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kumusi 2019-09-14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中秋节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中秋节那是情有独钟的。每到节日来临之际,也就是骚客们大发诗兴,抒发情怀的时刻。

著名的描写中秋佳节的名言绝句不绝于耳。

可是后来却戛然而止了,再也鲜见这些感天动地的名句了,这是为何?

那都是因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横空出世。

此词一出,冠古绝今。

我们且看大家对这首词所下的批语吧: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谪仙再来”

“中秋词古今绝唱”

“落笔高超,飘飘有凌云之气”

“天仙化人之笔”

“太白之诗,东坡之词,皆是异样出色”

每件事物的完美亮相,总有一个出现、酝酿、产出的过程。就像妇女生孩子,首先有受孕,然后再孕育,最后才有宝宝出世的一个过程。

那么苏轼,他是在什么时候写下如此感人的词句,又是在什么情怀下抒发出这么震耳发聩的绝句的?

这还得从他到密州任职的时候说起。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千里共婵娟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九月,苏轼在杭州通判的任上期满,他当时上书朝廷,主动请求二番外任:“携孥上国,预忧桂玉之不充;请郡东方,实欲弟昆之相近(《密州谢上表》)”。

他要求下一个任职的地方,离自己的弟弟苏辙近一些(苏辙此时任齐州掌书记)。

最终朝廷满足了他的愿望,把他调往密州。时年39岁,按古人说法就是虚岁40,正好是不惑之年。

苏轼知密州的官衔全称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

其他的都是虚衔,只有“知密州军州事”(军谓兵、州指民政,知州即太守)才是实职。也就是说,苏轼此刻就是密州的军政一把手了。

苏轼是满怀信心来的,但是来到密州之后,升迁的喜悦立马被残酷的现实给击得粉碎。

在杭州期间,虽然他是二把手,但杭州是朝廷序列中仅次于京城汴梁的大州,那可是人间的天堂呀。

那里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江南佳境,美不胜收;而密州有什么,一个北方的小城市,景色吗,惨不忍睹,的确是惨不忍睹。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古代杭州

苏轼来的不是时候,当时此地正赶上闹蝗灾、旱灾。

因此,从北上赴任的第一天开始,他的心情一下子就滑落到了谷底。

赴任后的苏轼来不及歇息,就亲自下田,投入到灭蝗抗旱的斗争中。他带领农民用火烧、深埋等方法铲除蝗害,并动用部分仓米奖励捕蝗有功人员,不多时日,手足都磨出了老茧。

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的同时,苏轼还写奏状上报朝廷,为民请命,请求豁免秋税。

在苏轼身体力行的推动下,治蝗斗争终于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那时的人们对大自然是充满敬畏的。灭蝗之后接下来的抗旱,祈雨救旱成了标配,

苏轼两次登常山,率吏民群众前往祈祷,也算是上天有眼,果然喜降甘霖。

除了被动的祈求上苍外,苏轼又四处勘探,为百姓找到了水源,使抗旱救灾取得实效。

当抗旱告一段落后,为了未雨绸缪,苏轼还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今天伫立在诸城城南的三里庄水库拦河坝,就是基于当时河道的旧址。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古代蝗灾

要不然说在世间的万物里,人的感情是最丰富的。

往往一个人在自己最无助、最痛苦的时候,首先想起的就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这艰难的岁月里,苏轼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结发妻子王弗。

王弗出生于一个进士家庭,不仅聪明贤惠、知书达理,是他生活上的贤内助;而且其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较之文人气质的苏轼高出许多,是苏轼仕途开始阶段的好军师。

可惜天妒英才,27岁便撒手人寰。爱妻离世,至今又正好十年。

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苏轼对爱妻的思念溢于笔端,他悼念亡妻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由此诞生,这是他在密州写下的第一首杰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句“明月夜,短松冈”,凄凉、思念的场景跃然纸上。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明月夜,短松冈

灭蝗、抗旱不是一日就能见效的,第二年的春荒,苏轼尽管担任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却不以权谋私,为一己打算,饮食都是粗茶淡饭。

他幽默的把自己的一日两餐(古人过午不食)称之为“三白”——就是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白米饭。

到后来粮食都接济不上时,和老百姓一样都以野菜果腹。

他在《后杞菊赋并叙》中写道:做官十九年来,家中日益贫困,吃穿都不及以往。到密州后,本以为可以吃顿饱饭了,然而厨房里空空如也,吃的仍令人担忧。于是,他天天在公务之余,跟同僚刘庭式一起,到城边荒废的菜园中挖野菜吃。他们边挖野菜边谈笑风生,日子虽苦,但却苦中有乐。

这种豁达的心胸,世所罕见!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野菜

每当灾害来临时,大人都养不活,因此弃婴现象屡屡发生。

有一次,他跟刘庭式沿着城墙根挖野菜,忽然在一丛枸杞旁发现一个用包裹裹着的弃婴。

他心痛地捡起弃婴,抱回府中抚养,从中更体会到百姓生存的艰难。

于是他下令州府的官员到野外去捡拾弃婴,自己也“洒涕循城拾弃孩”。

“轼向在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养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所,所活亦数千人。”(《与朱鄂州书》苏轼)

他四处动员家中无儿无女者领养各地的弃孩,凡每养一弃儿者政府每月给六斗粮米的补贴,几年间,救活被遗弃的孩子达数千人。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弃婴

