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思明居士 2019-09-19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二祖调心图》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依的官方画院,宋代的翰林图画院在绘画史占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影响。北宋建立的翰林图画院不仅仅为图画院培养了大批著名的画家,给我们呈现了很多的优秀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把绘画列入封建国家科举制中,使绘画成为科举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

北宋赫赫有名的翰林图画院,隶属于入内内侍省的翰林院下,与天文、书艺、医官四局并立:

“ 翰林院,勾当官一员,以内侍押班、都知充,总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凡执伎以事上者皆在焉。”

对于它的起始年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翰林图画院起建于宋太祖建国初,到雍熙元年建成;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宋初建隆元年有图画院之名号,但图画院与翰林图画院不同,史上有据可考的翰林图画院直到雍熙元年才被创设起来。而就其称谓而言,作为历史上官方设立、具有深远意义的绘画机构——翰林图画院,其自身的各种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这些源源不绝的争论,是由于翰林图画院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官方设立的绘画机构,它所承载的分量是我们用语言难以形容的。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寒江独钓图》

关于图画院的兴建,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资料中有这么一段:

“ 翰林图画院,雍熙元年置在内中苑东门里,咸平元年移在右掖门外,以内侍二人勾当。待诏等旧无定员,今待诏三人,艺学六人,祗侯四人,学生四十人为额。旧工匠十四人,今六人”

这一段话看似给人一个明确的定论,实际上“置”这一个字给这一定论带来很大的争议:一方面,我们可以将这个字顺理成章地理解为,翰林图画院是于雍熙元年即984年产生,所有的人员以及制度都是在雍熙元年开始成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此理解成为,翰林图画院早已成立,而在雍熙元年置于内中苑东门里的是其办公地点,此办公地点于咸平元年(998年)移在右掖门外,按照上下文的意思,这一理解是非常合理的。此外,宋太祖在开 国之初就已经开始招徕画家,并有对画家进行授职一事则使这种解释更加合理化。那么,究竟翰林图画院是在何时产生的呢?

首先,按照任何事情的产生都要有据可依这种观点来看,历史上找不到任何关于翰林图画院产生于雍熙元年前的记载。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经过战乱统一后的国家,统治者必定要重振朝纲,修缮史籍。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便于统治,一方面流传后世。如果翰林图画院产生于太祖朝,必定有所记载。而“宋太祖兴兵间,受周禅,收揽权纲,一以法度振起故弊。……太宗尚儒雅,勤于治政,修明典章,大抵旷废举矣。”更是印证了这一规律,宋太祖在位期间,主要精力在于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加强集权,使一 些分散的地区归顺于宋王朝,逐渐结束纷乱的时局。而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太宗朝,虽然也后继太祖未完成的统一事业,但其主要事迹便是治政和修典等治内事宜。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六祖伐竹图》

其次,如果按照留存史料的遐想来推断的话,翰林图画院于太祖朝便兴建也未必成立。宋太祖在开 国之初就已经开始招徕画家,并有对画家进行授职一事,并非能作为画院存在的证明,只能说太祖时期已经开始为画院的兴建做准备了,这不仅仅是统治者对绘画重视的表现,也是统治者加强权、稳定民心的另一种方式。因此,按照严谨的治学思想,翰林图画院应成立于雍熙元年,即公元984年,这不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符合一个由分而合的国家发展规律的。

与北宋翰林图画院的兴建一样,学者们对北宋翰林图画院的废罢也有着诸多争论,有一种意见认为其应随着北宋一起灭亡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徽宗时期图画院就被罢。在《画继》中的侯宗古条记录:“侯宗古,本画院人。宣和末罢诸艺局,退居于洛。画西京大内大庆殿御屏面升龙,杰作也。”在这条里面,明确提出了“宣和末罢诸艺局”的说法,照此,图画院应于宣和末年,即1125-1127年左右被罢废。

二、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录用方式

作为皇家机构,翰林图画院的发展到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才不断地被补充进来,为统治者所使用,院画家进入画院的形式试归纳如下: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秋江渔隐图》

(1)统治者的接收和招徕

上文说过,唐及五代的统治者皆爱画,在宋统一混战局面后,太祖对其遗留画家进行接收,并施礼遇。如王霭、赵元长:

