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思明居士 2019-09-11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尊师重道”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逢谈起教师、教育或教师节时总被人们广泛引用。这让不少人认为“教师”的职业千百年来一直备受尊重。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唐宋以来,随着科举制的确立,“尊师重道”的传统开始式微,到明清已是有名无实,普通教师的待遇之差、地位之低,读来让人心酸。

看过《儒林外史》的人,一定对周进这个人物印象深刻。此人热衷功名,却屡试不中,考到六十多岁,头发胡子都白了,连个秀才都没捞着。又没有别的生计,只好四处应聘教书先生。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儒林外史》连环画:周进与范进

《儒林外史》第二回,对于周进的出场是这样写的:村里几户人家商议,想合请一位塾师给孩子开蒙,其中一人推荐了周进,并约好学费是每年十二两银子。书中在此处有段描写:

“到了十六日,众人将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备酒饭,请了集上新进学的梅三相做陪客……听得门外狗叫,申祥甫走出去迎了进来。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申祥甫拱进堂屋,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

周进下乡赴任,第一个迎接他的却是“狗叫”,暗示其衣貌寒酸,形同乞丐;六十多岁的读书人,做了多年先生,身上仍然没一套像样的衣服;被请来陪客的秀才梅玖,只因周进的身份是“童生”,对他傲慢无礼,人家都进堂屋了,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在后文中,这位梅秀才还对周进大肆调侃挖苦,让他无地自容。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科举看榜图

非但如此,原先说好的学费,结果“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周进的学堂设在观音庵里,平常的饭菜只有“一叠老菜叶,一壶热水”;有客人来访,他还要帮和尚打扫卫生……

这时的周进,哪还有半点“师道尊严”,众人对待周进,哪还有半点“尊师重道”?

不光是周进,那个同样屡试不中、中举后发疯的范进,也曾被丈人胡屠户臭骂:“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由此可见,在科举最盛的明清社会,教书并不是一种光彩的职业,更多是落第文人的无奈选择, 而所谓“尊师重道”,也似乎与他们无关。

实事求是地讲,“尊师重道”在中国的确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而且起源很早。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孔子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老师,《论语》里更是充满了关于“师”与“学”的经典论述。尽管孔子仕途失意,但其门下弟子三千,很多国君、贵族也对他尊崇备至;墨子几乎一生都是 “布衣之士”,奔走在社会底层,却同样弟子如云,很多人都是终生追随,墨学还一度成为和儒学并肩的“显学”;到了荀子,更是理直气壮地喊出:“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这也是“尊师重道”的最早出处。

为什么“尊师重道”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如此盛行呢?

首先是知识和人才的稀缺。孔子之前,文化知识掌握在贵族手中,一般老百姓都是文盲,而孔子、墨子等人收徒讲学,把知识的火种传播到民间,自然会引来大批粉丝,他们本人也被视为道德、学问的化身,受到从国君到民众的广泛尊重。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其次,春秋战国是贵族社会,重要的官职基本都由贵族世袭,普通百姓对当官并不奢望,“官本位”的意识也并不强烈。这些贵族在百姓眼中虽然可畏,但不可敬,反倒被视为“未能远谋”的“肉食者”,一个愚蠢的贵族远不如一个有学问的平民更受尊重;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思潮“百家争鸣”,并没有一种统一的价值观、成功观,有志之士拜师求学,并不只为了高官厚禄,更多的是为了“求道”,或是用自己的学说救世治乱;同样,老师既可以出仕做官,也可以把讲学作为终身职业,这并不妨碍世人对他的尊敬。

这种“尊师重道”的传统至少持续了一千多年。在此期间,尽管官员的选拔方式几经变革,从“世卿世禄”到“乡举里选”,再到“九品中正”,但总体仍未摆脱贵族门阀政治的藩篱,高官显位依然多被世家大族把持,“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而世人对官员、学者、老师的看法也与孔子时代相去不远。许多名师大儒虽然终身不仕,却凭借自己的学问、操守、著作和弟子而声名远播。

但是,科举制的出现,渐渐使这种传统变了味。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科举制度虽在隋唐就已确立,但真正成熟和普及是在宋代。为防武将专权,宋代崇文抑武,大幅提高科举录取人数,鼓励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从此,中国的贵族政治彻底终结,凭“门荫”入仕的官员越来越少,无数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让普通民众深受鼓舞。从此,几乎整个社会的智力资源都向科举倾斜,“读书做官”成了知识分子的唯一“正途”,科举及第成为他们证明自己才学的唯一方式。“官本位”的价值观从而确立起来。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宋朝文官(剧照)

尽管有了登天之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爬上去的。无论科举录取的名额怎么扩大,次数怎么增加,还是有无数读书人名落孙山,而对于这个群体,朝廷却没有提供任何明确的出路。他们十年寒窗,除了读书写文章外几乎百无一能,如果连续科场失意,生活很快就会陷入困顿。家境殷实的,还可以继续攻读;有点才艺的,还可以卖卖字画,到达官贵人家做做清客,但更多的人都选择了同一条路:坐馆教书。

