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第十二章 理血剂/活血祛瘀/ 概念及适用范围 活血祛瘀 活血祛瘀用于多种瘀血证,那我们要了解瘀血形成的原因,瘀血是血液在脉道里瘀滞。 * 那首先考虑气滞, 因为气滞可以引起血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当然诊对这个情况,很多在活血化瘀方当中都配行气之品,考虑气滞血瘀了。 * 另外血瘀的造成和寒热病邪有关, @ 热邪煎灼血液使它浓缩,可以导致瘀热互结,这种热结造成的血瘀。 @ 因寒也可以导致血瘀,寒性收引凝滞,可以造成血行不畅,甚至于血瘀。 * 外伤是引起血瘀很常见的一类原因, 外伤导致了出血,哪怕不是开放性的,那也会直接形成血液离经造成瘀血。 * 血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所以在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的情况下,也可以导致气虚血瘀,这也是一个原因了。 * 痰和瘀都是常见的病理产物,而且是有形的一种病理产物,痰属于津液凝聚不布,瘀是属于血液运行不畅,那这两者往往相互影响,痰滞可以导致血瘀,血瘀阻滞了可以引起津液不能输布,所以痰瘀往往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在我们八十年代,痰瘀学说得到重视,在这个方面研究得很多。所以在很多治疗痰湿或者痰结这类病证当中,也配一定活血之品,所以在一下瘀血病证当中,也配一些调畅津液的药,这在后面一些方里可以看到了。 以上是常见瘀血形成的原因,当然如果细分,瘀血形成的原因还很多,但是从大的原因来说有这样一些。 (活血祛瘀剂,适用于各种血瘀证。 如: * 瘀热互结下焦之蓄血证; * 瘀血内停胸腹之诸痛; * 瘀阻经脉之半身不遂; * 妇女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行, * 以及瘀积包块、外伤瘀肿、痈肿初起等。 ……。 此外,还应根据病性的寒、热、虚、实而酌配相应的药物。 如: * 血瘀偏寒者,配以温经散寒之品,以血得温则行; * 瘀血化热,病位在下者,配伍荡涤瘀热之药,使瘀血下行,邪有出路; * 正虚有瘀者,又当与益气养血药同用,则祛邪而不伤正; * 孕妇而有瘀血癥块者,当小量缓图,使瘀去而胎不伤。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方剂学》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