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袪寒除萬病全書

 八一六战士 2019-09-17

袪寒除萬病全書:痘痘不停、老是有痰、便祕、肥胖、貧血、頸椎痠或緊、糖尿病……你以為是燥?其實是寒,大國醫教你斷根小祕方。作者:楊力出版日期:2016/03/08

內容連載頁數 1/6

如何判斷體寒處於何種程度呢?下面三個小測試,可以幫您輕鬆評估。
 
【測試1】
1. 怕冷,手腳冰涼。
2. 容易感冒,恢復期長。
3. 生理期經痛嚴重,腹部有垂墜感。
4. 面色暗淡,無血色。
5. 易疲勞,關節部位易痠痛。
6. 睡眠品質差,睡眠淺。
如果您符合以上六條中任意三項,您的身體已經處於輕度體寒狀態。
 
【測試2】
1. 口腔內易發炎,易長口瘡。
2. 容易便祕、經常覺得肚子脹。
3. 生理期紊亂,天冷後易延期或量少。
4. 皮膚乾燥易乾裂。
5. 腳後跟易乾裂,腳部血液循環差。
6. 愛吃水果、冰淇淋等冷食。
如果您符合以上六條中任意三項,您的身體已經處於中度體寒狀態。
 
【測試3】
1. 尿頻或尿液不易排出。
2. 下半身水腫嚴重。
3. 一夜睡醒,仍感覺手腳冰冷。
4. 起床時經常有手腳發麻的感覺。
5. 常感到疲倦,四肢發痠,沒有精神。
6. 胃部經常脹氣。
如果您符合以上六條中任意三項,您的身體已經處於重度體寒狀態。
 
脾胃虛寒,臉上痘痘冒不停
 
中醫講究飲食平衡,不能過食、暴飲暴食,也不能不食、偏食,否則都易造成臟腑功能的失調,損傷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出了問題身體就易生病。
體內產生垃圾是必然的,垃圾產生得再多,只要能夠順暢排泄出去,都沒有問題,就怕垃圾堆積在體內,那問題就多了。
 
‧脾胃虛寒使消化吸收能力差
 
食物進入胃,消化後本來應成為氣血,但脾胃虛弱、消化吸收能力差者,食物進入胃後就不能全部轉化成氣血,不能全部消化的部分就會堆積在體內,成為垃圾。垃圾多了,就需要更多的排泄方法,於是就容易長痘痘。
為什麼有些人會出現脾胃虛弱,消化吸收功能差呢?原因就在於喝冷飲涼茶,吃涼食過多,吃了太多的消炎袪火類藥物,夏天整天吹空調,脾胃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完成工作,當它整天拚命的工作,疲勞過度又得不到休息時,自然就會慢慢開始罷工了,長期下去,脾胃又怎麼能不虛弱、功能不變差呢?

垃圾排泄途徑被改變了
 
體內產生的垃圾多了,就一定會長痘痘嗎?答案是否定的。
垃圾產生得再多,只要能透過大小便順暢地排泄出去,體內沒有堆積,也不會產生痘痘。之所以會出現痘痘,也是因為大小便未將體內所產生的垃圾全部排泄出去,從而需要從皮膚排送一部分。為什麼會這樣呢?
人體最重要的垃圾排泄途徑是大小便。大便負責排泄皮膚表淺的垃圾;小便負責排泄血液、深部的垃圾,如痰濕。
這些痰濕會隨血液在周身流動,因為人體頭部有七個孔竅,而且臉部的皮膚更為細嫩,痰濕就會上升到這裡,尋找往外排泄的機會。因為不可能一次排盡,有些痰濕會沉澱在皮下,甚至污染血液,於是皮膚上就冒出痘痘來了。
有些人一見長了痘痘,就認為自己上火了,就會找清涼袪火的中藥或涼茶來吃。但是,袪火的藥沒有不寒涼、不傷脾的。有痘痘本就脾胃虛了,再用寒涼一攻伐,就更加虛弱了,更多痘痘就源源不斷的冒出來。
人的頭面部容易上虛火,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所致的腎陽不足、腎氣虛,使頭部血液供應減少,於是出現了眼睛乾澀、口乾、咽乾、咽痛等上火症狀。這時若再用寒涼藥物,人體的正氣就更虛了。
 
精神壓力過大,也是體寒原因之一
 
現代人普遍壓力大,包括生理的、精神的、情感的,和環境的壓力。其實壓力並不一定有害,有時可能會激發出我們的潛力。但如果壓力過大或過多,就會給身體健康帶來諸多影響,也是使身體降溫、導致體寒的重要原因之一。
 