只是,这种老师的身价,早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科举时代,知识不再是稀缺品,家里稍有条件的都可以读书,而随着落榜者的增多,教师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导致供过于求,一些落榜者想找个教书的工作并不容易。一般而言,要想获得稳定的生源,至少要取得秀才的功名,但很多塾师虽然才德俱佳,却连秀才都无法考中,沦为和周进一样的老童生,因此生源不稳,只能四处奔波。

更可悲的是,由于统治者制定的标准,科举不仅是进身之路,也是衡量才学的试金石,如果你科场失败,在世人眼中就是才学不佳,哪怕你平日博古通今,德才兼备,著作等身,也无法为你的考试加分。一旦落榜,很容易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即使做了老师也无法撕去。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还有很奇怪的一点:随着科举的普及,官学教育越来越正规,官学教师属于官僚体系,享受朝廷俸禄,收入稳定,地位清贵;但在官学之外,对教师从业者,特别是基层塾师,政府却几乎不设门槛,坐馆教书既不要教师资格证,也无需办学许可,甚至没有正规的教师考评制度。一些胸无点墨的人因此滥竽充数,误人子弟,闹了不少笑话,也使“教师”的形象越发不佳。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和价值取向,教师的境遇可想而知。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科举落榜者担任的基本都是体制外的私学教师,尤以面向青少年的塾师居多。尽管有少数人享受到东家不错的待遇,但对于多数塾师而言,这份工作只是无奈的权宜之计,他们对教书既不擅长也不热爱,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依然会参加科举考试。

同时,塾师的东家和学生对他们最多是一种表面上的尊敬,心里却把他们看作“失败者”、穷酸腐儒。就像周进一样,作为塾师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束脩(学费),东家经常拖欠,以至生活都难以为继;有的东家还会随意辞退塾师,连招呼也不打一个,而且辞退之后拖欠的工资也不结清。即使最终支付了工资,拿到手的也常常是缺斤短两的银钱和已经发霉的粮米。学生们也不省心,调皮捣蛋是家常便饭,即便戒尺责罚也未必管用。

南宋的秦桧,发迹前曾做过私塾先生,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他作诗感叹:“若有水田三百亩,来年不作猢狲王。”这两句后来演变为更通俗的“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成为教师的经典自嘲。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清代的郑板桥在中进士之前也曾坐馆教书,他也同样写诗感叹:

教书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

半饥半寒清闲客,无枷无锁自在囚。

课繁子弟偏懒惰,功少东家结冤仇。

从今改过神龛子,天地君亲大牯牛。

在郑板桥的眼中,教书是一种下等职业,寄人门户,收入微薄,学生难教,还要处处看东家脸色。古人标榜的“天地君亲师”早已徒具虚名,“师”的地位还不如换成“大牯牛”呢。

这几乎是当时民间教师的共同心声。他们感受不到多少“师道尊严”,相反是深深的烦恼和自卑。他们甚至不认可自己的“老师”身份,宁愿以“教书匠”、“孩子王”自命。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宋代科举图

但与此同时,在科举时代,有一种“师”是始终备受尊崇的,那就是各级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即所谓“座师”。参加科举的士子一旦被某位考官录取,就可以自称是考官的“门生”,而考官也会堂而皇之地以士子的“老师”自居,坦然接受“学生”的拜谒,共同上演中国文化中的荒唐一幕。

这种有名无实的师生关系,到明清已经泛滥。它的意义首先是强化了官场中的裙带关系,催生出一种特殊势力。比如明末的东林党,就经常借这种“师生”关系互相攀附拉抬,在朝中翻云覆雨。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关系进一步扭曲了“尊师重道”的本质,使人认为只有这种身居高位的“老师”才值得尊重。而那些真正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却早已被忘到了九霄云外。

让我们还回到《儒林外史》:老童生周进,后来得贵人相助,竟中了进士。他受朝廷委派,去广东主持县试,遇到了老童生范进,于是惺惺相惜,让他中了秀才,并勉励他参加乡试,这才引出了“范进中举”的经典故事。而中秀才之后的范进,立马将周进视为“恩师”,临别时“送出三十里之外”;而此时在周进的家乡,连那个挖苦他的梅秀才都厚着脸皮冒充他的学生……

“尊师重道”到这一步,不过是“尊官重权”而已。

从《儒林外史》谈起,看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

清代科举图

直到今天,科举制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败坏,还能依稀看到影子。而要真正复兴这种传统,就要彻底消除“官本位”思想,真正提高教师待遇,切实改变教师在权力和财富面前的弱势地位,让教师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同时,适当抬高教师的从业门槛,制定严格而科学的考评体系,让教师真正成为知识和美德的化身,成为“道”的传播者。

这才是“尊师重道”该有的样子。

参考资料:《儒林外史》《论语》《荀子》《明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