“ 王霭,京师人。幼有志节,颇尚静默。留心图画,尤长于写真。追学吴生之笔,于佛像人物能尽其妙。朱梁时以为翰林待诏。至石晋末,耶律德光犯阙,时霭与焦着、王仁寿为德光掠归。至宋有天下,霭还国,复为待诏。”

实际上,这一措举最好的例子是黄筌之子黄居寀:

“ 居寀字伯鸾,筌少子也。画艺敏赡,不让于父。蜀之四主,崇奢宫殿,宛囿池亭,世罕其比。居采父子入内供奉迨四十年,殿庭墙壁,门帏屏障,图画之数不可纪录。授翰林待诏,将仕郎,试太子议郎,赐金鱼袋……”

我们看到,被宋朝统治者招徕的黄居寀,所受到的待遇显然比在蜀地要好,在蜀地黄居寀仅被赐金鱼袋,而到了宋,不仅被赐金鱼袋还被赐紫。另外,朝请大夫的官品为从五品上,比将仕郎和试太子议郎的官品都高。敢问受到如此殊荣,怎能不留下来专心侍主呢?除了五代遗留的画家之外,还有一种被统治者所招徕而进入画院的画家。他们多是德高望重、技艺超群者,被皇帝所得知,进而诏入:

“ 吕拙,京师人。善丹青,尤喜为楼观之画。至道中,召入图画院祗候。太宗方营玉清宫,拙画郁罗萧台样上进。上览图嘉叹,下匠氏营台于宫......”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水图》

因为善画而被诏入画院,这样的人不止吕拙一人。郭熙在被诏入画院之前,也是名扬远外,统治者诏他们入画院,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他们的绘画,更重要的是,这些有名的画家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民心,诏其入仕,不但能使其为自己服务,更能便于自己的统治。与之对立的是,这些社会名人往往不一定心甘情愿的为统治者服务,吕拙由图画院祗候迁为待诏,本为一件好事,但是“拙不肯受,愿为本宫道士”

吕拙“不肯受”的理由我们不难得知,比起宫廷外的风流快活,有着严整规章制度的画院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只无形的鸟笼,进去了之后就被严格规范,按照统治者喜好和口味进行绘事,对他来说恐怕是巨大的束缚,一旦触怒了龙颜,定会掉入万劫不复,已经进入画院的吕拙定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拒不肯受,成为本宫道士,明哲保身更是一个智慧的方法。

(2)推荐入院

与由皇帝招徕的画家身份不同,被推荐入院的画家大多身份低下,没有很高的声望,所以需要被有识之士引入宫中,谋得一官半职:

“ 高益,涿郡人,工画佛道鬼神、蕃汉人马。太祖朝,潜归京师。始货药以自给,每售药必画鬼神或犬马于纸上,藉药与之,由是稍稍知名......孙氏以益所画《搜山图》进上,遂授翰林待诏。”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五马图》局部

与被招徕的画家不同,这样形式入院的画家多半愿意留在宫中为统治者服务,对于他们来说,能通过这种方式为官,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种好方式,这种类型的画家是需要机遇和贵人提拔的。当然,在没有贵人提拔的情况下,毛遂自荐也是“荐”的一种好方式,推荐王道真的高文进即属于此种情况:

“ 高文进,从遇之子。工画佛道,曹、吴兼备。干德乙丑岁,蜀平,至阙下。时太宗在潜邸,多访求名艺,文进遂往依焉。后以攀附授翰林待诏。……”

高文进的自荐是有底气的,“上万机之暇,留心绘事,文进与黄居寀常列左右,赐予优腆。”他没有让宋太宗失望,通过勤奋的努力和高超的技艺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和地位。

(3)补入画院

《图画见闻志》有一段记载:“赵长元,蜀人,工画佛道人物,兼工翎毛。初随蜀主至阙下,隶尚方彩画匠人。因于禁中墙壁画雉一只,上见之嘉赏,寻补图画院祗候。”赵长元,原服务于后蜀主孟昶,到宋后,补”入图画院为祗候,这个“补”是有原因的。《宋朝名画评》对此有所解释:“赵元长,字虑善,蜀中人。通天文,历仕伪蜀孟昶为灵台官。亦善丹青,凡星宿纬象皆命画之。国破,元长从昶赴阙下。太祖引伪署官属,凡学天文之类皆不赦......”

