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平”决定策略——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hghhphf 2019-09-11

目前全球有超过6,400万心力衰竭患者,且这个数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增加,因此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半衰期更长,稳定性更好的NT-proBNP作为心衰生物标记物,在心衰患者管理中的地位该如何评价呢?当地时间2019年9月2日,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James L.Januzzi Jr 教授在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议(ESC 2019)上,详细介绍了目前NT-proBNP在急性心衰患者、慢性心衰患者及在心衰预防中的应用,James L.Januzzi Jr 教授认为:NT-proBNP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急性心衰的诊断及管理

ESC 2019 PARIS

心衰生物标记物NT-proBNP水平检测可帮助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及预测急性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2009年发表的PRIDE研究结果提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中位数为4,054 pg/ml,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中位数为114pg/ml,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

不仅如此,NT-proBNP水平升高有助于急性心衰的鉴别,而NT-proBNP<300 pg/ml可作为急性心衰的排除标准。2018年发表的ICON RELOADED研究结果显示,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同时,ICON RELOADED研究中的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1、敏感性92.1%、特异性79.6%、阳性预测值(PPV)51.4%、;阴性预测值(NPV)97.7%。这一结果与既往相关研究相互印证,进一步确定了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衰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NT-proBNP<300 pg/ml这一较为准确的诊断指标。

此外,NT-proBNP水平检测也可对住院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并为患者是否可以出院提供指导。2014年由Salah K等人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急性心衰患者出院时NT-proBNP水平可影响患者预后,NT-proBNP水平越高,出院后总体事件发生率越高,且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降低30%以上患者的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降低30%以内患者(图 1)。因此,在出院前应对心衰患者进行NT-proBNP水平检测,若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下降30%及以上的患者可考虑出院;若不能得到基线NT-proBNP水平,出院时NT-proBNP<4,000 pg/ml也可接受;稳定的NT-proBNP水平可用来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死亡情况。


图 1.急性心衰患者出院时NT-proBNP水平与事件发生率



慢性心衰的预测及管理

ESC 2019 PARIS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而言,控制NT-proBNP水平可使心脏发生正性重构,并有降低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衰再住院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趋势。2019年9月3日同步发表在JACC的GUIDE IT研究是一项旨在探索以NT-proBNP=1000pg/ml为目标值进行治疗后,NT-proBNP水平变化对于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纳入的638例患者中,有198例患者NT-proBNP≤1000pg/ml,90天内患者全因死亡、心衰住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均明显降低,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另一项由Daubert等人于2019年2月发表在JACC的研究显示,NT-proBNP水平降低与心脏正向重构相关。该研究一年随访结果显示,NT-proBNP水平降低可改善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水平降低程度越大,心功能的改善越明显,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与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均有相同的趋势。

NT-proBNP水平降低对于心功能的改善十分显著,2019年发表的PROVE-HF研究结果显示,NT-proBNP水平降低主要发生在两周以内,并可逆转心脏重塑,改善心脏功能,显著提升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显著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同时,6个月内NT-proBNP水平及LVESVi水平降低越明显,则患者12个月内死亡及再住院事件发生率越低。

因此建议对于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出院后1-2周应测量一次NT-proBNP水平;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每三个月测量一次NT-proBNP水平,如果NT-proBNP水平稳定在1000pg/ml则不需要进行影像学及相关检查,若NT-proBNP水平升高则需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进一步评价。

心衰的预防

ESC 2019 PARIS

NT-proBNP水平检查可用于心力衰竭的预防,但不可随意进行NT-proBNP水平检测,应对慢性冠状动脉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心电图与LVH表现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NT-proBNP水平检查。

2013年JAMA上发表的STOP-HF研究对比了以BNP水平为指导进行看护的患者与常规医护人员看护的患者,并以此显示BNP水平监测对患者的影响。8年随访结果显示,以BNP水平为指导进行看护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ONTIAC研究探索了神经激素治疗对NT-proBNP升高的糖尿病高危患者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神经激素治疗可作为NT-proBNP升高的糖尿病患者CV事件一级预防。临床医师应根据不同风险因素为不同患者量身制定干预措施。

总 结

ESC 2019 PARIS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衰患者迅速增加,NT-proBNP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通过NT-proBNP水平检测可快速有效地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并可依据患者NT-proBNP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并预防心力衰竭事件发生。临床医师应重视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的预防、诊断、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