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墨小语|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与教育写作

 语墨绮兮 2022-07-23

【按】

爱人带回一本书——《我与教育写作》,这是我心水很久的书。素朴的封面选取了六位教育大咖的头像,低调的马卡绿让人如沐春风。翻看了几位感兴趣的老师的教育写作故事,很是喜欢:有以一线老师身份谈教育写作对自我成长的意义的;有以校长身份谈教育写作对团队培养与学校建设的作用的;有以学者身份谈教育写作对教师成长乃至国家教育的促进意义的。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在自己的教育实验田里实践探索,笔耕不辍,也因此让教育实验田变得滋润繁茂,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充盈。

看到他们与教育写作的故事,我也有下笔的冲动。于是诞生了此文。

回想自己下定决心开始教育写作,还是在大三的时候。那时我经常浏览K12教育论坛,无意中看到了朱永新老师发的帖子——一份教育写作合同。看到帖子的内容,懵懂的我动心了。这份心动成为我教育写作之路开启的一个契机,更造就了我教育写作之路的良性循环,让我从不敢写到敢于写,从谈写色变到乐于写作,从不会写到写作合格。

常常有老师问我:你怎么有时间写这些?你怎么有那么多想写的呢?你写的东西质量好像不太好呀!你写这些能给你带来什么呢?……面对无数质问的声音,我始终没有动摇,我也在叩问自己:教育写作于我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写作是情绪表达的出口

初出茅庐,一切于我而言都是崭新的。作为新人,既要在为人处事上谨小慎微,又要在专业发展上寻求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带来复杂的情绪,但又不方面说出来,于是,写作就成了自己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那时候的我,每天记录的不过是日常琐碎:处理了一件什么事情,某个孩子的表现怎么样,今天的教学感觉怎么样,脑子里有什么新的想法。可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日记式的碎片化记录,我没有经历过所谓的“入职焦虑期”,也没有遇到“职业倦怠期”。

除了表达自我的情绪,还可以抒发自我的情感。我不是一个善于用口头表达情感的人,所以我会把更多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刚开始带第一届学生的时候,有好几个学生问我:“小彭老师,为什么很少看你笑呀,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们?”这个问题让我非常尴尬,原来他们眼中的我竟然是这个样子。于是,我开始用文字记录他们的点滴进步,记录我和他们的点滴故事,记录我对他们的点滴喜欢。家长们把这些文字给学生看,学生才发现原来小彭老师不是不喜欢他们,只是不善于表现出来。

都说写作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教育写作对于教师而言同样如此。当我们把教育生活中的点滴通过写作表达出来,让写作成为情绪表达的出口,内心就会变得平和而富有静气。

教育写作是经验反思的分享

从教学小白到教学能手,我走过不少弯路。我曾想:如果在我入职前三年有同年级的老师能够用教学日记的方式教我怎么教学、怎么带班,那多好呀!于是,我用自己的行动把理想变成了现实。

一开始,我记录的主要是带班经验和班级共读经验。那时候,公众号时代还没有到来,我只在博客里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阅读量也寥寥无几。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写作的热情。一次市级评价案例比赛,我把自己曾经写过几篇关于班级评价的文章翻出来,对其中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比赛作品就诞生了。最终,这个案例获得了市级一等奖。之后,我对这个案例进行再加工,投稿到《班主任之友》。无心插柳的我竟然一次成功,开启了我发表文章的小门。

现在,公众号时代已经到来,我也逐渐从教学小白成长为教学能手,所以,教学手记、教育思考是我教育写作的主要内容。把自己教学每一课的流程、板书与反思记录下来,给同年级的新手教师提供参考;把自己参加某些比赛的成功经验或者避坑经验总结出来,让大家少走弯路;把对某些新事物的理解用通俗的文字写出来,给迷茫的老师一些启发。大概因为自己是一名草根教师,读者对我的包容度也很高,更多的老师表达的是感激与鼓励。我时常收到后台的留言:小彭老师,你这课的设计实在是太好了,我学习了,教学效果很好,孩子们非常喜欢。每每看到这样的留言,我总是会心一笑,我很欣喜,自己也能成为照亮别人的一束光。

教育写作是自我成长的记录

从博客时代到公众号时代,我经历了“冷宫”到“宠儿”的成长之路。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变,教育写作的初衷从未改变。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育写作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证“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我成长。

2017年,我带领班级学生开启共读之旅。我把我们共读每一本书的过程、作品记录下来,发表在博客上。那一年的年度教师招募中,我把我和孩子们的共读历程进行整理,写成文字稿,录成演讲视频,发给主办方。大概草根的故事最能引发共鸣,我成为当年全国五位入选的教师之一,那也是我第一次站在一个面向全国教师的平台上传递我的教育理念。之后,“重庆小语”公众号刊发了我的这篇文章,我也因此受到了更多老师的关注。

2018年,我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分别那天,学生和家长说是我成就了孩子们,只有我知道,其实是孩子们成就了我。回想和他们的点点滴滴,忍不住热泪盈眶。于是提笔写下《创造自己的班主任生活》,后来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

教学上,从最开始模仿各路名师学成“四不像”,到现在找准目标精学一家;从最开始拿来“背课”到现在的真实“备课”;从线下教学到开发线上微课;从最开始的单篇教学到现在的单元整体教学,再到响应重庆小语的“课程育人、儿童立场、系统思维、积极语用”。经历这些转变,走了不少弯路,虽然耗费了我不少时间,但试错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迭的过程。说过的话,走过的路,每一句,每一步,都算数。翻看过往的每一篇文章,成长的印迹清晰可见。

我从未想过教育写作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我只是希望自己在未来回头的某一刻,能够为那个曾经努力过、思考过的我竖起大拇指,因为奋斗的人儿最美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