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培养策略

 木香草堂 2019-09-18

  摘  要:心理韧性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高心理韧性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克服逆境与挫折,追求人生的自我实现。中学生心理韧性受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可通过加强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展韧性干预训练、推行挑战式和体验式教学、加强心理挫折教育和社会实践、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中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韧性 培养策略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1YB460)。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个阶段,其生理开始发育变化的同时,性格也开始形成与发展,尤其体现在智力、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特征上。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虽然自主性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加,但具有思想幼稚、易冲动、身心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学生从轻松愉快的小学时期转入到紧张严肃的中学阶段,面临着学习内容大幅增加、学习方法发生改变以及崭新的人际关系处理等众多问题,这些来自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和挫折,较容易使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压力。而应对这些压力、逆境或创伤等消极事件的能力便是“心理韧性”[1]。心理韧性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高心理韧性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克服逆境与挫折,追求人生的自我实现。

  一、心理韧性概念及作用机制

  事实上在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上,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认同标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定义。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都认同两个主要的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压力;(2)个体成功应对。[2]2005年美国心理学界对心理韧性的定义是: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表现为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3]。

  虽然对于心理韧性的理解许多研究者存在差异,但大部分研究者都认同心理韧性的两大作用机制:内在个性和外在环境。也就是说,在心理韧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保护性因子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它们通过与各种危险性因素的交互作用降低了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4]广义上说,所谓保护性因子就是指那些能够帮助青少年提升应对能力,帮助逆境中的他们克服逆境,减轻各种消极影响,并促使其积极发展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性因子是压力的缓冲带,减免个体受到的伤害程度,并通过反弹,使之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内部的保护性因子主要是指个体内部的积极心理特质。比如积极的气质、强内控性、高自尊水平、高问题解决技巧、对未来的乐观心态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5];外部的保护性因子主要包括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更大社会范围的积极因素,如良好的亲子关系、融洽的同伴关系、积极的学校氛围、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和谐的社区环境等等。而危险性因素同样分为两大类:内在的遗传或基因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外在环境方面的消极因素,比如冲动性人格、较低智商和低教育水平、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紧张的父母关系、父母之间的冲突、破裂的家庭、人口众多的家庭以及较差的社区环境等等。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因素

  1.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的影响主要指由于先天因素所带来的限制,使人无法顺利达到目标。心理韧性与个人特质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个人的特质不同其应对压力或困难的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性格敏感、内向的个体在遇到困难或逆境时,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在逆境面前意志消沉,缺乏勇气和毅力走出困境,失去前进的动力。而人格健全、拥有积极心态、乐观向上的个体在面对挫折打击时,能够主动地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消极情绪,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在磨炼中锻炼得更坚强。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当代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普遍优越,经历的磨难和挫折比较少,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相对较薄弱,当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变化时,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压力反应。而且,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普遍期望过高,希望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都优秀,只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视对孩子抗压能力的培养,当孩子遇到逆境或挫折时主动代替孩子承担责任,使孩子丧失了在各种逆境中成长的机会。加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状,留守、离异和单亲家庭的中学生比例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不良,往往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支持,性格较为敏感、孤僻,在与人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影响了心理韧性的发展。

  3.学校环境的影响

  如果说家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那学校便是学生成长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因为从入学开始,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此度过。学校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认知以及个性的正常发展,良好的学校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坚定的心理素质。而我国的中学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缺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必要干预和训练,这往往造成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心理耐挫能力差,意志力比较薄弱,在困难或逆境面前缺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面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导致心理韧性水平及适应能力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校环境的影响中教师品质这一因素也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比如Rutter(1987)就发现,一些在不利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如果在学校期间遇到亲切关怀并细致的老师,也能够拥有较强的心理韧性水平。[6]

  4.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韧性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中学生心智逐渐成熟与发展,其心理需要也日益增多,诸如安全、爱、归属、尊敬、挑战、才能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也渴望得到满足。但是某些社会处境状况比如贫困、法律保护与援助、社会对特殊青少年的接纳程度与态度等影响因素,很难单单靠个人或家长的努力得到解决,它往往需要国家和相关社会机构组织或团体的积极参与介入。如果社会有比较完善的青少年保护系统,为特殊的青少年提供特定的服务和经济援助,给处于困境的青少年提供各种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良好的社会治安防御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发展。

  三、心理韧性的培养策略

  尽管心理韧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个体遗传或基因因素决定的,但在更大程度上与后天的教育与培养有关。作为个体运用保护因子应对压力情境、追求个人自我发展与实现的一种心理特质,在现实操作中是有多种途径和手段去挖掘与培训的。

  1.加强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

  相关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心理特质的韧性,与积极、乐观、自信等良好的人格特质密切相关,直接作用于中学生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要特别注重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与锻炼。一方面教育者应重视中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关注中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事件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注重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中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勇敢、坚强的人格特质。比如说可以通过组织中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演讲比赛、体育竞赛、专题讨论、逆境想象等,引导中学生从活动中积极发现自身的优势,并在发挥自身优势时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要教育中学生从自我做起,努力提高内在的心理素质与能力,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来自于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挫折和逆境,发展良好的沟通与解决问题能力,树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通过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力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从而提升心理韧性,实现人生价值。就这点来说,发展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关键与基础就是中学生自身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

