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脉之缓急大小滑涩》

 野之老 2019-09-16

本篇专述五脏中的“脾脉”。也就是当“脾”发生病变时,其脉象之缓、急,小、大,滑、涩所对应的病形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脾脉急甚为瘈瘲;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涩甚为肠;微涩为内,多下脓血。”


首先解释一下上文中的“沃沫”,这里的意思是指大便下厚沫,此乃脾失运化的后果。岐伯描述脾脉之缓急大小滑涩时这样说道:脾脉急甚,则表现为四肢抽搐;脾脉微急,此为食入而吐的膈中病,患者大便多为泡沫。而若脾脉缓甚,此则为四肢痿软无力,四肢厥冷;脾脉微缓,此多为风痿病,临床表现为四肢痿废不用,但患者神志却清楚,和无病的人一样。脾脉如果大甚,则患者往往表现为猝然仆倒的病;脾脉若微大,此乃为疝气病,腹中多脓血而在肠胃之外。脾脉如果小甚,临床多见寒热病;脾脉微小,此则为内热消瘅之病。脾脉如果滑甚,此多为阴囊肿大的疝和小便不通的癃闭病;脾脉如果微滑,此则表明肠中有蛔虫等寄生虫病,伴见腹中发热。临床如果见到脾脉涩甚,此多为大肠脱出的肠颓病;脾脉如果微涩,此乃是肠内溃脓,故大便下脓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