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老了,喝茶有哪些注意事项?

 Jiantao一一 2019-09-16



几年前的初春,小贝在杭州西湖边与一位很精干的老先生聊茶。我们谈了西湖龙井和一些喝茶的体悟。

老先生说现在很珍惜春天的时光,因为人老了,身体跟上不,绿茶不能随意地喝了。春天时喝鲜嫩,夏天再喝点清爽,秋冬基本不喝绿茶。

这位老先生是老茶客,对茶有些研究,深谙茶之道。而有些老茶友喝了很久的茶,但不一定有这些意识,即根据年纪的变化,慢慢调整自己的饮茶习惯。

今天小贝和大家聊聊,随着年岁的增长,饮茶有哪些更需要注意的事项。

热茶也难暖身子:警惕不发酵和轻发酵茶

很多茶友喝茶不挑茶,什么茶都喝,但盲目地喝茶不是美德。

我国有六大茶类,性质各有差异,比如,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乌龙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黑茶后发酵。它们的差异体现在茶多酚以及咖啡碱等物质的含量上。

一般来说,不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而茶多酚有抗衰老、缓解动脉硬化等功效,所以人们多喝绿茶来期待更年轻。

也因不发酵的缘故,绿茶性微寒,清热泻火,秋冬季不宜多饮绿茶。对一般的中老年人,需要减少绿茶的饮用量。此外,白茶、黄茶比例也可以降低,当然老白茶另当别论,也可以尝试喝口感温和的红茶,解茶馋的同时更能呵护自己的胃!

别给消化添麻烦:饭前和饭后尽量不要饮茶

空腹饮茶,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使人产生如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不常喝茶的人,清晨空腹喝茶,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相对年轻人来说,老人的肠胃脆弱一些,患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更不宜空腹饮茶。过多的鞣酸会刺激胃肠黏膜,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有的还会引起消化不良。

饭后立即饮茶,假如量大,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胃不好的老人尤其要注意。正确的做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慢慢小口品饮。

宜淡不宜浓、宜少不宜多

清淡少食健康老年生活好保障

老年饮食,宜清淡不宜油腻、宜少不宜多。这句话对喝茶来说也适用。

中老年茶友喜欢用保温杯闷泡,方便外带。不过这种做法使茶叶中内含物质析出更多,茶会很浓,对于浓茶,小贝不建议老年人多喝。

茶叶中含有鞣酸,它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因此,常喝浓茶或喝茶量太多会阻碍铁的吸收,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老人更要注意。

相比淡茶,浓茶所含的咖啡因也容易过量,造成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如果外出实在想带些茶水,小贝建议减少投茶量,比如500毫升的水杯,一两克足矣。

后三十年睡不着:晚上喝茶给自己招来睡眠杀手

饭后一杯茶,读书看报下棋听曲,是很惬意的晚年生活。但是除了上面说到的不要饭后立即喝茶外,晚饭后饮茶也不可取。

很多老人睡眠质量不高,茶中的茶碱等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导致失眠。

同时,茶有利尿作用,老人睡前饮茶还容易夜间尿频,影响睡眠质量。所以对老年人来说,饭晚后最好不饮茶,口渴的话,饮白开水为佳。

隔夜茶勿饮:服药也不要用茶水将就

饮茶以现泡现饮为好,茶水放久了不仅保健成分减弱,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泡好后若放置太久,保存不善,茶汤还可能会因微生物繁殖而变质,喝了对身体没什么好处。

老人常吃保健品和药,原本很多人有吃药不饮茶的意识,但有的人可能会为了方便,有时会用茶水来吞服药品,但这是不可取的。

结语:

对老年茶友来说,喝茶是爱好,是生活,而且茶也确实有不少保健作用。但如果因为喝茶不注意,让喝茶从乐趣变成了闹心的事,就得不偿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