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头面三法”试解

 邦尼康图书室1 2019-09-14

小儿推拿“头面三法”试解

陆亮亮   指导老师廖品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推拿 小儿 天门 坎宫 太阳

统针灸穴位的名称非常富有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结晶。考其古人对穴位的命名,可谓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正如孙思邈“凡诸穴,各不徒设,皆有深意”。因此穴位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穴位的本质、特点和临床功用。历代医家非常重视穴位的命名,尤其对针灸腧穴的名称,作了不少诠释。在小儿推拿中也有很多特定穴位,但历史上却鲜见对其名称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同传统的针灸穴位一样,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名称也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探讨其命名,对于我们正确了解和运用该穴位,以及继承传统中医都有积极意义。本文拟以“头面三法”为对象,从穴名的角度探讨其重要性和配伍原理,供同道参考。

开天门、推坎宫、运或揉太阳、以及掐揉耳背高骨,四法联用最早见于熊应雄的《 小儿推拿广意》,其在论述小儿推拿头面次递(操作顺序)时有“一推坎宫,二推攒竹,三运太阳,四运耳背高骨”,此处攒竹即为天门穴。后人多以此为据,在小儿推拿中,每病必用,每人必用,使之成为了常用的固定程式。而在现实推拿临床与保健中,我们发现,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三法不仅在小儿推拿中常用,在成人推拿中也广为运用。四法中除耳背高骨是根据解剖定位外,其余三法的命名更反映了传统中医的天人相应、阴平阳秘、医易同源等基本理论和观点,现分述如下:

1   天门

天门的位置是从眉心至前发际一线。《幼科铁镜》又称额天门。清代熊应雄最早运用推攒竹法,《保赤推拿法》中称其为“开天门法”。但天门一词, 出现较早,并广泛与神学、宗教、医学及传统的解剖学等中国文化相联系。考其基本含义主要有:①指精神意识活动,《庄子·天运》中有:“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庄子》杂篇《庚桑楚》说“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人,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其反映的是道教的核心“无有”,指人要无心于功名、得失,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②指脑神之枢机,《老子·载营魄章》说“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宋代范应元注释为“天门者,以吾之心神出入而言也”。雌,成玄英注云:“天门者,心也;雌者,言其主静而和柔也。”即范应元说气胃吾之人即天之心,当于一动一静之际,常为雌柔,使神气和顺……。” 心藏神为君主之官,脑为元神之府,神是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天门位于头之正中,以手开之,寓开启脑神枢机之意,

功能调节精神意识活动。③洛书八宫中的巽宫,又谓天门,主东南方,内舍于胃。④气功术语中的鼻孔,道家经籍《黄庭内景经》中有“上合天门入明堂”之说,所谓“开天门,闭地户”《赤凤髓》即开鼻闭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通于口,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需要量大,固而“脾常不足”,脾气通于口,闭口则能健脾益胃,补土生金;肺为娇脏,主一身之气,吐故纳新,肺气通于鼻,鼻是呼吸的门户,鼻宜开。开鼻,可开宣肺气,也利于水液之肃降,故认为该为调节小儿脾肺功能的重要方法。⑤在传统小儿推拿中,廖氏等认为天门穴为天人合一之门,是天人阴阳气血交汇之所。由于天门穴位于前额正中督脉之上,督脉乃阳脉之海,总督诸阳,而督脉与任脉相贯、六阳脉又分别与其相表里的阴脉相通,手足阴阳经脉共12条,左右24条,故唐氏等结合传统开天门恰恰24次(左右手各12次),与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相应,论证了古人之命名与操作其寓意为天人合一。

    综上而言,一式开天门,可调节精神意识活动,健脾胃,补肺气,使天人合一,传统将其作为起式之一,以调节阴阳、

激活经穴确有道理。《推拿指南》就指出,“此法亦名开天门,治内外伤无论何症,……须推之。”

