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 伟 经常有老师诉苦,直言现在的学生太难管教:严一点,师生关系会紧张,课堂教学活跃气氛全无;松一点,又会导致他们过于懈怠,不把学习当回事。老师不禁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美国心理学家古诺特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发觉我是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我可以用个人的方法去营造教育的环境,也能用每天的心情去决定教育的气氛。身为教师,我掌握无比的权力,使得学生过得悲惨或快乐,我可以作为折磨人的工具或激发灵感的媒介。我能侮辱人或使人开心,也能伤人或救人。” 古诺特认为教师在极大程度上对学生发展的诸方面掌握着决定权,这也导致了教师极容易患上自以为是、主观意志决定一切的弊病。也就难怪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有的教师总以为学生应该这样、需要那样,而当学生出现了问题,又总是从学生的身上找不足,完全忘记了自己服务者的身份,忽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进而使得师生间的误解加深,不快变多。 我不由得想起了以前中学任教时处理的一则学生单恋事件。 在我发现学生小李近来情绪不佳后,我把她带到学校花园的小亭子,准备与她长聊一番。我认真指出了她近来的表现,表达对她的担心,然后恳切希望知道原因,并愿意为她出主意。小李先是迟疑了一下,继而娓娓诉说了她对某个男生的倾慕之情,还一再表示只是希望男生能同意中饭与她一起吃,放学一同搭公交车回去,周末一起去图书馆看看书等,可男生总是躲避她。 听完叙述,我一愣,但很快理清思路。我没有正面劝导她,怕事情没有彻底弄清楚,反而打乱了她积极的倾诉。于是我顺着她的话进一步问她喜欢的是谁,男生为什么不接受她。待了解了情况后,我先是赞许小李的眼光:“这么好的男生,你可千万别错过,可人家有心仪的女孩子所以选择拒绝你,恰恰说明他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男生啊。”听到我这样表扬她的“心上人”,小李的情绪好了很多,可还是央求我想办法让男生接纳她。 见此,我决定使用缓兵之计,告诉小李不要着急,若迫切追求反而会吓到他,不妨静下心来努力学习,高考时和他考到同一所大学或同一个城市。如果那时还想与他在一起,就与他的女朋友公平竞争。听完我的建议,小李的情绪又缓和了一些,可她还是想男生能在乎她。这时,我斩钉截铁地说:“和他同坐一辆公交车,没有问题,我来想办法,但共进午餐或看书未免目标太明显,用不着。” 小李的情绪明显平静了,她决定好好调整心态,把高考考好,最后又问我这算不算失恋。我则微微一笑,告诉她就当自己在暗恋,暗恋是一种美好的情愫,有些事情经历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在中学生人群中像小李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单恋者本身是很痛苦的,一边内心里非常喜欢一个人,一边却又不得不面对对方的冷漠。这时,倘若我们为师者不问青红皂白,自以为是地以传统说教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对他们横加指责与批判,势必会给单恋者带来雪上加霜的心理负担,弄不好还可能会发生更为糟糕的意外。 其实,学生的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倾慕异性也是正常的心理表现,我们有必要对此加以理性的引导。而对单恋者来说,他们其实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护,在充分信任我们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以“伴随者”的身份与之交流。 所以,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的身心变化,尊重他们的情感表现,积极保护他们的自尊,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做朋友,听他们诉说内心情感的苦闷与诉求,帮助他们成功解决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难题与困惑,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