  2.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后盾系统,当个体在遇到压力或面对逆境时,可以从那里获得帮助以及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这种支持可以来自家庭,或是学校、社区,或是社会其他方面,它们对于个体在压力或逆境环境下持续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7]如前面提到的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密的同伴关系、教师的积极指导等都有助于中学生积极心理特质的形成,比如说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给中学生以安全感与信任感。而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满足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归属感、爱与尊重等心理需要,可以使个体树立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乐观信念,培养其自信和坚强的个性品质,使其能够迅速有效地适应挫折和压力环境。因此,父母要善于为处在困境中的孩子提供鼓励与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责骂与教训。其次,作为学生的典范与学习对象,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在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面对的各种问题,增强其正确对待逆境的信心和能力,提高面对不利情境的适应性。此外,同伴交往也是促进心理韧性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良好融洽的同伴关系对个体的支持力量是非常明显的。在遇到困难或逆境时,与同伴倾诉不仅能迅速缓解消极情绪,而且能减少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真诚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增强重新面对逆境的勇气和自信,越挫越勇。 

  3.开展韧性干预训练

  一般来说心理韧性干预训练对培养中学生的心理韧性是最富成效的。所谓心理韧性干预训练是指通过信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的处事风格,提高个体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应对压力危机的承受能力。干预训练的模式很多,其中加拿大的RIRO韧性培训、“我是、我有、我能”的操作化训练以及六策略训练计划,已被实验证明对提高个体心理韧性的效果较为明显。

  RIRO中的RI(Reaching In)译为“达到”,意在帮助个体更灵活和正确地思考,RO(Reaching Out)译为“走出去”,意在帮助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把握机会。RIRO韧性训练旨在提高受训者“受挫后弹性恢复”的处理技巧,训练通常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主要是传播心理韧性及韧性干预训练的理念,使参与者了解心理韧性的各种相关因素。第二部分是操作。即训练者利用多项指导方案的学习来帮助参与者增强韧性。第三部分为总结。即在学习训练的基础上对RIRO的内涵进行总结,巩固参与者的认识。[8]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培训引导受训者信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使之形成乐观的处事风格,提高受训者多角度发散思维及思考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受训者的社交能力和应对压力危机的承受能力的目的。

  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我是、我有、我能”的操作化训练中的“我是”是指对自己客观积极的认识,发现个体的内在力量;“我有”则是指正确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和资源,反思其不足,扬长避短;“我能”是指帮助个体发现与培养人际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自信心,挖掘潜力。[9]三者结合,一方面促使学生形成正确和良好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劣势,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定可行性目标,激发自己的才干和能力,积极应对挑战。

  进行心理韧性干预训练有六个主要的执行原则,称为六策略。一是提供有意义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能积极参与;二是建立并保持对学生的高期望;三是努力营造一个相互关爱和支持的良好学校氛围;四是要为学生制定清楚明确且一致的行为规范;五是设法增强每个学生的亲社会倾向;六是要为学生传授各种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10]除了鼓励中学生参加学校有组织的心理韧性六策略训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心理韧性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全校性的户外心理素质拓展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真实的体验来感受人生的挑战,培育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推行挑战式和体验式教学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些新式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挑战式教学就是一种追求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新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某学科的最新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性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创设的挑战主题应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具备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操作中教师一要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发散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二是善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坚强应对各种困境的能力;三是不管学生最终能否挑战成功,教师都应鼓励和支持,不要打击损伤学生积极性。因此,采用挑战式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体验新生事物的勇气和自信以及面对挫折的不畏与挑战精神。

  体验式教学以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为特点。具体操作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造某种具体的场景或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比较常见的形式有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换位体验法、模拟现场法、游戏法、案例分析法等等。因为体验式教学能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所以不仅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与体验开发潜能,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而且能高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勇于实践并积极体验,在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发展应对困境的实际技能。

  5.加强中学生挫折教育和社会实践

  通过开展专门的中学生挫折教育课程,引导中学生用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去面对问题,主动运用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体验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增强自信和毅力,最终增强面对困难或逆境的反弹能力,提高他们对学业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逆境、创伤等消极事件的应对能力,提升心理韧性。[11]同时,学校应组织并鼓励中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因为实践活动不仅能经历挫折体验,而且能有效提升心理韧性。中学生通过去福利院、敬老院做义工,参加街道环卫工作、参与社区组织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加体验并经受考验,从中体会生活的艰辛,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逐渐提高心理韧性水平。

  6.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是中学生主要的学习与活动场所之一,是促进中学生心理韧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领域,对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均起关键作用。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并能为中学生提供较多竞争和锻炼的机会,打造展示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平台。

  教育者可通过制定各种相关的教育管理措施,强调理想的行为规范,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如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办专题讲座和海报展览的方式,宣传具有坚韧人格品质的榜样人物和事迹,来营造具有高心理韧性的积极校园氛围,使中学生受到启发和鼓舞,树立积极的信念;也可以举办以人际交往和人际信任为主题的大型团体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与合作能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让大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

  参考文献:

  [1]张海鸥.自尊、应对方式与中职生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2(9):77-81.

  [2]周会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弹性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5):92-95.

  [3]Tousman S, Zeitz H, Taylor LD.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new adult asthma self-management program[J]. Community Health Nurs, 2007, 24(4): 237-251.

  [4]马尾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5]阮薇.心理弹性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积极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223-223.

  [6]Rutter M.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987, 57(3): 316-331.

  [7]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8]李想,苗元江.心理韧性的培养实践:加拿大的RIRO韧性指南[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5(5):792-794.

  [9]张海莉.大学生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2.

  [10]吴增强,马珍珍.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6):30-32.

  [11]葛广昱.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4-117.

  (作者: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陈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陈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