‧神經系統健康受影響
 
精神壓力、工作壓力過大會導致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過度緊張,進而造成血液流動障礙,也會損害胃黏膜和組織,並易導致多種疾病,這些都會對人體的體溫造成影響,易導致體寒的狀況。
 
‧影響臟器功能
 
適度的情緒發洩對人體有益,太過憂愁或悲傷,或長期悲愁憂傷,超過了人體自身所能調節的限度和承受的負荷,而自身心理上又無法轉移這種不良情緒時,悲傷就成為一種致病因素。
對此,《黃帝內經》中早有「悲傷肺」的記載,意思是人過分憂傷、悲哀,就會嚴重損傷人體肺臟的功能。憂和悲是與肺有密切關聯的情志,人在極度悲哀時,會影響臟器功能的正常發揮,出現呼吸頻率改變、乾咳、呼吸短淺等症狀,給人體帶來危害,嚴重者可能因憂慮過度而喪命。

‧內分泌失調或紊亂
 
壓力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神經內分泌,通過作用於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這個內分泌中心軸線,使內分泌出現異常,導致人體生理平衡被打破。一旦生理平衡被打破,人體的脾胃、腎臟、血液循環等正常功能受到影響,體溫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影響免疫系統
 
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內分泌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活動,都會受到心理影響。處於精神壓力過度的狀態時,人體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活動和免疫系統的狀態,都會發生改變,這是人體為了適應壓力而做出的自然反應。但是,處於長期的精神壓力下,人體的正常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功能都會被破壞,造成很多健康問題。
精神壓力過大,也是造成手腳冰冷的重要原因。壓力過大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縮。血管一收縮,血液循環就受阻,循環不通暢的情況持續下去,最終全身的血液循環都不能順利進行,沒有足夠血液的供應,免疫系統自然也就不能正常工作。
人體免疫系統不能正常發揮作用,人就會難以抵禦細菌、病毒入侵,易引發多方面的問題和疾病,體溫下降也就不可避免了。
 
糖尿病:低體溫使糖分不能充分燃燒
 
現代人患糖尿病的比例越來越高,據統計,台灣目前糖尿病患者超過150萬人,糖尿病已經成為全球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增加的速度會如此之快呢?飲食、久坐、運動不足、空調等各種原因造成的體寒、低體溫使糖分不能充分燃燒是根本原因。
 
‧低溫使血糖不能充分燃燒
 
肌肉細胞、腦細胞的活動能源100%來源於糖分,其他細胞96%的能源來自於糖分。細胞活動時釋放出熱量,形成體熱。
人體熱量40%以上來源於肌肉的運動,20%從大腦、肝臟產生,若肌肉運動不足,又不願動腦,則體溫下降,肝臟、腎臟、胰臟、脾臟、皮膚等器官溫度低,功能減弱,血液循環惡化,代謝變差,血糖的消耗自然減少,人體血糖就會偏高。
一般來說,體溫36.5到37℃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旺盛,血液中的糖分都消耗掉了;體溫若低於36.4℃,則新陳代謝差,糖分沒有被消耗掉而積蓄在血液內。

‧提升體溫,充分燃燒血糖
 
多攝取能提高體溫的食物;積極活動身體,如步行、保健操、體育運動等,來加強肌肉的活動,或是浸泡熱水澡提高體溫,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
體溫升高的結果,肌肉、大腦、肝臟,以及全身細胞的代謝大大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胰臟的血液循環也變好,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血液中含有細胞活動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氧氣、水、白血球、免疫物質等。血液循環差的部位(內臟)溫度過低,容易生病,如果設法提高它的溫度,促進血液循環,病就容易治好。
保持正常的體溫,對防治糖尿病很重要。
 
袪寒降糖的小方法
 
‧脾俞穴,促進胰島素分泌
 
脾俞穴可以提高胰臟的功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很有效。注意按摩穴位時不要傷到皮膚,要以指壓、按摩或是不留痕跡的大蒜灸、薑灸等間接灸為佳。
做法:用拇指指腹按壓脾俞穴3到5分鐘。
 
‧西洋參茶調節血糖
 
西洋參不僅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對血糖有雙向調節的作用,血糖過低時可以使其升高,血糖過高時則可以將其降低。
做法:西洋參乾品3片放入杯中,倒入沸水,蓋蓋子燜泡約8分鐘後飲用。
 
