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墨香 ■每天中午11:00 ■ 推动中医药干货盛宴 ■置顶我,每天一起阅读中医好文 [适应证]用于阳气虚弱之心律失常。症见心悸胸闷,头昏目眩,甚 则晕厥,畏寒肢冷,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或 结、代。 [常用方药]附姜归桂参甘汤加减。 炮附子 12g 干姜 6g 当归 10g 桂枝 10g 党参 30g 黄芪 30g 炙甘草 10g 水煎服,每日 1 剂。 [临床应用]本法主要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病态 窦房结综合征、Ⅱ°~ Ⅲ°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其原发病 多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阳虚较轻者,去附子、 干姜;病重者,党参易人参;易惊、汗出者,加生龙牡、浮小麦;阳虚寒 盛者,加麻黄、细辛;偏肾阳虚者,加补骨脂、鹿角胶、仙灵脾;阳虚饮 邪上犯,心悸、水肿者,加茯苓、泽泻,或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挟痰湿 者,加半夏、白术、茯苓;挟瘀血者,加丹参、生山楂。 [适应证]用于阴阳两虚之心律失常。症见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头 晕失眠,自汗盗汗,畏寒肢冷,烦躁口干,舌淡苔白,脉沉细、结、代。 [常用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炙甘草 12g 党参 18g 桂枝 6g 生地 30g 麦冬 30g 阿胶(烊化)10g 火麻仁 12g 当归 10g 大枣 5 枚 水煎服,每日 1 剂。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各种早搏患者,其原发病多为心肌炎、冠心 病、风湿性心脏病等。若自汗、乏力等气虚症状明显者,加黄芪、五味 子;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补骨脂;失眠多梦加炒枣仁、柏子仁;有瘀血 加丹参、川芎。 [适应证]用于中气虚寒之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劳累后 加重,神疲乏力,自汗气短,头晕,畏寒,胃脘痞闷或疼痛,便稀,舌淡 苔白,脉沉弱、结、代或促。 [常用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黄芪 30g 桂枝 10g 白芍 15g 炙甘草 10g 当归 10g 党参 30g 茯苓 12g 水煎服,每日 1 剂。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各种早搏,其原发病多为病毒性心肌炎、冠 心病等。如中气虚弱无寒象者去桂枝,或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气虚明显者 加黄精、五味子;阳虚明显者加炮附子、干姜、补骨脂;挟痰湿者加半 夏、苍术、厚朴。 [适应证]用于痰火扰心之心律失常。临床症见心悸胸闷,时发时止, 烦躁喘满,口苦便干,或兼恶心呕吐,或兼咳嗽吐痰,或兼右胁胀痛,舌 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结、代或促。 [常用方药]涤痰汤加减。 半夏 12g 茯苓 15g 陈皮 10g 胆南星 6g 枳实 6g 菖蒲 12g 黄连 10g 党参 15g甘草 6g 水煎服,每日 1 剂。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 征以及各种早搏患者。其原发病多为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病、胆心综合 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如火邪较重、大便秘结,加 大黄、黄芩;咳嗽吐痰者,加紫菀、苇茎;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苏叶;烦 躁失眠加炒枣仁、夜交藤;右胁胀痛加郁金、柴胡。 [适应证]用于肝气郁结之心律失常。临床症见心悸胸闷,胁肋胀痛, 胸痛,脘痞腹胀,急躁易怒,每遇情志刺激则加重,活动后往往症状减 轻,舌淡苔白,脉弦、结、代。 [常用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 12g 白芍 12g 枳壳 12g 川芎 6g 香附 12g 佛手 10g 青、陈皮各 6g 水煎服,每日 1 剂。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早搏患者,其原发病多为病毒性心肌炎、心 脏神经官能症或冠心病。若肝郁日久、气郁化火者,加黄芩、栀子、丹 皮;火热伤阴者加生地、麦冬、桑寄生;肝气犯胃者加代赭石、半夏;肝 脾不和加白术、党参、茯苓。 [适应证]用于瘀血阻络之心律失常。临床症见心悸怔忡,经久不愈, 胸闷胸痛,失眠多梦,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结、代。 [常用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柴胡 10g 赤芍 12g 枳壳 6g 桃仁 10g 红花 6g 当归 10g 川芎 10g 丹参 30g 细辛 3g 牛膝 10g 甘草 6g 水煎服,每日 1 剂。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冠心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及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各种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颤等。烦躁失眠者加栀 子、炒枣仁;形寒肢冷者加炮附子、桂枝;兼痰浊者加半夏、茯苓、陈 皮。先生认为,心肌炎后遗症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只是遗留 比较稳定的心律失常,其治疗应首先考虑活血化瘀。 版权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