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定你人生的,不是人生观,而是时间观

 我伤仲永 2019-09-14


知名心理学家津巴多曾说我们的生命本质上是一段时间


以何种态度对待这段时间,也就是时间观,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


时间观是什么?


还记得那个著名的幼儿园分糖实验吗?


研究人员找来十来位儿童,让他们独自待在房间里,并将棉花糖摆在他们面前,然后离开。


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吃掉棉花糖,但如果有人能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吃,将会得到额外一颗作为奖励。


结果,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没忍住,坚持不到三分钟就吃掉了。

或许你会说,吃与不吃,是意志力强弱的区别。


可用津巴多学说来看,问题的根源,明明是时间观不同。


大多数孩子是当下时间观,关注眼前的得与失;而另外少部分孩子是未来时间观,把目光放在日后的收益上。


正是这种时间观差异,最终造成了两类人群迥异的人生境况。


在后来的回访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没能忍住的孩子不仅考试考不过那些能忍住的同伴,还更容易出现吸毒、酗酒等人生问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的时间观,正在塑造你的人生


在《时间的悖论》里,津巴多将时间观分为三大类六小类:


关注过去的时间观、关注当下的时间观和关注未来的时间观。

不同时间观指导下的人,说话办事,都是完全不同的画风。


比如你和你的爸妈。


你的时间观是关注未来,看的是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你满脑子想的是要在大城市发展,不着急结婚;


而爸妈呢,人生已过半途,他们相信平平淡淡是真、安安稳稳是福,信奉的是当下主义时间观,不去想什么未来,所以一个劲儿地催你赶紧结婚、回家过安稳日子。


这场观念之争,源头正是不同的时间观。


再比如普通人和牛人。


那些牛人,比如贝佐斯、马云这样的商业大佬,是绝对的未来时间观。他们有股冲天的盲目自信,认为自己肯定能成。


通常,他们思考问题的时间长度,都是至少以十年为计。而我们普通人很可能连月度思考都没能做到。


这就是秉持着不同时间观的人的格局之差。


可以说,小到居家过日子,大到商业发展、国家进步、打赢反恐战争(书中有论述),时间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怎么利用时间观


可惜的是,大多时候,时间观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你若不注意,很难将它识别出来,更谈不上善加利用了。


举个例子,如果让你去劝人戒烟,你会怎么说?


大讲“吸烟有害健康”,比如“吸烟就好比慢性自杀”、“吸烟就在烧掉你的肺”,或者“吸烟就像在墓地里一样,提早被埋”,来渲染恐慌?


如果这样讲有效,估计烟民早就灭绝了。


通常来说,嗜烟如命的人,往往是当下主义时间观。他们只求这赛过活神仙的一口烟,现在舒服就行,才不管未来肺怎样、身体又怎样。


上面这些针对未来的劝说,可能对未来时间观的人最有效,但对当下时间观的人来说,无异于鸡同鸭讲。你重复再多次,渲染再严重,他们也只当耳旁风,他们的心声是:“别瞎操心,以后的事以后再讲呗”。


如果真要劝这些人,你要渲染现在就产生的危害,削弱他们当下的乐趣。比如告诉他们二手烟的危害,就好比直接拿塑料袋套在小孩头上。甚至你可以真的找个塑料袋,他一抽,你就套,声情并茂。


▲ 图片源自CONAC组织2008年“反对二手烟”公益广告

总而言之,就是要用关注当下时间观的人的语言来进行说服。不仅在戒烟上,在家庭会议、商务谈判等场景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同时间观的人,学会以他们的思维来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晓时间观之间的差异如此重要,你甚至可以用它来选择终身伴侣。


平常我们说找对象,要找个三观合的,但现在,你还要找个时间观合的。


比如,一个当下时间观的人和一个未来时间观的人在一起,将会是一场灾难。


这灾难,在相识初期还不会显现。因为刚认识那会儿,俩人还只是相遇的陌生人,没有共同的过去,也没有未来,完全沉浸在当下。牵个手都会心跳加速、为了和TA见一面可以抛掉全世界,两人成天想着怎么纵情当下,不会起冲突。



可慢慢,差异就会显现,矛盾就会爆发。对于两个时间观不合的人来说,生活中处处都是“雷区”。


比如晚饭吃什么(麦当劳还是海底捞),怎么消费(有了钱是换一辆新车还是用来投资),空余时间用来干什么(继续工作还是玩),遇到大问题,比如要不要孩子,要达成一致可能会更加困难。


因为对关注当下的人来说,乐趣、享受最重要,他不想省钱、储蓄、拼命工作或者承担太多的责任,这与未来时间观的人恰好相反。


如果双方都不愿改变,两个人将迎来一次又一次时间观之战。到最后,明明相爱,却互不理解,只能一拍两散。


不过,好在时间观是可以改变的。


该追求怎样的时间观


时间观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地域、家庭、成长经历等多方面影响。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是个纯粹的当下享乐主义者——有奶就吃,有东西就玩,就是跟一个勺子都能打发一下午的时间。


后来,在爸妈、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逐渐变得以未来为导向。


想想他们常给我们说的:“现在好好学习,未来就能找个好工作”,“不要学夏天唱歌、冬天饿死的螳螂”,连背诵的文章都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都是在教我们有计划、努力,做一个未来主义时间观的人。


包括在上文提到的牛人的格局,其实也在说未来时间观好。


那是不是我们只要大力学习未来时间观,就能过上美满人生了呢?


在这方面,本书的作者就有个充满心酸的教训:


津巴多出生在意大利南部,黑手党的故乡西西里。这个地区的时间观,整体都是当下享乐主义。


在津巴多为了未来努力学习的时候,他自己的父亲都在呵斥他:“别光学习,再看书,小心看瞎了眼。”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津巴多能培养起来未来时间观殊为不易。可在他真正当上了一名美国大学教授,他却发现自己正成为“未来时间观的奴隶”——


我的工作主导了我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我很少有时间留给我的家庭、朋友,去听我喜欢的音乐、看电影或者只是简简单单地玩乐一下。


我的以未来为导向的时间观把天堂般的斯坦福大学变成了一个荒凉的布朗克斯区地下室般的实验室,在那里,我既是弗兰肯斯坦教授,同时也是被时间所束缚的怪兽。


津巴多深深地意识到,每种时间观都有利有弊,如果只发展一种,整个人生会陷入失衡状态。


在他看来,一个平衡的时间观是最宝贵的。理想的时间观组合应该是,强烈的积极怀旧时间观,加上适度水平的将来与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以及较弱的消极怀旧和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


他说,时间给了我们三种快乐:


积极怀旧的时间观带你重温一切你所能记得的快乐时光;

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带你沉浸在当下的幸福与欢乐之中;

未来时间观会带你去为将来的幸福做准备并且享受着期盼带来的欢乐。

不论你从何处寻找到了幸福,你一定要留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去享受这种幸福。


我想,对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之下的现代人来说,这段话我们尤其值得铭记。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学会平衡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工作事业上,放眼未来,按目标和计划去做事,注重效率;生活上要学会享受当下,珍惜眼前幸福;与家人相处时,又要学会用过去的美好来滋润现在的感情。


这样张弛有度的时间观,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充盈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