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和远方,情怀之探!咨询师札记(001)

 内家心理学 2019-09-18

前言:

《咨询师札记》系列文章从20157月开篇,写到现在也刚刚好三年了。三年来伴随我在督导小组里面的教学,来来往往的学生也已经有上百人了,当然如果是听过我讲座的、工作坊的就更多了。

而这一份在一线教学的经历以及服务个案的心得体会,也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化为我键盘上的文字了。

《札记》全文都是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讲述这三年来督导小组里面发生的、教学上、做个案中时时会遇到的情况;也是一份实践心得吧,有理论,有案例,有体验,有方法,也有经验更有教训;

而在这三年时间里内家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也经由一线的打磨,升级换代了7次有余,到了今天也终于是基本成型了。而且到2018年的今天也刚好是我踏入心理学这个江湖的十周年。也算是做个十年总结吧。所以,重新修订了这123篇的《札记》!希望能更加方便大家阅读学习与了解!

一敏

2018-08-24


咨询师札记(001)诗和远方,情怀之探!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某种情怀之中,而没有真正去触及内心深处的那个坑洞,那么情怀就很容易成为逃避的工具以及伤痛的粉饰了。

学生:老师,今天和我们探讨的是什么话题呢?

一敏:好的,今天的话题是和“诗和远方”有关,和“海子”有关!

学生:海子?就是那个“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那个海子吗?

一敏:和他有关,但不是他!当然,我们这里不探讨诗歌,我们探讨心理

在我们谈“海子”之前,我还是先和你说一个案例吧,谈谈“海子”们的爸爸——那是数年前我接待过的一个个案。 

(案例)

那是一位某局的退休领导干部,前来咨询为的是自己的孩子现在宅在家里,既不肯出去工作,也不肯结婚就更谈不上生儿育女了,而现在孩子也年龄渐长,身为父亲的他看着都着急。

父亲虽然搞不懂,但却一直宣称他这个孩子一直都没有问题的,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优秀的学生,甚至,还一直是学校诗社的社长呢,当时还经常发表诗歌。父亲说到这里的时候,还两眼放光的说,孩子这点继承了他多才多艺的特点!而孩子在大学毕业之后,父亲也给孩子安排了一个很不错的工作。

本想着自己退休前趁自己还有那么点影响力,可以把孩子扶上马再送一程——几乎是完美的退休计划呢。只是没想到孩子工作半年不到就决然辞职了,从此之后就只是呆在家里上网、看书、游玩、摄影、写一些网络文学,但从此完全不再出去工作了。

父亲之前还试图逼迫孩子出去工作,或者劝导孩子要么就找个女孩子谈个恋爱,结个婚也好!父亲甚至说,你要实在不想出去工作也没有关系,反正咱们家也不缺钱,那你怎么也得给我们家留个后吧?

但有一次儿子很严肃的告诉父亲说,他若不是考虑到父母年纪已老,不敢太令他们伤心难过,毕竟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还是在的,不然他早就自己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去过原生态的野外生活去了,他说他早就厌恶透了城市里的这种追名逐利、欺世盗名、浑浑噩噩、毫无意义的工作生活了,他更是受不了城市人的虚伪,更不用说过这种完全违背自然、不可持续、破坏环境、病毒式的生活方式了。

他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对这个自然环境的一种掠夺与侵占,每天的吃喝拉撒更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破坏,自己都完全就是病毒式的存在了,根本没有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他都恨不得立刻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必去破坏这个自然环境,他怎么还可能去结婚生子呢?还让这个病毒式的生活继续延续呢?

而这几年他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去原始森林生活的必备知识和训练了,只是还有着对两位双亲残存的怜悯,让他没有立刻行动而已。

这位父亲在听到孩子如此冷静的自述之后,就再也不敢逼迫孩子做什么了,只是他搞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呢,而同时也因为自己身体的一些疾病,在药石罔效的情况下,不得不从时下流行的心理学、心灵学领域里面去寻求答案,为了救自己也为了救救孩子。

而他也是因为这样来到我的面前。

学生:老师,其实那种原野的生活在我年轻的时候,也都梦想过呢!曾经我也想像个诗人那样,对这个世界有着诸多的不满,而且海子的那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对我也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当然随着年岁渐长,人也渐渐的平和了,那些问题也渐渐的就放下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海子”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吧?

一敏:本来确实也可以不是问题,比如对虚伪的憎恨、对城市的逃离、对自然的回归、对远方的渴求,其实很容易是年轻人的一种情怀、一种梦想、一种态度。

但若是这种情怀,这种态度变成了远离人群,远离父母,甚至要与世隔绝,那么里面是会有一些心理成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想必作为父母都不希望多年养育出的孩子,最后的结果是远远的逃离自己,甚至憎恨家庭关系吧?

