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老天津的下酒凉菜

 Mix杨林 2019-09-08
下酒菜

··喝酒吃菜,酒不夺菜味,菜不夺酒味,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才好。

··不同地区,餐饮文化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下酒菜。老北京喝高度二锅头,喜欢猪耳朵、花生米、葱芯拌豆腐丝各一盘,才好开始喝酒;沪上人家多喝老酒,熏鱼、糖醋小排、素火腿、素鸭是最得意的下酒菜;苏杭一带多饮绍兴黄酒,糖醋排骨、醉鸡、酱鸭、油焖虾,加上一些老字号的卤酱制品;绍兴咸亨酒店的茴香豆、毛豆、盐水花生、青鱼干、醉鸡、臭豆腐干也早已成为招牌下酒菜。
··旧时天津人爱喝白干酒,度数高的最好。老字号的天宝楼的酱肉、月盛斋的酱牛肉、牛蹄筋。自己做的拌粉皮、拌菜心、拌黄瓜、拌菠菜、拌蜇头蜇皮……每天轮换着来,倒也有滋有味。

··但酒菜也有层次、穷富之分。穷的喝价低白酒,就炒果仁、老虎豆、煮毛豆、拍黄瓜、豆腐丝、拌豆腐等。就是沽上的传统佳肴“八大碗”中,亦有下酒凉菜。

··如在“粗八大碗”中有外加四冷荤,分别是酱肘花、五香鱼、拌三丝黄瓜、共和豆腐。“细八大碗”中有外加四冷荤,分别是酱鸡、酥鱼、叉烧肉、拌三丝洋粉。
天津的文化是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作为京畿门户的天津,南北交融,中西荟萃。在饮食文化上,南味和番菜(西餐)来到天津,使津沽百姓的下酒菜有了多种选择,更加丰富多彩。
南味进津,便是稻香村、奇香居、生春阳、紫阳观、冠生园等南味店的出现。

··南味店的遍地开花,给天津人带来了新的感受。稻香村,作为食品名店,在南方,早已是闻名遐迩。上海稻香村成立于1892年。20世纪初,天津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来津的南方人大增。一此商人纷纷开设南味店,“稻香村”也落户津门。天津森记稻香村成立于1919年,是较早成立的一家。

··当时,有老号和新号之分。这些店如福煦将军路(现滨江道)上的森记、林记稻香村,杜总领事路(现和平路)上的福记、明记稻香村,黄家花园的桐记、裕记稻香村,北站附近的钟记稻香村等。还有劝业场附近的冠生园、四面钟附近的奇香居、南市的生春阳、北大关的紫阳观等。这些南味店,虽有的不叫稻香村之名,但与稻香村经营的品种大同小异,而且各具特色,颇受欢迎。 “森记稻香村”这一老牌子,一直到1976年地震时结束,其经营历史长达半个多世纪。

··森记稻香村特点之一是特色鲜明,品种齐全。南味店首先是突出了南味。有熏、腊、卤味南货:如叉烧肉、白斩鸡、火腿、熏鱼、熏鸡、熏对虾、板鸭、盐水鸭、腊肉、腊肠、卤豆腐干、酱牛肉、酱肝、肉脯、肉干、肉松、素什锦、酱果仁、元糟肉和冬菜豆等。熏鱼选用活鲤鱼,最次也用厚鱼。做熟肉食品时,不用一般料酒,而是用正宗的绍兴酒。叉烧肉堪称一绝,先选用有肥有瘦的精肉,切成豆腐大小的块,在南味作料里浸泡、入味。然后穿在铁叉子放在炭火上烤,越烤越缩,香味四溢。

··做的果汁牛肉脯和牛肉松是很独特的南味食品。果汁牛肉脯是精选瘦牛肉制做,切成手掌大小的片,风干(亦可烘干)后,在南味作料里浸泡,加糖和果汁,再风干。后下油锅煎成半透明的肉脯,清脆可口,鲜美宜人。牛肉松是用白汤加上作料不放酱油制作,煮好晾凉后,用新的搓板顺着纹路搓,搓出来的牛肉松营养丰富,松软可口。

··从1860年天津开埠,西餐进入天津,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最初,西餐店大都由外国人在租界里开设的旅馆经营。如最早的皇宫饭店、利顺德饭店、起士林饭店等。

·· 20世纪20年代,西餐业在天津异军突起。当时天津的西餐馆近40家。 此外,当时由于观念更新,不少开明家庭的红白喜寿宴会,甚至也改在西餐厅举行。
肉类系列
沙拉系列

··由于西餐的业的发展,不少家庭也学会了一些西餐的作法。这里首先是沙拉类,当时都是自己打沙拉酱。沙拉系列品种较多,如鸡脯沙拉、鸡丝沙拉、鱼片沙拉、虾仁沙拉、蔬菜沙拉 、水果沙拉、土豆沙拉、红菜头沙拉等。肉类系列有冷杂拌肉、冷什锦肉、冷肉拼香肠、冷火腿蔬菜、什锦肉冻肝泥 、冷烤牛肉、冷烤里脊、冷烩茶肠、冷茶肠奶酪等。鱼类系列有红烩鱼片、茄汁烩鱼片、熏鲱鱼、沙丁鱼肉冻、酿馅鱼、红鱼子酱、黑鱼子酱。鸡肉类系列有水晶鸡、鸡肉泥、鸡肝泥、鸭肝泥酿馅、冷烤火鸡 。什锦蔬菜类有红烩茄子、酿西红柿、酸蘑菇、 酸黄瓜和泡菜。

··我家住在五大道,每年春节前,都要做年菜。我父亲必做的四道菜是,仿森记稻香村的南味素什锦和熏鱼,属于西餐冷盘的土豆火腿沙拉和西式泡菜。因为做这些菜的原料很普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