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条精华回顾《巴菲特之道》 《巴菲特之道》是第一本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书,出版于1996年。

 昵称44696133 2019-09-15

《巴菲特之道》是第一本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书,出版于1996年。当时的中国股市,所有人都在黑暗中摸索,实际上大家都不知道股票为何涨、为何跌,直到这本关于巴菲特投资思想的书面世,就如同黑屋中的一束光,又犹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让有缘的中国人懂得了投资的真谛。书中的“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安全边际”、“股东盈余”等词在当年简直就是天外来音、闻所未闻,如今虽然人尽皆知,但真正能做到的依然是少数人。记得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上个牛市开启之前,这两天又回顾了这本经典之作,不知能否再迎来一个牛市,本文摘录了30条精华与君分享。

1、投资的两项原则:一是不要亏损;二是不要忘记第一条。这句话被认为是巴菲特说的,其实最早是格雷厄姆提出的。

2、你的对与错不会因为别人的赞成或反对而改变,你正确是因为你的数据和推理均正确。

3、我们以企业分析师的眼光,而不是市场分析师的眼光,也不是宏观分析师的眼光,更不是股票分析师的眼光。这意味着,巴菲特首先是一个企业家。

4、巴菲特投资方法12条准则

企业准则:企业应该简单易懂、企业应该有持续稳定的运营历史、企业应该有良好的长期愿景;

管理准则:管理层是否理性、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管理层是否能抗拒惯性驱使;

财务准则:重视ROE,而非每股盈利、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寻找高利润的企业、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市场准则:必须确定市场价值、能否以折扣价买到。

5、成功的投资并不是靠你懂多少,而是认清自己不懂多少。“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巴菲特建议,“这并不是圈子多大的问题,而是你如何定义圈子的问题。”

6、“查理和我不懂如何解决企业的麻烦,”巴菲特承认,“我们所学到的是如何规避它们,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专注于发现并跨越1英尺的跨栏,而不是我们拥有跨越7英尺栏的能力。”

7、投资的关键,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这种优势的持久性。

8、好的企业或好的投资,应该在没有财务杠杆的情况下,也能产生令人满意的回报。

9、如果你想射中罕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你必须时刻带着猎枪。

10、现金流习惯上被定义为税后净利润加上折旧、摊销,以及其他非现金费用。巴菲特解释说,这个定义的问题在于,它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资本支出。一家公司需要将多少年的利润再投入新设备、工厂改进,才能维持其市场竞争地位?你可以将资本支出递延一年或更久,但长期而言,如果你不进行资本支出,公司竞争力将下滑。这些资本支出就像人工费和水电费一样不可或缺。

11、相对于现金流,巴菲特更喜欢使用“股东盈余”——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加上折旧、摊销,减去资本支出和其他必须运营资本。

12、巴菲特承认,股东盈余这项指标无法提供给很多分析师需要的精确数字。计算未来的资本支出经常只能预估,他引用凯恩斯的名言:“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13、市场和上帝一样,帮助那些自助的人;但和上帝不同之处在于,市场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14、如果你是一个还“懂一些”的投资人,懂得商业经济,并能识别出五到十个具有长期竞争优势、标价合理的公司,那么所谓的多元化对你而言就是俗套。

15、我们所做的全部就是,将盈利的概率乘上可能盈利的数量,减去亏损的概率乘上可能亏损的数量。

16、赛马场就像简化了的股市,最明智的方法不是押胜率最高的马,而是押赔率最佳的马。

17、当世界给与你机会时,聪明的投资者会重拳出击。当他们具有极大赢面时,他们会下大注,其余时间里,他们做的仅仅是等待,就是这么简单。巴菲特买可口可乐时,他投资了1/3的资金在其中。

18、我们这些格雷厄姆-多德式的投资者不会讨论贝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或回报方差等,没人有兴趣讨论这些,实际上,他们中的大部分根本不知道这些术语的定义。

19、当股价被华尔街的羊群效应影响之时,价格受情绪的影响,或是贪婪,或是恐惧,很难说市场总是理性的。实际上,市场的股价经常是莫名其妙的。

20、巴菲特不会粘着电脑,不会盯着屏幕上的涨涨跌跌,没有电脑也似乎过得不错。如果你打算拥有一个杰出的企业数年之久,那么股市上每天价格的波动无关紧要。你会惊喜地发现,即便你没有时时刻刻盯着股市行情,你的组合却也表现不错。巴菲特说:“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便股市关闭一两年,我们也不会担心。例如我们拥有100%股权的喜诗糖果,我们根本不需要每天有什么报价来证明我们干得好不好。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我们需要给可口可乐每天报价呢?”

21、短期而言,股市是台投票机;而长期而言,股市是台称重机。

22、只要公司的内在价值以一个令人满意的速率在提升,公司被市场认可的速度并不重要。甚至,实际上,这种迟来的认可还有好处,它能提供更多地以折扣价买入的机会。

23、透视盈利、净资产回报率、安全边际,诸如此类。当你买进或卖出时,实际上是在提升或降低你的组合的价值标杆。对于那些着眼于长期,并且相信价格终将反映价值的投资者而言,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发现提升投资组合的价值标杆。

24、你不必成为一个火箭专家,投资并不是一个IQ160的人击败一个IQ130的人的游戏。相对于大脑的容量而言,保持大脑的清醒更为重要。

25、许多人都有400马力的发动机,却只有100马力的输出功率,那还不如只有200马力,但能全力输出的人。

26、格雷厄姆指出,一个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市,而是自己。他们或许在数学、金融、会计方面能力超群,但是如果不能掌控情绪,他们将无法从投资中获利。

27、首先是将股票视为企业一样,这将给你一个完全不同于股市中大多数人的视角。其次是安全边际的概念,这将赋予你竞争优势。再次是对待股市具有一个真正投资者的态度。巴菲特说:“如果你具有这种态度,你就能战胜股市中99%的人。”

28、巴菲特说:“如果你问我,今天买可口可乐,明天卖出,这样的风险如何?我只能说风险太大了。”但是巴菲特所考虑的是今天买可口可乐,然后持有十年,那就没有什么风险了。

29、如果你不能干得更好,你就不属于这个游戏,就像一个玩牌的人,如果玩了一段时间还不知道谁是输家,那么你就是那个人。

30、“我拥有我想要的生活,我热爱每一天。我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与那些我喜欢的人一起工作”,巴菲特继续说道,“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得上我在伯克希尔工作更有乐趣,很幸运我在这里。”

现今社会,当爱国主义被认为是陈词滥调时,巴菲特却在美利坚高高擎起这杆大旗。他毫不掩饰地指出,美国这片土地给任何愿意打拼的人们,提供了众多的成功机会,他总是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看待这一切。一般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容易乐观,随着年龄渐长,悲观主义渐渐抬头,但巴菲特似乎是个例外。我想部分原因是他在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各种创伤与阵痛之后,最终看到的是市场、经济、国家终将复苏和持续向前发展。用谷歌搜索一下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看看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有太多的事件载入史册,特别重大的包括核战争边缘政策、刺杀总统或总统辞职、国内骚动和暴乱、地区战争、石油危机、恶性通货膨胀、两位数的利率、恐怖袭击等,更不要说时不时的经济衰退以及周期性的股市崩盘。当被问及,如何在动荡不安的股市大海上航行时,巴菲特以一贯的平易近人的口吻说:“我只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已”。但我认为这背后有着更多故事,巴菲特具有了历经千锤百炼的技能,使他不仅能在危机之时生存下来,也能在艰难时期积极进取、大举投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