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读《道德经》第十三章:选官的标准

 坚定前行 2019-09-17

第十三章 选官的标准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一节 如何对待名与利

前一章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否定了沉湎于“五色”“五音”“五味”等感官刺激的行为,为什么要否定呢?这一章就是接着来解释原因的。

本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二是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三是由此得出的结论。

“宠”字的本义是尊崇,引申为喜爱、过分的爱、受宠爱的人等义。这里指受到特别的推崇而受封者。

“辱”:《说文》:“辱,耻也。从寸在辰上。失耕时,以封疆上戮之也。辰者,农之时也。故房星为辰,田候也。”意思是说:辱字的本义是说受封的管理者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失责,误了种耕的农时,因此而受到上级的惩罚。此罪在上古时期可是一项重罪,弄不好还要掉脑袋的,轻者也会革职查办,所以引申出了耻辱、辜负、侮辱等义。这里用本义,指官员失责而受到革职的处分。

“若”:像、如同。

“惊”:恐惧、惶恐不安。

“贵”:本义为价格高,引申为重要、珍贵、重视等义。

“患”:忧虑、灾难、祸害。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意思是说:“受到宠爱或革职处分都会惶惶不安,仿佛受到惊吓的样子,这是因为人们过于担心自己名利受到伤害的原因。”

这句话并不是太难懂,但老子还是觉得没讲清楚,所以进一步解释说: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这样一解释,反而让人犯疑惑了。因为“宠为下”三字不好懂。所以有人以为这里出现了漏文,将其改成了“宠为上,辱为下。”河上公也有些疑惑,所以他在下面批注到:“一作‘宠为上,辱为下’”。其实没错,没有漏文。老子就是写的“宠为下”,而且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他告诉了我们本章的主旨是什么,就是讲选官的。

“下”是指的下面分封的诸侯及大夫等各级官员。老子是帝师,他是站在天子的角度讲话的。“宠为下”的意思就是“分封诸侯”,也就是“任命下面各级官员”。这种任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是对他们功绩的表彰,也是对其能力及责任心的肯定,当然也是一种特殊的宠爱。所以是“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也若惊。”是说有一类将名利看得太重者的情绪状态:得到了这种天子的宠爱而受封时会惊喜若狂,失去了这种天子的宠爱而革职查办时则会惊恐万分。先秦时期的“宠为下”是与土地的分封结合在一起的啊。给你多大的官,你就可以获得以之相应的土地和子民。轮到是你,会不会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呢?相信大多人都会的。老子就是说的这种人之常情。但老子并不喜欢这种情绪状态,并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意思是说:“为什么说这种状态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名利受到伤害的原因呢?因为我们之所以会有受到伤害的感受,原因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的利益求。如果我们没有了这种求,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害怕失去的呢?

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前一章及下一句的内容。老子在前一章否定了人们沉湎于感官激烈的行为。为什么要否定?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沉湎就会在名利面前患得患失。但这不是人之常情吗?老子为什么要否定呢?因为老子是站在天子这个社会最高管理者的角度来讲选官的问题。也就是他将在下一句中交待的话。

第二节 选官的标准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贵以身为天下”是在“身”与“天下”之间划了一个等号。“身”是指自己。“天下”指的是所有人。所以“贵以身为天下”的意思是说:“将天下所有人当成自己本人一样去珍重,与他们感同身受。”

“若可寄天下”的意思是说:“只有具有如此情怀的人,才似乎可以将政权交给他来管理。”

注意这里的“若”字,它是如同,好象的意思。放在这里可不是多余的。因为这个爱国情怀只是选官的一个标准,还有其它条件,比如以往的功绩及能力和智慧。所以老子在这里加了一个“若”字。好象可以交付给他,但不一定。没有功绩是不行的,能力和智慧不够也是不行的。光有情怀不行,那是书生治国。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与前一句比只改了两个字。以“爱”替“贵”,以“托”替“寄”。这种近义词替代的写法,实际上是想通过反复强调来加强读者的印象,也表明了该段话的重要性。