2   坎宫

洛书八宫中的坎宫,位于北方,主冬至,大寒,小寒,内应于肾。《易传·说卦》说:“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阴极转阳,阳极化阴,冬去则春来,终则生之始也,可见古人是相当重视其方位和时令的重要性的。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内舍元阴元阳。而小儿之体,诚如《温病条辨·解儿难》所言“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其自身的阴阳平衡和与外界的阴阳协调尚未完全建立,自我适应与调节能力均较差(甚至无),必须家人的哺育与调护,方能成长并建立起自我的调节体系。而坎宫穴,自眉心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坎宫推法为“医用两大指自小儿眉心分过两旁是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坎卦,阳萌于阴中。因此,推坎宫之法,即企求通过对肾阴肾阳的调节,使阴阳济济,从而促使全身阴阳尽快达到“阴平阳秘”的水平。另《勿药元诊·小周天》中有“坎宫即丹田”。丹田为元气会聚之处,是气功意守的部位,丹田分为下丹田(脐下),中丹田(心窝)和上丹田,《抱朴子·地真》中以两眉间为上丹田,因而左右分推,使阴阳各归其位,上下左右之气从而融汇贯通,全身阴阳因之而协调。故一式分推坎宫又被称为分推头阴阳,《厘正按摩要术》说“推坎宫法,法治外感内伤均宜。”天门内舍于胃,坎宫内舍于肾,二穴相配,“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有利于先后天及阴阳的协调。

3   太阳

现在人们把太阳穴定位在颜部两侧,当眉梢与目外毗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殊不知在传统中医中,诚如《幼科推拿秘书》言“额角,左为太阳,右为太阴。”可见左右二穴实为阴阳之极(太)也。《周易》象数之学把九称为老阳,即太阳,为阳中之阳;六为老阴,即太阴,为阴中之阴。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人体的脏腑五官九窍等都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医者通过左揉太阳,右揉太阴,“从阴到阳,从阳引阴”,使阴阳二气“相益”、“相兼”、“相求”、“相制”,如北宋张戴所言“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最终达到“阳平阳秘”。《伤寒论》中言“阴阳相搏,名曰动。”动,是由阴阳互相振荡所激起以此保持阴阳平衡,阴阳互补。而揉法本身即是一种和法,周于蕃说“揉以和之……可以和气血,可以活经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虞矣。”

可见,在小儿推拿中,天门、坎宫与太阳三穴均为人体 阴阳而设。天门重在调节天人之阴阳,长于治疗小儿遗尿、易感、夜啼、嗜睡等天人失调之疾;坎宫重在调节脏腑,尤其是肾脏之阴阳,多用于小儿感冒、目疾、咳嗽、腹胀、痪 软等疾;而太阳可调节左右之阴阳,善驱头面诸风及寒热往来。三穴相合,其促进小儿阴阳的生长、自节之功尤为突出。同时三穴均位于头面,而头为元神之府,藏有脑髓,主人之灵机记性,小儿从出生至三岁又是大脑发育最为旺盛的阶段,此时选择穴位,常抚触之,不但有利于元神之壮,阴阳之协调,防病治病,还有利于小儿博爱与仁慈的性格和胸怀的形成,这也是上述三穴均取自头面的原因之一。再从传统操作来看,天门纵向上推,坎宫横向分推,太阳揉于两侧,也体现了方向、部位的多元化,体现了对阴阳及气血的调和,可以看出古人之所以特别重视其合用,甚至将其作为起式每病必用,每人必用确有一定道理。但其具体临床疗效和机制却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参考文献

1】金义成.小儿推拿学.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814~15

2】袁钟.图娅..中医辞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25

3】陆锦川.气功传统术语辞典.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335,185

4】许啸天,老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57

5】顾文炳.阴阳新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95~97

6】刘杰,袁峻.中国八卦医学,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

7】廖品东.小儿推拿,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90~91

8】唐莉.开天门二十四试解.按摩与导引199711):1

9】萧元.周易大辞典.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 179, 256

10】熊应雄.小儿推拿广义.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7;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