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哮喘病人的麻醉管理

 丛610 2019-09-11

本文由“徐医附院麻醉科”授权转载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AHR),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哮喘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喘憋、端坐呼吸、紫绀。定期发作,可自行缓解或经平喘药治疗后缓解。主要体征为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时加重。主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痰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清 IgE 增加;胸片表示为过度通气;肺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障碍;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血症、CO2正常或降低。

在术前访视中,要对哮喘患者做一个全面的评估。首先,哮喘患者术前应详细了解其病史,包括:患者哮喘类型、发作诱因、严重程度和频率,既往有无麻醉史,药物过敏史,曾用何种治疗控制发作;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过敏史;可能的导致哮喘发作的过敏原;用药史(包括激发哮喘发作的药物和预防哮喘发作的药物);有无夜间或清晨呼吸困难。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是否能耐受冷空气、灰尘、吸烟和是否曾经有过气管插管史来了解患者的气道反应性。有哮喘持续发作记录则提示术中可能存在气道管理困难。术前肺功能检查能客观而定量地评价当时和近期患者的气流是否受限及程度,它的变异性提示患者的病情是否稳定以及在任何情况下术前加强治疗的重要性。气道反应性的高低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气道的敏感性。

术中哮喘发作首先要停止机械刺激,如牵拉系膜、肠、胃等;其次,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检查有无分泌物阻塞等;第三,要增加麻醉深度,提高FiO2;第四,调整气管导管位置,防止过深;第五,进行一些药物治疗,首选β2兴奋剂。其他药物也可以选择氨茶碱(负荷量:5-6mg/kg20min;维持:0.3-0.9mg/kg/h)、激素(如氢化可的松:4mg/kg)、麻黄碱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