每遇灾年,往往“盗贼渐炽”,百姓苦不堪言。苏轼上书朝廷《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对盗贼的产生根源做了精辟而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天灾人祸互为因果:“密州民俗武悍,恃好强劫,加以比岁荐饥,椎剽之奸,殆无虚日。”

他指出治盗必须治本,并与治事、治吏相结合,挖掉盗贼产生的根源。

官府对盗贼应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如盗贼的主从,必勘问根由详尽再落实之; “信赏必罚,以威克恩,不以侥幸废刑,不以灾伤挠法,如此而人心不革,盗贼不衰者,未之有也。”于是 “明立购赏,随获随给,人事竞劝,盗亦敛迹”。

密州当时出现了一帮盗贼,到处抢劫掠杀,民不聊生,安抚司派遣了三班使臣率领悍卒数千人,到密州来捕盗。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盗匪

谁知这班外来的“悍卒”,要比盗贼更横暴凶残,他们甚至用禁物设赃,诬陷百姓,借机强掠其家。居民无奈,遂奋起与之争斗而致杀人,悍卒畏罪惊溃,企图作乱。

此时的群众纷纷到太守衙门来投诉,没想到苏轼却故意把他们的诉状扔到地上说:“哪能出现这样的怪事?”

那些企图作乱的悍卒,听到苏轼的回答后,心里安定了,没再想闹事或者逃跑。

麻痹他们之后,苏轼派人到各处去把这些散兵招集起来,等召集到一起后,开始过堂审理。当取得充分的人证物证之后,便按律分别处以死刑。

苏轼此举,深得民心,其事迹很快流传到临近的州府。

这说明苏轼在职场上第一次任太守,就可以独挡一面。他有机敏、智慧之特长;还有决断、果敢之性格。这种为官的作为,使一般的官吏难以企及。

经过一年灭蝗、抗旱、救婴、除盗、惩吏,密州的社会环境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官兵

他担任密州军政长官,时刻不忘国防建设,深知目前朝廷积贫积弱,边关连年吃紧,辽和西夏虎视眈眈,自己绝不可马放南山,刀械入库,掉以轻心。

因此,苏轼十分重视强兵习武。他坚持利用“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就是为了加紧战备。

所以,苏轼在密州每年都利用农闲之时,组织兵民与同僚会猎郊外,“习射放鹰”,以备随时领命奔赴边陲,抗击来犯之敌。

苏轼知密州的第二年,气候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看到这五谷丰登、人欢马叫的喜人景象,苏轼的秋猎兴致更加高昂。

特别是经过雷霆手段剿灭盗匪和铁腕手段惩治酷吏后,使苏轼这个谈天论地的文弱书生,增添出许多的英雄的豪气来。

熙宁八年(1075)十月,在一次秋季的狩猎活动中,苏轼又是诗兴大发,写出他在密州时的第二首杰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他由此开创一代词风。

苏轼自己也很满意这首痛快淋漓之作,曾颇为自得的推介给友人。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老夫聊发少年狂

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与其弟已7年没见面。

本来他请求朝廷调他到密州,是想离弟弟苏辙任职的地方近一些,以便能一叙兄弟之情。

但是,他所在的密州,离苏辙任职的齐州(今济南)不过相隔4、5百里,却由于各自的职责所在,兄弟俩最终无缘一见。

这年八月,京城传出消息,苏轼将离开密州,迁任汝州知州。汝州紧邻汴梁,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消息一出,苏轼心中自然窃喜不已。

这年中秋节的晚上,苏轼在密州超然台上饮酒赏月,酒后怀着对胞弟近在咫尺却无缘相见的遗憾,和祝愿天下人都有美好生活的祝愿,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是苏轼在密州完成的第三首杰作,也是他的一首大成之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一首久负盛名的浪漫主义杰作,全篇表现了作者当时的矛盾心情及其自我解脱的心理过程,层层转折而又奇想联翩,以潇洒的文笔描绘出了高旷的意境。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把酒问青天

从汉唐以来,在正宗文人眼里,都是以“诗尊词卑”来看待词的。也的确是这样,词本来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曲子词源自民间,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倾向,而且主要适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所以长期以来难登大雅之堂。

但是诗就不同了,诗是高雅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忧国忧民、可以凭吊怀古、可以感怀身世。

就是到了欧阳修时期,他在编文集时,把写过的文章与诗,通通都编入到文集之中,但是所写过的词就免了吧,谑浪游戏而已。

苏轼赞美中秋的词作一横空出世,冠绝古今,此后再无人能达此顶峰

苏轼职场轨迹

但是词到了苏轼这里,却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演变。

他的词首先扩大了词境——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由此,苏轼令词坛众人看到了一篇广阔天地。诗,可以保罗万象;词,同样可以包罗万象。

如果说《江城子·密州出猎》打破诗与词的壁垒,是颠覆之作;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把诗与词完美融合,是大成之作。

如果苏轼不写词,也能像曾巩、黄庭坚那样文坛留名。但由于他的词在文坛上的闪亮登场,使得宋词可以比肩唐诗,也使得他成为与李白、杜甫他们并驾齐驱的人物。

这种文学贡献,如今看来,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因此可以这么说,因为有了中秋佳节,成就了苏轼;而苏轼也令这花好月圆的节日,别有洞天,意味隽永。

参考资料:

《宋史》元·脱脱

《苏东坡传》林语堂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