虽然《宋朝名画评》中用的是“召”,然而,联系上下文以及当时语境,赵元长并非一入宋朝就受到良好待遇,而是一种绝地逢生的状态,在当死未死之后,本发配到文思院为匠人,后因一段机缘巧合为统治者厚爱,而受画院的升迁制度以及宋朝的官制所规定:“非遇缺额则不能递补”,故“补”一字,一方面表明了赵元长进入画院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有对其补偿的意思,故更为贴切。而《图绘宝鉴》中有一段关于补入画院的记载则与赵长元的补入情况不同:“郭信,京师人,补画院,赐绯待诏……”。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徽宗赵佶《听琴图》

画家补入画院的记载很少,除了赵长元一例出现于宋初之外,补入的例多出现于仅徽宗时期,补入画院的方式或是由于徽宗时期画学的兴办。徽宗时期“始建五岳观,大集天下名手,应诏者数百人,咸使图之,多不称旨。自此之后,益兴画学,教育众工。”由此看到,徽宗兴建画学的直接原因是应诏建五岳观名手“多不称旨”。画学在选拔学员时候采取“三舍试补升降”法。三舍即为:上舍、内舍和外舍三等:“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月一私试,岁一公试,补内舍生;间岁一舍试,补上舍生,弥封、誊录如贡举法......”

可见,刚入选学员为最低等外舍生,然后经过考试逐一升至上舍。而这一“补”的制度可能同样影响到了画院画家的采录,被选入上舍生的优秀人员以同样的方式补入到画院,组成新的人才。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仙山楼阁图》

通过以上的录用方式,我们看到画院对于人才的汲取是一步步走上主动选拔的方面。宋初,天下刚统一,民心涣散,统治者采取接受和招徕五代时期遗留画家以及社会有名之士,不完全由于统治者喜爱绘画,实际上是带有政治用意的。而到了后来由有识之士推荐画家入院的时候,这种录用已经走上了主动选拔的道路,对推荐的人员可以甄选。徽宗时期的补入选拔制度更是将录用画家上升到一个规范的形式上,对人才的选拔也是一种考验,这种制度与画院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关系,是画院成熟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4)因才能而入画院

此种因才能而入画院的画家是进入画院途径中一个普遍的形式。与其它方式比较来说,此种途径看似最为理所应当——凡是能够进入皇家画院的人必定是有其异于常人的才能的,不过,在这些才能之外有时候却又充满了机遇。京兆人龙章便是其中一例,《宋朝名画评》记载:

“ 龙章,字公绚,京兆人,性敦静,好古居,尝冠带。善画虎免,亦工佛道及冕服等,尤长于装染。祥符中,玉清昭应宫成,召令彩画列壁,外有玉皇尊像,犹未装饰,时画院僚属争先创意,至于专科斜枝莫不详尽……”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兴建时间与录用方式

宋.《群鱼戏藻图页》

在这个事件中,龙章毫无疑问是参与了玉清昭应宫的壁画绘制工作,然而记录中并未涉及到他的工作能力,使其得以载入史册的原因看似仅仅是因他提供了一个解决难题的方法。这一切看上去似乎让人匪夷所思,难道画院的门槛就如此之低?看到后面的资料,我们便对其能够进入画院大门的原因有所领悟:

“……龙章常求食于京师,乐游坊市药人杨氏,锁活虎于肆,章熟视之,命笔一挥而成,识者惊赏之,平生所画止有六虎而已,今少有及者。”

《图画见闻志》也记载:

“龙章,京兆乐阳人,工画佛道人物,兼工传写,尤善画虎。曾有货药人杨生槛中养一虎,章因就视写之,故画虎最臻形似,子渊有父风。”由此得知,龙章之所以能够进入图画院,还在于他的绘画才能。才能加上机遇两种因素,才是他进入画院的原因。

参考文献:《宋朝诸臣奏议》、《宋史》、《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宋史纪事本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