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其实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少了不行,但是,多了也很麻烦。 血糖持续增高,就会出现高血糖,高血糖超过一定数值,就可以确诊糖尿病了。 糖尿病是可怕的代谢疾病,有多到数不清的并发症,其中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有猝死风险,由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病有中风风险,由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有尿毒症风险…… 可见,糖尿病并发症是很危险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就是控制血糖。 那么,控制血糖在什么范围呢?血糖高到什么程度最容易发生并发症呢? 一般正常人的血糖值(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低于3.9就是低血糖,高于6.1就是高血糖。 但是此时还不算是糖尿病,6.1-7.0只是高血糖,也可以叫糖尿病前期,如果此时不加以控制,很可能发展成糖尿病。 当血糖值超过7.0的时候,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了,但当血糖在7.0-8.4之间的时候,医生一般不会给开药,只会让你回家自己控制饮食,增加锻炼。 因为一方面,此时只是轻度糖尿病,通过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的。 另一方面,降糖药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医生是不会建议你用药的。 当血糖值超过8.4,在8.4-10.1之间,根据个人情况,就要酌情用药了,此时还是中度糖尿病。 当血糖值高于10.1就是重度糖尿病了,必须用药控制,否则很容易引起并发症。 一旦血糖过高,高于16.7,还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嗜睡、昏迷等表现,继而可因脑缺氧、脱水而导致机体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称为酮症酸中毒。 血糖高了,不要恐慌,要遵医嘱,如果需要用药,就按时吃药,如果不需要用药,就要积极控制饮食,改变生活习惯。 那么,高血糖患者要如何在生活中自己控制血糖呢? 吃:甜不甜,都要忌口 很多糖尿病患者选择食物就是看甜不甜,这是一个误区。 我们所说的血糖,和我们感觉到甜的糖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碳水化合物,这类食物不一定会让你感觉甜,但却能迅速升高血糖。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比列为2:1,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物。 碳水化合物经人体消化为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后被吸收。与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比蛋白质和脂肪快,而且完全彻底。 它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血糖水平并刺激胰岛素的释放,对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和病情发展都是不利的。 常见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 1、谷类:主要来源于粮食,包括米、面及荞麦、燕麦、莜麦、糙米等等; 2、薯类:包括红薯、番薯、山药、土豆等; 3、饮料:酒、麦酒、咖啡等; 4、蔬菜:蔬菜中的糖分主要是多糖,百合、藕等日常的菜肴中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5、奶制品:奶制品中的乳糖是双糖的一种,过多服用奶制品,会因为其中糖分而造成血糖升高。 喝:少碳酸,两杯茶水 糖尿病人,或者高血糖的人,要尽量少喝碳酸饮料,这类饮品含有大量的糖分,会影响血糖值,导致血糖升高。 平时控制血糖,可以适当喝点茶水,上午一杯,下午一杯。 可以将谷谷丁叶和桑叶混合,搭配成谷谷丁桑叶茶饮用,降糖保肝,预防并发症。 谷谷丁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研究表明,谷谷丁叶可以降低正常及致病动物餐后血糖。 此外,谷谷丁还可以养护肝脏,降低血脂,这对于调节身体代谢,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是很有帮助的。 桑叶的降血糖作用十分明显,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 一是通过生物碱DNJ(1-脱氧野尻霉素)对二糖类分解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 二是通过桑叶生物碱fagomine及桑叶多糖促进β细胞分必胰岛素,而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住:不熬夜,规律作息 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很多人都或主动或被动的熬夜,熬夜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 需要了解的是,经常熬夜是会给身体带来伤害的,特别是对患有糖尿病的人。 经常熬夜会使身体的正常代谢活动受到干扰,会让自己身体的一些激素分泌增多,也就会导致血糖跟着上升。 除了不要熬夜之外,早晨也不宜赖床不起,不吃早餐。 有研究证明,凌晨4:00到早上9:00的时候是血糖最容易上升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不按时起床进食,容易让血糖陷入紊乱中。 因此,在平时糖尿病人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有利于自己控制血糖,防止血糖不稳。 行:迈开腿,坚持运动 糖尿病患者要坚持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脂类代谢,加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平衡。 不过糖尿病患者也有运动禁忌: 要注意运动强度。高强度运动会加强升糖激素的作用,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甚至加速脂肪的分解,导致大量酮体积聚在体内,诱发酮症酸中毒。 建议三餐后半小时再运动,可以避免低血糖,也能缓解餐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不要突击运动,应该选择适宜的运动并且长期坚持,才能起到改善血糖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