这句话的大意说:“所以,如果能够如珍重自己的身体一样地去珍重天下所有人,才可以将这个管理天下的大权交付给他。如果能够如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地去爱惜天下所有人,才可以将这个管理天下的大权托付给他。”

这一句话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选官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他一定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前面所说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则正好相反,是过于在乎个人得失的状态。如果我们不在乎个人得失,就会如下一章中所说的一样对宠辱得失“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因为这种人“无身”:他将个人的安危得失置之度外了,他关心的是其所管理的“天下”。所以我们说:这一章是老子提出的选官标准。

传统的释读很少将这一章讲清楚的。问题主要出在对“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理解上。大多往《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上去想了。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时,正是中国举国上下大炼生长不老术,老子的地位也因此非常高的时候。为了尽快在中原立足,佛教吸收了不少道家学说。《心经》的内容就具有典型的老子特色。所以,道家也好,佛家也好,包括大多数读书人,在读这章内容时,基本上是仅仅往修行的方向上去理解了。《道德经》的内容的的确确是全部在讲修行,但它修的不是遁入空门,不是出世,而是入世的。是有关如何做圣人,如何做卓越的领袖,如何管理天下的修行。因为过去对此章的误解较多,所以我们再将这章的逻辑回顾一下。

老子在前一章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否定了沉湎于“五色”“五音”“五味”等感官刺激的行为,为什么要否定呢?因为这种人都是过于在乎自己个人得失者,是“荣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者。

老子进一步解释说,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过于看重个人的得与失。“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没有将个人的利益看得那么重,他还会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这里的“吾”不是说老子自己,而是老子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在讲那些“荣辱若惊”者。“身”和“无身”不仅仅是指身体,而是表“自己”之义的。与《楚辞·九章·惜颂》中“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一句所说的“身”同义。“无身”不是说无视自己的身体,而是说不在乎个人的得失。因此才有了后一句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受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在《道德经》中,每章的最后一句才是该章的重点,前面的话都是论证,这最后一句才是结论。所以我们不要将前后句分裂开来理解。一个“故”字表明前后的话是有因果关系的。“贵以身为天下”中虽然有一个“身”字,却是“无身”,因为其在“身”与“天下”之间划了等号,是以“天下”这个大我替代了“身”这个小我。理解这章的内容,一定要把“身”与“无身”的关系弄清楚。为此,我们再说一段《庄子》中的小故事。

第三节 天下由来轻两臂

《庄子外篇·让王篇》载(译文):

韩、魏两国发生边界纠纷,相互侵占对方的土地,战争一触即发。就在韩国国王韩昭僖候为此焦虑时,智者华子来见。

华子对他说:“如果让天下所有人都来到你面前签一个合约,内容是:用左手取物就砍断他的右手,用右手取物就砍断他的左手。报酬是取物者可以获得管理天下的权力,您会去取物吗?”

昭僖候回答说:“谁愿去谁去,我不会干这傻事的。”

华子说:“很好啊!由此看来,我们的双臂比天下的政权更为重要,而人的生命又比两臂重要,韩国也只是天下的一个很小的部分,算不了什么。如今两国所争夺的土地,比起韩国来更是微不足道,因此,您何必要如此忧虑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去担心边界上那难于取得的弹丸之地呢?”

昭僖候说:“你说得真是好啊。来为我出谋划策的人已经很多很多了,却没有听到过你这样的高论。”

可以说,华子是真正懂得谁轻谁重的人了。

故事讲完了。

什么感觉?

我的感觉是:一对“活宝”,庄子却还对其赞赏有加。

老子的第十二章内容,就是写他们的。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的这帮人。

周天子将管理方国的重任交给这帮贪生怕死者,能放心吗?

他们的原则呢?

他的情怀呢?

他们的骨气呢?

他们的尊严呢?

他们的脸面皮呢?

老子是恨铁不成钢啊,所以才发出了“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用人标准。这也是他的希望和呐喊。

由此观之,老庄老庄,老子和庄子还是有差距的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