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舍离心理学:想要看清一个人的内心,就看他买了什么,存了什么,丢了什么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断舍离”的概念最先由日本杂物管理师山下英子提出,是一门整理物品的生活艺术。而在心理学领域,断舍离指的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这既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个人内心真实状态的体现。

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行为主义(Behaviorism)观点认为,我们可以借助他人外显的行为,用更客观、更有根据的方法来推断其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过程。比如,生活中,通过观察一个人买什么,存什么,丢什么,来判断其内心真实想法。
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每次出差都要搜集酒店的牙刷、梳子,哪怕这些东西根本就用不上;一遇到商场打折就不顾一切地购买,同一个款式甚至可以买上五件;总是控制不住搜集免费产品的欲望。

强迫性囤积症
这种人在不停地给自己家中添置新东西的同时,也不舍得将那些闲置很久的旧物品扔掉。更有甚者,因为家里囤积了太多没用的东西,堆砌在地上,走路的空间都被大大小小的东西占满了,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
心理学家指出,过度购买,大量囤积、存储物品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心理学上称之为“强迫性囤积症(compulsive hoarding)”,俗称“囤积癖”,即无节制囤积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既然过度购买与囤积物品,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不便。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仍然不愿意"断舍离”呢?

过去的某种见证
一种理论认为,在保存的物品中隐藏着个体许多强烈的感情。所以,无论是成堆的未读报纸,不合身的衣服,过时的电子产品,甚至是空瓶子、空罐子,这些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积攒的东西,都能反映出个体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他们对过去有着深深的眷恋,认为这些物品是过去的某种见证,难以割舍。
长期的匮乏感影响行为
也有心理学家提出,有的人之所以无法“断舍离”,是因为长期的匮乏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前几日来了一位来访者,她说自己的丈夫经常与她吵架。究其原因,是因为她总舍不得扔掉那些用不上的衣服、物品。追溯她的成长经历,就知道了她形成这种习惯的原因了。

案例

她从小生活在偏远农村、物质匮乏,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最令她记忆深刻的是,每次吃饭的时候,如果不多夹点菜,一抬头的功夫,饭桌上的菜就被其他兄弟姐妹吃光了。所以,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无论是吃饭、还是日常的起居住行,都像是在“抢”。
虽然长大之后物质条件好了起来,可这种匮乏的心理却始终存在,让她在生活中始终不舍得扔东西,一遇到超市搞活动,就会买一大堆积攒在家中,可能半年都用不完。用她的话来讲,这种囤积的行为给了她“安全感”。
由此可见,来访者的童年经历导致其严重的心理匮乏感,让她始终有一种隐隐的焦虑,因此会尽可能地买东西、攒东西。

从个体心理学角度看,“早年的心理缺失会对个体之后的行为造成巨大影响”,费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早已向我们揭示了人的这种“补偿心理”。
比如,在我们的幼年时期,那些我们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压抑到内心深处,这种本能的渴望会一直存在,在潜意识层面指引我们的感受和行为,让我们更容易被没有满足的愿望所吸引,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所以,有的人难以做到“断谁了”,是因为内心的匮乏感使得她没有安全感,因此希望占有物品、为己所有,获得心理补偿。其实这种现象还存在于一些“贪官”身上,对那些人而言,他们的贪念除了人性使然,个别现象是和他们的成长密切相关的,越是那些匮乏感严重的个体,越容易走上贪腐道路。

如果一个人经常买一些自己不太需要的东西,并习惯性地将这些物品积攒起来,即使没有使用也不愿意丢弃,那么,很可能他是一个极度怀旧的人,或是内心有强烈的匮乏感。当然,节俭是一种美德,也不是说所有暂时不用的东西都要立即扔掉,但如果过度的积攒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生活,那么是时候应该正视自己的内心,开始“断舍离”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断舍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