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城市里的生活过得足够久了,就想着要去郊外感受一下另外的生活。在古代诗人的诗词里,我们也可以读出人们想要逃离现在的生活而去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有的向往着官场,则有的期盼自己可以摆脱官场而归隐于山林,做一个快活的隐者。当然,这样的事情往往会事与愿违,这样也就造就了在古时候诗人的一些关于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的诗词。而这样类型的诗词,不仅在古时候,而在慢慢的发展历史中,到了现代的诗词发展历程中,这类型的诗词越来越发展成熟,而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也越来越清晰准确到位,让那种向往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面对这样的一种抒发自己内心的诗词,在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我们不难能读出柳宗元对于渔人那种洒脱的生活的向往。自由自在,想什么时候去捕鱼就什么时候去,没有特定的时间,没有规定的任务。无独有偶的就是在柳宗元的这一首诗词中,也可以体会到,柳宗元对于渔人生活的向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瓮,独钓寒江雪。”从这一句中,我们所感受到更多的是,柳宗元的那种希望归隐当个渔人的向往。 对于前面两个内心有着渔人生活的诗人,苏东坡也不会落后,自己写的那首“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中,看得出来的是“江南父老”所指引着他内心的那份渔人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后者的苏东坡,还是前两位的渔人诗词歌赋的创作,都共同表达了他们对于渔人生活的这样的一个向往。无论是在描述或者是情感的表达上,读过他们的诗词都觉得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在里面,就好像是一种欲速则不达的感觉,都纷纷认为还不够通透,不够彻底。而可能就因为这样,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而在李煜的这首27个字的词中,就非常的透骨了。 李煜,南唐词人皇帝,在北宋建隆二年李煜就继位了。而在李煜继位的十年后,纷纷遭到了敌人的贬损,可谓是时代在改变。我们都知道,每一任皇帝的上位,都是有一定的影响力,不会存在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对于李煜来说,虽然身为一个皇帝,自己在诗词这方面的创作也少不了,偶尔的诗词绝句,样样精通。 而今天所介绍与鉴赏的是关于他的一首渔人诗,我们在上文都有提及这渔人诗。渔人诗,通过核心词蓑衣,来渲染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渔人向往。跟渔人诗有关系,但着关系不大不小的就是渔诗调。对于渔诗调来说,与渔人诗不同的就是渔诗调大多数是渔人自己吟唱的诗词,而渔人诗,就是诗人们,表达自己内心向往的载体。而在李煜这样一位明君的身上,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首令人觉得内心透彻的渔人诗呢?李煜在面对这自己的江山一日日的不停的在衰落,对于自己的仕途与家国名运的一种深层担忧,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首洒脱境界而通透人心的渔人诗。 这首诗总的来看,篇幅非常的短,仔细一数,仅有27个字。咋眼一看,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快活”这两个字。人们都说,诗人的快活,并不是平凡人可以感受得到的,而这里关于李煜的快活就真的是快活吗?自己的江山已经衰落,家国名运黑暗,国民生活不如意,这样的李煜真的可以快活起来吗?对于这样看似真实的快活却又不得己的快落,由我们看看这27个字便一目了然了。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对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摸你有几人?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这是这首声望极高的渔人诗的第一句,“浪花有意千里雪,”在宽广的海边,原本寂静的海平面激起一浪浪的雪白雪白的浪花,打破了原有的宁静,雪花在不断的激情的拍打着,所激起的浪花就像要跟在寒冬里长久飘落的雪花做一个较量,比较的并不是谁更加的悄无声息,他们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对于雪花的其中一个特性,白。在白这方面,比较着谁更加的白,也好比巾帼不让须眉,浪花也有着那份豪情。谁说浪花不能有冰霜飘雪白?而相对于寂静飘落的皑皑白雪来说,这样的浪花来得更加的有声有势,更加的有气魄,让人读完后,心中不禁一阵感叹。感叹着雪花敢于较量的那股气魄,也同时感叹着作者李煜在细节描述这一方面上,做到了以无声的雪花,衬出有声的浪花。 “桃花无言一队春。”“桃花无言”一词,看得出来在季节的转换上,带来一种悄无声息的感觉。“桃花”,生长在初春,在春季达到繁荣之景,“桃花”的迷人香味,自然而然的不禁引人入内围观赏花。也微妙的透露出这里的“桃花”在悄悄的吸引着作者李煜,吸引着让他摆脱尘世,来到这样一番自由自在的景物之中。桃花静静地在岸边小声的绽放着自己,不知不觉中就争先恐后的怒放着,这种争先恐后的劲,似乎在跟寒冬宣誓这些什么,很明确,非常的坚定。没错,岸边的桃花,就是在向冰冷的霜雪在相对抗,那种无所畏惧的警示,在盛开着,不知不觉形成了一小束,变成一簇,到最后变成了“一队”。这里的“一队”鲜明的展示了桃花数量多,且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一壶酒”,似乎在诗人的境遇里,怎么样都不会少得了酒的存在,意境稍微高一点的诗人们凭借着酒可以写出一些让人读后飘飘欲仙的诗句。而李煜这里的“一壶酒”,不多,就一壶酒,看得出来词人皇帝只想着自己孤身一人都饮烈酒。“一竿身”,似乎与着“一壶酒”相对应,数量都是“一”,不贪心,只要一人够。从“一竿身”,就可以看出李煜在对于向往已久的渔人生活的追求,只追求着一个竿,一个竿,便有一条船,一人,一酒,一竿,一心。一颗想逃离亡国之痛的心,正是因为这样的境遇,作为一位皇帝的他来说,最想逃离的应该就是他了。我们一般都会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不可直视,一样是太阳,另一样是人心。而对于有如此境遇的李煜来说,不能直视的可能就只有他那破败不堪的国家了吧!也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全词的最后一句,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快活如侬有几人”。是啊!一人,一酒,一舟,的确,能够有这样洒脱的人不多。虽然有许多诗人都在向往着这种渔人生活,但大多数都会被尘世所羁绊住。都留了个遗憾的结局。而李煜则不一样,自己的内心是有多么的向往的时候,就会毫无避忌的写出自己的内心所想所望。这样的豪情壮志犹如《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这种渴望,就好比这样的“一江春水”,挡也挡不住它的气势。 总的来说,李煜的这首渔人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7个字,每一字每一句都在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渴望,那种呐喊,既流露出了自己的所想,也达到了其他诗人写渔人诗的不一样的境界,实在是美!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