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优秀是各种各样的

 江山携手 2019-09-08

前些天,我到一所学校和老师座谈。休息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我聊起了她的一点感受。在做校长之前,他是教研员。那个时候,他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讲课比赛拿到第一名的老师。做了多年教研员的他一直认为,讲课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优秀层级高低的唯一标准。

几年前,他从教研岗位上做了校长,突然发现学校里有那么多不同方向上的人才。学校社团有好多敬业而又技专的辅导老师,每个教研组里都有协调能力强而又不计个人得失的领头人,后勤科室里更是一个比一个任劳任怨,年轻教师里不乏在某个方面技高一筹的歪才,老教师中不显山不漏水的隐士更是个个身怀绝技……他们虽然的方向不同,但是却在不同的岗位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站在校长的角度,学校大家庭里离开了谁都不行,他对优秀教师的认识一下子有了重大的转变——原来,教师的优秀是各种各样的。

其实,校长衡量优秀教师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源于人们认知上的一个定律——位置决定视野。这个定律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站在哪里;二是你看得多远,取决于你站得多高。

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站在哪里。一个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视角就会不同,目光的聚焦点也就会迥异。有时候,因为一个人认识上的局限,会在很大程度上窄化目光所及的扇面,必然导致行为上的缺陷与不全面。季老师是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喜欢舞文弄墨,时不时地在各种文学杂志上发表一些小文章,偶然还会受邀参加一些笔会活动。他的校长是个很重视教学的人,认为教师就应该一门心思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其他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都是不务正业。季老师的文学创作行为成了不务正业的佐证,时不时地就会被校长敲打一番。很快,季老师在这所学校被列为另类,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后来,季老师离开了这所学校,到了城区的一所小学。新校长喜欢发现教师身上与人不同的气质,很快就看到了季老师特有的文学味,便建议季老师在学生习作教学上多进行探索。受人重视,季老师的潜质被激发出来,很快在习作教学上有了突破,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语文名师,个人的文学创作也蒸蒸日上,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品。同一个教师,在两位校长看来一个是累赘、一个是人才,究其原因是因为校长的站位不同。其实,教师的优秀真的是各种各样的,我们根本无法判断教师的生命会在哪一根藤曼上开花结果,更无法知晓他会在何时以怎样的方式开花结果。

你看得多远,取决于你站得多高。我们经常用井底之蛙来嘲笑见识短浅的人,其实那只青蛙真的是很冤枉——人家呆在地下十几米的地方,怎么会比站在地面上的你看到的多呢?倘若这只青蛙跳出井口,不用别人去教化、去指导,它也会马上懂得天空的辽远。同样,很多人会谴责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歧视、体罚学生的老师,认为这样的老师师德败坏,这其实也有可能是对教师的一种误读。在我看来,这些似乎并非只是师德问题,而与教师的视野大有关联。一个坐在教育之井里的老师,他能够看到只是眼前的分数和成绩,学生考了高分,他就可以对领导、对家长有所交代,就可以从中获取信任和赞赏,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混过当下。他都看不到学生的未来,又怎么可能会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又怎么可能会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呢?如此,对教师的培养,就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学技能的关注,而更要想法设法开阔教师的视野、胸怀和情操,让他们尽可能站到教育境界的高台之上,看到更多的教育之美。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说,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应当再登上一层楼。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只有更上一层楼,才有可能发现更多样的优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