‧黑豆紫米粥,平衡血糖
 
黑豆含有豐富的鉻,能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紫米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維持血糖平衡,兩者一起煮粥,非常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和調養身體。
做法:黑豆50克、紫米75克。黑豆、紫米洗淨後,先浸泡4小時。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至熟即可。
 
「受凍」訓練,增強孩子的抗寒能力
 
中醫認為,小兒是陽氣偏旺之體,過暖會助長陽氣,反倒不利於健康。適當增加孩子暴露於冷環境的機會,鍛鍊抗寒能力,才是真正防治孩子體寒的根本。
 
‧受凍訓練
 
冷水洗臉:最溫和的受凍訓練方式,出生7、8個月的寶寶就能做。水溫或受凍部位要循序漸進,頭幾天用與體溫相似的溫水洗臉(約36到37℃),然後逐日降低溫度,直到最低水溫28℃,並逐步擴展到兩手與兩腳。上午10點以後、下午4點以前氣溫較高,是冷水鍛鍊的最佳時機。

冷水擦身:中等受凍訓練方式,適於周歲以上的孩子。用備好的毛巾浸透冷水,稍擰一下,開始擦浴。先從手腳等四肢部位開始,再擦臉、頸部、臀部、腹部,最後才是胸部與背部等敏感部位。未擦和已擦部位,用乾毛巾覆蓋。每次持續2到3分鐘,擦至皮膚微微發紅為止,再用乾毛巾擦乾。
 
冷水沖淋:較強受凍訓練方式,適於3歲以上幼兒。先用冷水擦浴,2、3分鐘後再沖淋。淋浴噴頭不要高過頭部40公分,從上肢沿胸背、下肢噴淋,不可讓冷水直接沖淋頭部。動作要快,沖淋後立即用乾毛巾擦身,擦至皮膚輕度發紅。每次持續3到5分鐘。
 
‧充足的室外活動
 
除新生嬰兒外,適量的室外運動有助於增強孩子的禦寒能力和應激能力。尤其是在冬天,幼兒參加室外活動既能增加體溫的調節能力,又能有效訓練禦寒免疫能力,和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此外,孩子多晒太陽,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的紅血球,還有助於促進鈣質的充分吸收。
 
‧睡前捏捏背脊
人體的背部是督脈,是全身最大的陽氣通道,睡前抽3、5分鐘,給孩子捏捏背脊,不僅有助於促進陽氣生髮、袪寒保暖,對改善睡眠、食慾缺乏也有一定效果。
做法:沿脊脊椎兩旁,用雙手分別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一直捏到頸項部位,重複3至5遍;或是用拇指沿脊椎兩側按壓5遍。
 
吹風機——快速升體溫的好工具
 
冬季,身體發冷,腳底發涼,難以入睡。這種情形下,可以借助吹風機來幫忙溫暖身體。用吹風機在身體穴位上吹,能獲得和艾灸同樣的效果。
下面,介紹一些袪寒有效的穴位。找到這些穴位施灸,人的身體就能袪寒保暖。此外,熱風吹向脖子後面、腹部等感到發熱之處,也可以袪寒。
 
‧百會
百會是位於頭頂的萬能穴位。它能調整全身氣血平衡,緩解壓力。
 
‧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吋,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該穴位能有效調節腸胃、緩解感冒症狀。如果肚子不餓卻咕咕作響,就是胃寒,應該對這個穴位進行熱灸。

‧三陰交
三陰交位於內踝突出骨頭往上三橫指寬的凹處。用力按,有種酸痛感。用吹風機熱灸此穴能有效溫暖全身,可以改善女性月經痛、更年期綜合症。
 
‧湧泉
湧泉穴位於腳底,腳趾彎曲形成「人」字形皺褶的正中。它能啟動腎臟功能,消除倦怠、疲憊;有助於水分的代謝,改善足底冰涼和水腫。
 
吹風機熱灸的注意事項
 
1. 設置吹風機為弱檔,離開身體10到15公分處,吹送熱風。要避開臉部、黏膜、傷口、皮膚損傷處。
2. 熱風吹送穴位最長1到2分鐘。避免長時間吹一個地方,否則會燙傷。
3. 必須自我熱灸。請別人來做,掌握不好熱度和距離,而且容易燙傷。所以需要親自動手做,懷孕婦女要慎用。
4. 隔著衣服也無妨,擔心皮膚乾燥的人,不要直接向肌膚吹熱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