推销词。 只有小学文化的妇女,抱着孩子、织着毛衣甚至剥着玉米,就把客服工作干了。 70岁的大爷,也学会了眯着眼,在网上叫人“亲”。 4. 以德报怨,路就会越走越宽。 曾经的“破烂村”,在孙寒带动下,富了。不到五年,东风村已有网店1200多个,家具厂100多家。 2016年,全村的年营业额已经超过60亿。 要记住,这个村子,一共也就不到2000户人家啊。大批从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更多外地求职者,也赶来了。 东风村已经变成了“中国淘宝第一村”。 ![]() 这份功劳簿上,孙寒必须拥有姓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