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妹有话说: 今天带大家读一篇养老金的“真实”计算方法。
一个悲伤的消息,我们退休之后能领到的钱,其实少了非常多。未雨绸缪,好好规划一下商业保险和理财就显得尤为重要 先说结论:退休后养老金大概是退休前收入的三分之一。 这里面涉及到现行政策、收入稳定增长、人均收入稳定增长等等假设,所以,请不要简单传播这个结论。下面带大家分析计算过程。 一开始我们在网上找到了不少计算器,打算偷懒来着。下面是其中一个结果:哇塞,已经可以想象我老了以后挥金如土的状态了。关键时刻壮壮在旁边戳我,老板,我觉得有点不对。你把退休年龄写成40试试。交了那么多年养老金,退休后能拿回来多少,好奇不?请跟着我们走进今天的保险课堂:社保养老金计算,从入门到放弃。这里的规定条件是指退休年龄。按照现有规定,我国女性退休年龄是55周岁,男性是60周岁。有媒体报道,人社部正在研究延迟退休方案,从之前的吹风会来看,很可能延迟到65岁——当然,只是判断。人社保方案预计在2019年公布,也就是今年。掐指一算,快了。如果中间有断交,没关系,只要累计交够15年就可以。在哪里交社保,就按照当地领取标准、在当地领取。如果中途换了城市,要重新缴纳,可以申请养老金转缴。各地规定也有差异,请参考当地官方标准。我国社保养老金进展到现在,经过了数次调整,领取标准也随之多次变化。出于实用性考虑,我们今天只讨论1998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被保险人。计算公式是: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回忆一下,我们每个月缴纳的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企业替我们承担的,和我们自己承担的。自己承担的部分,就是这里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个好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考虑了工作收入和所在地平均收入,以及时间的影响,具体计算比较复杂:养老金一交几十年,个人、社会都不会一成不变,所以有必要做一些假设。假设小明现在30岁,北京工作,月收入8000元,打算60岁退休。在此期间一直上班,公司始终足额为其缴纳社保。(注意,这里足额的概念很重要)。从现在到退休,小明还要工作30年,假设30年中,小明和北京市人均工资均随年上涨10%。到退休时,个人账户累积总额是上述加和:1141485.54。60岁退休,计发月份是139。那么个人账户领取金额就是:1141485.54/139=8212.13元/月注意,这里只是简单加和,我们并没有计算利息。实际上,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是计息的。按照最新公布的结果,个人账户计息利率是8%。略去计算步骤,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是:12046.87元。再算月基础养老金,也就是统筹发放的部分。这里比较复杂,大家有点耐心。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按照10%的增长速度,29年后的工资应该是:113274.5(113274.5 9613.99)÷2×29×1%=17818.83他度过了盛世和平的30年,工资每年上涨10%;和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安居乐业,社会平均工资也逐年上涨10%。退休前,他的工资收入达到了113274.5,他能领到的养老金是29865.7。数字都比较大,算一下比例大家就有概念了。领取的养老金大概是之前收入的三分之一。60岁时,小明的每月可以领取29865.7元。如果活到80岁,他一共将领取7167768。而这些年他一共交出去了多少呢?刚才算过了,总价值1674514.93活到80岁,总领取是总投入的4.5倍,非常划算。中国人均寿命已经突破78岁,活到80岁是一个正常预期。看着是挺多的,一个月都快3万了,可请大家注意,我们计算了工资的涨幅。算上涨幅,小明退休前的月工资超过11万。换句话说,退休后,养老金大概是退休前工资的1/3。我们建议大家不要过分关注绝对数字。因为整个计算过程做了很多假设,数字会随着假设改变而改变;所以,建议大家多参考比例,比例的意义更大。 如果你的工资增幅和社会平均增幅接近,那么养老金和退休前工资基本是1/3。很多朋友的家长已经步入退休,好像领取也挺多哦?有这个认知的,父母大多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在养老金并轨之前,待遇确实高很多。今天的计算,是在现行政策下我们这代人大概率会遇上的情况。而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会遇上延迟退休。Dora,人民大学精算专业毕业,保险自媒体大V,微保首席专家。公众号:无趣的Dora(ID:wuqudeD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