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会导致鹘眼的发生。但是在甲亢治疗好了以后,眼睛仍然会保持原来的状态。眼睛红肿热痛的表现就属于火毒。 治疗上要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活血祛瘀的方法。有甲亢一定会有鹘眼的产生,但是有鹘眼不一定都有甲亢。鹘是一种猛禽,属于隼科,其特征之一就是两眼突鼓。凝睛是指眼球转动不灵活,转动费劲。鹘眼凝睛是指一种眼科疾病,两眼突出,布满血丝,转动痴呆,不灵活。而且伴有视物不清,甚至睡觉的时候眼睛闭不上等症状。许多人喜欢喝酒,尤其是喝白酒,很容易造成眼睛红肿,外突、疼痛等现象。不妨用这里技术的方法试一试。 第一步 刮痧 经过刮痧会出现许多痧,痧是什么?痧就是火、血凝滞在肌肤上。在刮痧的过程中会看到一些痧特别重的点,这些点就是毒火的反映点。 中医有句古话,叫做‘痧出则毒去’。但是对于鹘眼凝睛这样的严重的眼病,紧紧依靠刮痧是不能根除的。 第二步 放血 在痧凝滞的特别重的部位用三棱针连续刺几下,出血之后,立即拔罐。一般来说,出痧多的地方多在督脉和膀胱经上。以督脉和膀胱经为主。督脉是阳脉之首。同时加上了肝经,这是因为肝开窍于目。目的是从整体上清泄火毒。 中医有机会:针刺放血,攻邪最捷。刺血再加上拔罐会效果更加。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以增强出血的吸附作用。使血毒排出的更彻底。一开始出血都是黑色的,慢慢地随着放血的次数增加,血的颜色会逐渐变淡,从黑色到深红再到浅红色。 上图左边的是刚开始刺血的病人,右边是治疗接近尾声的病人。显然左边的出血又多,颜色又深。而右边的已经出血很少了,颜色也变的很浅了。 除了背部放血外,还会选择脚上的太冲穴进行刺血疗法。太冲穴是肝经的腧穴,腧穴就是经气输注的地方在这里放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与之配合的还有太阳穴。中医认为,头面诸疾,是由火热之邪上攻所致,在太阳穴放血,可以起到缓解眼睛不适的功效。医书讲,羞明流泪,痛难消,针刺鱼尾。就是针刺精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经过刺血疗法,患者会感觉即轻松,又感觉眼睛明亮有神。 【眼科心法要诀】这部书就曾记载说:‘鹘眼凝睛症’,此积热上冲,壅注于目所致。宜先用金针出血泻毒。意思是说,以眼球外突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形象的描述为‘鹘眼凝睛’。这种疾病是热毒上冲于眼所致。这种病适合用针刺放血的方法加以治疗。辅助以刮痧和拔罐,更增加了泻毒的力量。 不仅仅是‘鹘眼凝睛’症,许多人熬夜,用眼疲劳,红眼热痛等都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治疗和缓解。作为保健,自己可以尝试用刮痧的方法养护眼睛。 在风池穴刮痧,因为风池穴又称为‘热府’,热就是气血壅滞,府就是宅。热府就是热邪积聚的地方。在风池穴刮痧可以起到祛热消火的功效。 刮痧前最好涂抹刮痧油,以免刮伤皮肤。正确的做法是,沿着风池穴自上而下的轻轻刮试。刮至脖颈下端的大椎穴。然后再刮颈部两侧,沿直线刮至肩部。风池穴向下连接的就是膀胱经,这样膀胱经也可以刮到。督脉也可以刮到。 另外要刮试的部位是太阳穴,刮试太阳穴要沿眉毛尾部和眼角外端两个方向刮至太阳穴。刮试太阳穴主要是清除眼睛的热邪。后颈部和头面部的热邪也都可以清除。 长期的穴位刮试可以消除眼睛干涩、灼热、红眼、视物混浊等现象,对于眼睛的保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刮试时,当皮肤微红、甚至红紫出痧时效果最佳。每个穴位刮试在30次-50次为好。 如果家里没有专业的刮痧板,用喝汤用的搪瓷勺也可以代替,搪瓷勺的外沿一定要光滑圆润。 治疗眼疾的穴位还有: 1.商阳穴 刺血:寒则点刺出血(血必淡、色必暗),热则摇孔出气,无见其血。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现代常用于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中风昏迷等。 配合谷、少商,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2.中渚穴 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 功能主治:
可治疗目眩,站力时头昏眼花,耳鸣,肋间神经痛,后颈沉重感.该穴位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另外,多去大自然看看绿色,经常喝绿茶等都会对眼睛的保健有益处的。 如果,能够坚持锻炼,每天出一头汗,那么其它的方法,包括针刺放血就都不用了。锻炼是最好的排毒方式。 饭后茶余 张飞之死 第一次,程晴见睡觉时张飞瞪大眼睛,吓得拔腿就跑。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张飞睡觉总是睁着眼。于是在第二次实施暗杀。下面还有成语与之有关: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豹头环眼。 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张飞的。这说明张飞的眼睛出奇的大。再加上张飞的火爆脾气,还有就是张飞嗜酒如命的坏习惯。更重要的是张飞睡觉不闭眼的习惯。综合这一切,我个人认为,张飞是个典型的甲亢患者,也是鹘眼凝睛症的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