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甚至现在也还有部分这种情怀存在,比如说,一直喜欢住在小城镇上,不喜欢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还有对虚伪的憎恨以及对远方的渴求,比如,西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但那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与真实的远方其实关系不大。

从年轻人的角度,我们都可以理解这种情怀,年轻人难免会这样。

甚至可以说,不情怀,未年轻吧!只是,随着年纪的渐长,人一般都会慢慢的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比如事业成就、团体贡献、人群中的价值,还有的比如家庭之乐、夫妻之爱以及育儿之趣等。

但有些人,是不走进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他会一直停留在年轻的情怀之中,甚至乐此不疲,然后就一直活在情怀之中,而这里可能就是会有些问题。

比如,曾经我在丽江逗留期间,就遇到特别多这样各色情怀的人,年轻的时候因为情怀、因为回归或因为疗伤、乃至因为偶遇,然后就这么留下来了,不再回去了!于是年复一年时光渐老、人亦老。

而现在网上难免很多这类的情怀性的文字、图片、故事、也都在不断的唤醒大家心底的那个情怀,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一段文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是这种情怀之下的一次爆发。

学生:老师,这种生活不挺好的吗?远离闹市,赏心悦目不挺好的吗?难道背后也有什么心理创伤不成?

一敏:当然,从情怀的角度确实不错,但我想谈谈这些情怀背后的家庭关系,说说背后的关系问题、心灵问题。你还是先听听我下面的故事吧。


(故事)

那个时候,我在丽江讲课,住在一家客栈里,每天清晨我踏着薄雾出门讲课时,我都会听见那个男的店老板在他的房间里面时而唱诵着箴言、时而吹奏着乐器、时而又经书朗朗,而我晚上讲课归来,踏着清冷的月光、披着一身古镇的霜露回到客栈的时候,又会在天井里遇到这个老板,他身披一件灰色的大斗篷,一头长发随意的扎着,双手抱着膝,就着几片柴火,煮着一壶清茶,独酌独饮,在客栈的天井中遥望着月亮,颇有古人之风,这也算是我当时在丽江遇见的一道独特风景了。

我们点头招呼过后,他示意我也可以一起坐下来,然后就这样彼此对着柴火,除了递一杯茶给我之后,就再也不理我了。

呵呵,这就是丽江特有的发呆吧!

学生:老师,你描述的好有诗意啊!我眼前都出现了你描述的这种画面了,太美好了,不是吗?

一敏:呵呵,我是故意这样描述的,你慢慢听我继续讲述。

那天晚上,就这么和这人呆坐着,后来我实在品味不出这样呆坐有什么意思,再加上第二天还要继续开课,所以就早早的回房间睡觉去了。

而后面的几天,在没有课的夜晚时分,我就会在一个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敲开古镇上那一扇扇不为人知的木门,拜访那些掩藏在各种情怀之下的古镇居民的叹息。

在这个古镇住上七八年的居民们,基本上大家彼此间都会知道点什么,毕竟就这么大一个镇。同时也更了解了那句话,“很多人来这里是疗伤的”具体到个人是意味着什么。

很多时候情怀,可能只是如街道上的房子一样,那只是仿古建筑而已,给游客看的。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


原来那个总在街上牵着一只大狗的、样子酷酷的、略带一点慵懒、对着那些初次来丽江,闪着好奇眼神的女孩,他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神情,原来他在这个镇上是老居民们口中的烂人(这个词是讲述人的原话),原来那只大狗,是他搭讪女孩最好的工具,原来他只要精虫上脑的时候,就会去酒吧街那里,拣一个醉眼朦胧的女孩回去上床,特别是他这几年不知道把多少个女孩子搞大肚子,然后丢弃一边。

原来,那个每天吟唱发呆的客栈老板不是真正的客栈老板,他是78年前离开的武汉,是遭遇了事业失败之后又遇到了失恋,于是只身来丽江疗伤的,刚好被一个在本地开客栈的女商人收留之后,也就留下了。而这个女商人在广东还有些产业、孩子、以及一个据说不肯离、也离不掉的男人。只是她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来过了,现在这个客栈基本上就是他在打理了。

原来,那个自号**居士的品茶博士,那个把茶道玩的仙风道骨的茶人,曾经是父子相争、反目成仇、最后他被扫地出门以至于无处归去,乃至游荡云南数年,最后停脚在这个古镇上了。

原来,那首每隔几个街道就会传来的“滴答滴~~答滴答~~”的乐音,那首我第一天来丽江,听着超惊喜,并且超有感觉的音乐,特别是伴随着古镇的落雨,青石的路面,悠悠的街道,那简直就是浑然天成的背景音乐了。

从老镇居民口中,才知道他们这几年天天都在放这首歌,因为游客听着有感觉,但居民们却是听到几近崩溃了。而且那压根就不是店家说的,什么本地游唱歌手创作的,还特别声情并茂的讲述着游唱歌手的故事,还比划着说以前就在这个位置唱过歌呢。

其实那根本就是《北京爱情故事》的主题曲而已,原唱叫侃侃。


当然,那些晚上,我听到了更多关于丽江,关于这个古镇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私密了。也真的是一声叹息了。

学生:哈哈哈,老师,你这是和情怀有仇吗?不过,我倒想起了那句经典的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所以,很多时候,情怀只是一种逃离的面纱或者是心理伤痛的一种粉饰吧?

