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节气 秋意渐浓,注意饮食,养好脾胃

  平凡的人 2019-09-13


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于公历9月7日—9日交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天气转凉,温度降低,在清晨或夜晚,近地面空气里的水汽遇冷,会在花草或石头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这些露珠晶莹剔透,太阳光照在上面发出洁白的光芒,所以被称为“白露”。
白露秋分夜 一夜凉一夜
白露节气过后,冷空气逐渐南下,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可达10摄氏度以上,也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所以民间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

  我国古人将白露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意思是说白露时节,鸿和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燕子等候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过冬的乐土,百鸟开始储存干果以备过冬。


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节,气温渐凉,水汽在地面或近物体上凝结而成水珠,清晨人们可以在地面草木间看到白色的露珠。进入白露,送走高温酷暑,也迎来了气候宜人的收获季节。

物候特点

气候农事

  自白露开始,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接管,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即形容气温下降的速度加快。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到秋天。这时,我国各地的平均日昼夜温差低可以达到8℃以下,高则16℃以上,所以白露也是一年中温差最大的节气。

  白露节气后,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黄淮、江淮及华南等地要抓紧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白露期间,华南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且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对此,要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民俗文化

  进入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因此,白露时节的习俗大多与“补露”有关,通过吃一些食物来补充身体能量,为进入寒冬做好准备。不过这一时节,为预防秋燥,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即可,没有必要进行刻意的大补特补。

  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因此被称为“白露米酒”。

白露吃白,温补清润   

 跟着二十四节气来饮食;白露要注意养肺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因此,从饮食上看,应注意滋阴,此时养生应“顺四时”。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

    建议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适宜膳食有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

    大枣酸梅汤

    原料:大枣20克,乌梅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大枣、乌梅洗干净,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煎取浓汁,兑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滋阴、益气、敛汗。

碧绿脆爽银杏果

    做法:锅中放适量清油,将西芹、白果、鲜百合和鲜马蹄肉等炒香;再加入过油后的虾仁。清新明快的色泽搭配,清雅恬淡的口感,菜式清新爽口,营养丰富,尽显秋日的丰盛与润泽。

    功效:西芹性凉、味甘。含有芳香油、VP及多种维生素、多种游离氨基酸等物质,有促进食欲、降低血压、健脑、清肠利便、解毒消肿、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并且还有镇静和抗惊厥的功效。

    白果又称银杏果,可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消毒杀虫。加上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鲜百合更甘甜味美,特别适合白露时节食用。

鲜贝百合粥

    做法:大米提前一夜泡好。把大米和水一起倒入砂锅中。水和米的比例大约是10∶1。再放入新鲜百合、葱花和姜丝。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再煮10分钟,放入鲜贝煮开即可。

    功效:清心、润肺、养胃

脾胃与肺的关系

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运化水液,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而成痰。

《医宗必读·痰饮》:“按痰之为病,十常六七,而内经叙痰饮四条,皆因湿土为害,故先哲云‘脾为生痰之源’……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若脾胃运化失职,土不制水,则导致水津不行,停聚而为痰、为饮。

经络及五行方面:肺与脾有母子关系。肺属金,脾属土,脾土能生肺金,因此说脾是肺的母亲,肺是脾的儿子。当脾胃出问题时,脾土不能生养肺金,就会导致肺气不足,皮毛不固,容易感受外邪而引发感冒、咳嗽等。

水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为水液升降出人的枢纽;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肺共同作用,维持着水液代谢的平衡。

气血方面:肺是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而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肺主一身之气是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前提的。

气机升降方面:我们知道脾胃升降是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如果一个人经常咳嗽,肺气就会上逆,这样就会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而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脾胃失调,一方面会使肺的气机更加紊乱,另一方面脾土不能生肺金,就会使得肺的宣发肃降失常。这时咳嗽越来越不容易好,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我们想要调理好肺气,一定要先调理好脾胃中焦之气。

钟介福小儿敷贴适应症状

【健脾贴】

适应症:积食、消化不良、脾胃虚弱、抵抗力差等等。

【感冒贴】

适应症: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等。

【咳喘贴】

适应症:寒咳、热咳、过敏性咳嗽、支气管炎等等。

钟介福

----------------------

首批中华老字号

浙江老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年品牌·中医祖方

如代理或购买联系官方微信

钟介福,取自《诗经》“介尔景福,共乐永生”,药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1988年被国家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名称。开创人钟稻荪,系西塘本地中医,早年受业于姑苏名医马培兰,精于外科兼擅内科,对国药颇有研究。药店成立百余年来,以“宁药架满尘,愿天下无病”为旨,守信于市、久盛不衰,以“种类全、质量优、价钱低、人道化”为经营特色,同时开发研制适合各种人群的丸、散、膏、丹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