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积分制管理

 行之动之 2019-09-12

近几年,积分制管理逐渐被很多大企业关注和应用于企业管理,但是网上对积分制管理的褒贬不一,有的话题如积分制管理坑人不,骗人不,...这些话题蹦跶在我的电脑屏幕上。在这之前,我对积分制管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定义及含义操作层面,但我不敢置信,因为我一直都清楚并不是所有的管理方式都适应于任何行业任何公司,每种管理模式或许不同的阶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在实施一项管理模式之前一定会做足相关准备,调查、资料准备、可行性评估、反复推敲,试运行等各种工具方法来验证此种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所以这些词汇蹦跶在我的电脑屏幕前方,我在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平时骗人和坑人的一些词汇多数出现在一些被欺骗或被坑的一些吐槽文章中,来发泄自己当时的郁闷和烦躁心情。我一直很难理解用这些词汇来形容一种管理模式,暂且不说此种管理模式到底给其本人或企业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用吐槽的时间为什么不去反思复盘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而把管理模式推行失败的原因归因于管理模式。其实我们都清楚,很多人都想成功,但不是每一种成功都可以复制,或许说成功不可复制,像这几天被炒的火热的马云,他洞察世事后急流勇退,没有被金钱掌控,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是他,我们真的能像他一样做到功成身退吗?或许有人会说,他不缺钱了,如果是我,我也可以,事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已,因为你没有他的能力和才华能拥有那么多金钱,所以当你过过嘴瘾时谁会和你争论呢?毫无意义。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把过错或错失归咎于其他人,就像失恋中的男女朋友,在分手后总是会吐槽对方各种做的不好的一面,其实很少有人会反思在这段恋情当中自己需要学习到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如何识别渣男和渣女吗?其实不是,我想,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如何和异性友好相处,及如何和另一半在相处中学会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鼓励而不是互相打击和打压。所以我想在此表达的是事情有因必有果,所以假如真的积分制推行失败,我希望大家能多去反思或复盘管理模式推行的流程及方式方法,换个角度或许会另有一番景象。

 2019年9月1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