一敏:呵呵,这么说吧,偶尔情怀爆发一次,其实都很正常,

但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某种情怀之中,而没有真正去触及内心深处的那个坑洞,那么情怀就很容易成为逃避的工具以及伤痛的粉饰了。

而这个部分,是很多年轻人,或者内心拥有相同坑洞的人根本分不清的,他们会一直觉得那个很美。所以,弄明白了情怀是怎么回事,那现在我们得回到,我们一开始对话的那对父子那里了。

在那个孩子的心中,也是有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

只是这个诗和远方,看起来有点冷,多了太多的决绝,更缺少了一些必要的温度。

就像那个孩子,他甚至非常冷静而且明白的告诉自己的父亲:

我以前之所以认真学习,是因为你们需要我给你们挣面子,你们觉得那是最重要的,小时候的我没有办法反抗,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和错的,我只能听从;

而在这个长大的过程中,我见过太多你们的官样文章了,你们表面的和睦和热情底下却是无比坚硬的冷漠和无边的虚荣。

当然你们是身居高位,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你们已经偏执到令我绝望的程度了,今天,你们要的优秀的成绩,大学的文凭,这些我都给你们做到了,也给你们了。那么从此以后,你们就别再试图要求我什么了。反正你们从来都不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也不曾在意过,我到底是怎么想的?

本来大学毕业的那天,就是我要远离的那天,只是刚好那个时候,你犯病了,妈妈心脏又不好,所以我才不敢远离,才呆在你们身边,尽一点作为人子的孝道罢了。


学生:老师,我听明白了,我能感受到这个孩子的心,真的是即单纯又绝望,即深邃又痛苦,即渴望父母的爱,又深感父母无法改变的绝望无力,所以,他也只能寄托于远方了?


一敏:是这样的,只是这个父亲听不懂这些,在父亲的思维里面,人在官场不这样哪能生存?从小到大,若不是我们这么严格的要求他,他哪会这么优秀?要知道现在社会,你不优秀,别人分分钟都把你踩在脚底了。他小孩子家的,脑袋里面尽只是充满了那些没用的浪漫情怀,还有,就是我们把他给惯坏了,所以才这么无法无天的。

当年我们可是想都不敢想,自己的父母能拉扯我们一把就好了,现在的孩子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学生:老师,这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嘛!一点交集都没有!


一敏:是这样的,有时候的家庭关系矛盾的根源,其实就是在这里,你在你的世界里面非常努力的爱我,并且试图让我知道,你有多爱我,而我在我的世界里面却缺爱缺到渴死!当然不只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亦然!


学生:老师,那要怎么办呢?这听起来挺无解的啊!


一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的,解开那块坚冰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只是先要看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然后我们才会有了方向,才能打通彼此爱的通道。

因为父亲这个样子,也不是我们可以去谴责的,因为他也有他的生命故事,他也有他的缺失与恐惧,乃至偏差错乱,只是这个部分必须要先被导正,如此才有机会调整他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那位父亲,被我沟通清理了20小时不到吧,是由他的疾病入手的,然后借机撬开了一条裂缝,让他看到自己的心是如何从小就偏差错乱了的,是怎么由原先的弱小、恐惧被欺负、到后面转换为迷恋权力,迷恋竞争的;乃至在这种权力的游戏中,最后迷失了自己而不自知,并在这种迷失中身患了种种疾病。


而当他又把这一套成功模式、处世哲学如此照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反应就自然会是上面的那些。


因为父亲的“心”从一开始就没有了,只剩下了成功模式、处世哲学了,哪里还能理解“诗和远方”的这种情怀?更不要谈理解情怀背后的伤痛了。


关于这个父亲的案例,你们可以参考《案例:没事,我给你撑腰(甲亢疾病的心灵探索)》。关于疾病背后可能的潜意识成因,我后面也会慢慢谈到。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了。

学生:好的,谢谢老师,这真的是一个现代版的海子的故事了,“诗和远方”的背后却有着这么多的偏差错乱与家庭伤害呢,真让人心酸!以后再也不敢轻易迷恋情怀了。

(本《札记》中的案例,均有原型,但为个案保密故,所有内容均经过改编,故事版本取材于多年来我在各个领域里面的积累!)

 一敏

2015-08-01(完稿)

2018-08-01(修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