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付海天、樊晓芳 一、精神健康定义 1.1 精神健康类型: 1)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 2)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3) 神经疾病:神经病是指解剖学上周围神经损害表现出的病理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周围神经有器质性的病变,神经疾病通常与精神疾病相混淆。 4) 睡眠健康:睡眠是个体得到休息的最重要方式,睡眠的好坏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情绪焦虑、紧张,长期处于强烈压迫感之下的人,都会出现睡眠问题。 1.2 精神健康管理流程 二、精神健康产业及市场概况 2.1 精神健康产业市场规模 据卫健委及官方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3000万青少年受到情绪和压力困扰。我国精神卫生市场规模预计在2019年达到650亿元,民营精神科医疗市场规模预计2019年将增至136亿元。 2.2 精神健康市场参与者 2.3 精神健康产业四类服务机构占比 三、精神健康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优势与潜力
四、精神健康细分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思路及代表研究机构/公司 五、精神健康代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产品/解决方案及应用案例 比优心理——心理APP聊天机器人Psybot:Psybot融合了CBT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用户对自已、对他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并添加辅助行为训练,帮助用户提升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测试数据表明,Psybot能代替真人咨询师在咨询中70%的沟通工作与实际效果。 Emotient——面部表情分析软件EmotientAPI:EmotientAPI软件基于GoogleGlasses,可以分析和了解用户的面部表情,并给出一个情绪指数,以测量和了解用户的整体情绪(正面、负面或中性)、主要情绪(快乐、惊奇、悲伤、恐惧、厌恶、鄙视和愤怒)、更深层次的情绪(沮丧和混乱)等。 望里科技——人工智能毒瘾渴求评估系统:该产品是一种基于客观生理指标进行评估的系统。该系统通过线索暴露,唤起毒瘾渴求,同时采集脑电、皮肤电、心率等一系列客观生理指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评估其毒瘾渴求状况。目前,已达到对戒毒人员毒瘾渴求状态90%的判断准确率。此系统已在山东、四川、重庆等多个省级戒毒管理局落地实施。 纽约大学——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识别算法:纽约大学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一套AI程序,可以通过分析退伍军人的声音,来帮助诊断他们是否患有PTSD,其准确率达到了89%。研究人员使用第三方语音软件对这些录音进行分析,捕捉到了40,000多个语音特征,其中包括不太清晰的话语和毫无生气的音调,而这两个特征早已被证实有助于PTSD的诊断。 Empatica——可测量生物信号与情绪关系的可穿戴设备Embrace:这是一款监测并治疗用户癫痫发作、能向病人家属报警的腕带。它改变了以往间歇式偶测的特点,以24小时不间断测量方式感知人体健康状况。该产品为实时可持续获取数据而设计,具有如下特点,静默监控;医疗级别监控每日数据;能在云端安全获取和分析原始数据;开放APP接口,能把数据导入到用户APP中。 六、精神健康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产业 1. 精神健康人工智能类产品逐步获得药械监管部门审批。 2. 心理健康咨询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 应用 1. 在线心理治疗平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咨询效果。 2. 智能睡眠设备通过个性化方案提升个体用户睡眠质量。 3. 智能硬件实时监测用户状态规避精神健康疾病突发风险。 技术 1. 语料数据库的丰富提升了情绪识别的准确度。 2. 传感器技术丰富了精神健康智能设备产品的数据采集能力应用。 3. VR 技术应用于心理治疗提升了治疗效果。 4. 数据挖掘技术提升了精神健康风险预测准确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