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心强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挫折”

 wenxuefeng360 2019-09-21

作者|川妈&月娇

前段时间,网上一对父女的对话,让人捧腹之余,又会陷入深思:

内心强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挫折”

小女孩:爸爸,你有一点点缺点,你知道是什么吗?爸爸:什么?小女孩:就是有些时候,你老是让别人不开心,我觉得不好,你能改掉吗?爸爸:不能,我就是要让你现在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对话以小女孩的白眼抗议结束。

小时候无忧无虑,长大了,我们就知道,世事艰辛、多有坎坷。也明白,人生必经挫折,任我们再伟大,也不能保证孩子永远一帆风顺。

不过,担心他遇事扛不住,担心他内心不够强大。

所以,有时真的会像对话中的爸爸那样,人为地制造困难、挫折来锻炼他的“抗挫商”。

这样真的好吗?

1

这不是挫折,是折磨

不可否认,抗挫商很重要。

“抗挫商”又叫逆商,是白宫商业顾问、美国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首先提出来的。

它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英文叫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

俞敏洪曾说过:父母给孩子传递逆商,比要求他考好大学要重要得多

孩子的命运是由多层因素组成的,有没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击,打击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更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毕业典礼上,也曾对学生说了这样的寄语:愿人人都能成为一个有韧性的人。这里的“有韧性”,就能理解为抗挫商高,抗挫能力强。

但,人为制造一些所谓的“挫折”,试图让孩子得到“磨炼”,并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抗挫商

比如,有的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过得太顺了,挫折教育就是不能让孩子太开心,爱他,就要狠狠“虐”他。

他们认为,孩子如果不经历苦难,学不会“72变”,将来没人能替他挡得了“81难”。

更可怕的是,还有些父母奉行打击式教育,认为“不能让孩子太满足,不然他会骄傲自满”,于是选择以打压的方式,让孩子随时保持清醒。

比如董卿的父亲。

董卿至今回忆起痛苦的童年,都会泪流满面。

内心强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挫折”

她说:“小时候父亲对我特别严厉,不让照镜子、不准留长发、寒暑假必须出去打工......不仅如此,每次吃饭的时候还要指责我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弄得我经常边哭边吃。”

在这样打压下长大的董卿,即便日后功成名就,但依然极度缺乏安全感。

有一次接受采访时,她说:“其实我是个内心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总是居安思危,老觉得可能我今天拥有的一切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

这样的“挫折教育”,更像一种折磨,是一种“伪挫折”训练。

它们代表了挫折教育的三大观念误区:

孩子的世界缺少挫折;要给孩子制造挫折;挫折教育就是要打击孩子。

2

孩子缺的不是挫折,是教育

其实,现在的孩子,生活中并不缺少挫折。

我们先来看看在心理学上是如何定义挫折的:

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

从理论上来讲,挫折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

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下,遇到特定的障碍或干扰,进而产生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

简单来说,挫折是个特别“私人”的事情

内心强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挫折”

在大人看来,根本不算事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作业完不成;

不被老师喜欢;

小朋友不和他一起玩;

乱发脾气,被坏情绪控制;

.....

在这些成长的关键时刻,因为我们的忽视和轻视,孩子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与恰当的教育,很可能陷入无法自拔的悲观心理,即“习得性无助”。

而我们还在人为地给孩子“添堵”,不但不能提升他的抗挫商,反而会将他进一步推向消极悲观的深渊。

3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明白了挫折的定义,挫折教育的核心也就呼之欲出。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教给孩子如何面对挫折,提升孩子面对挫折的心理弹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和习得性无助相反的概念——习得性乐观,教孩子更好地面对挫折。

而这种面对挫折更加专注、积极、自尊自信的乐观状态,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的。

塞利格曼指出,改善对一事的悲观性看法,通常会有两种策略:转移注意力;反驳。

转移注意力能缓解一时之痛,但反驳不合理的想法,在长远来看,才能改变惯性的悲观心理。

那这种反驳的方法,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咱们可以参考塞利格曼提出的“ABCDE模式”,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分下面5步,帮孩子走出困境:

A(adversity)梳理发生的不好的事;

B(belief)找出当事件发生时自动浮现的念头、想法;

C(consequence)分析这个想法所产生的后果;

D(disputation)反驳这种想法;

E(energization)代表你成功进行反驳后所受到的激发。

前面三步'ABC',旨在提升孩子的情绪觉察能力。

这种能力是指个体能觉察自己当前的情绪是什么,以及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比如,当孩子突然感到悲哀、愤怒或害怕时,不要急于告诉孩子要坚强,要让孩子明白一定是某个想法引起了这种情绪。

让孩子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绪,这是面对挫折的情感基础。

'D(反驳)',旨在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的核心,就是相信事情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的,这一概念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

“E(激发)”,在孩子成功反驳了自己悲观的想法后,他就不再相信它们,往往会激发出好的想法。

内心强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挫折”

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小飞,有一天放学回家特别不开心,嘟着嘴跟妈妈说:

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我觉得老师和同学都讨厌我。

妈妈问她怎么了,原来小飞的老师在全班同学批评她了,但是班上的同学都在笑,她觉得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个笨蛋,因此没脸去上学了。

如果大家也遇到像她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尝试用“ABCDE模式”让孩子来复盘这个问题。

A(不好的事):老师在全班同学批评我了,班上每个同学都在笑。

B(想法):老师讨厌我,现在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觉得我是笨蛋。

C(后果):我觉得非常难过,不想去上学了。

找到ABC之间的连接后,可以让孩子尝试反驳B(想法),如下:

D(反驳):老师批评我不代表她讨厌我,她几乎批评所有的人。我想我上课是有些不专心,所以他才提醒我。全班几乎每个学生都至少被批评过一次,所以他们不会认为我是个笨蛋。

经过这样的反驳后,孩子的窘迫就会减轻,激发出积极情绪。

E(激发):虽然我还是对老师批评我这件事难过,但我可以去上学了。

这里要注意,如果想让孩子的反驳使他自己更信服,就要教会孩子有理有据地跟自己“吵架”。

有2种途径,可以帮娃实现上面这一点。

  • 找证据。当孩子对一件事产生悲观反应时,首先问一下自己:“这种想法的证据在哪儿?”

  • 寻找其他可能性。通常一件事情发生不会只有一个原因。而悲观者总是会找出杀伤力最强的原因。

比如,小飞为受到老师的批评感到难过,他找的原因是老师讨厌他,学生认为他是笨蛋这种永久性、人格化的原因上了。

而要反驳这种想法,就要把重点放在可以改变的、非人格化的原因上。比如我们上面说的老师批评小飞或许只是因为他上课不专心,只要他上课认真听讲就能改变这种状态。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提升孩子的挫折商,还有一点很重要:父母的爱和支持。

内心强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挫折”

《教育的选择》中说道:“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请用力拥抱他,并坚定地对他说:

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会和你一起并肩作战、共同进退。

如此,才能拥有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参考资料:

《真实的幸福》【美】马丁·塞利格曼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美】马丁·塞利格曼

《看见成长的自己》【美】卡罗尔·德韦克

川妈说说

再来说说更令人惋惜的极端案例,每一年,我们学校都有学生选择轻生。回头去看背后,原因各不相同,但一样让人心痛。

不敢说,能体会他们身在痛苦无望深渊中的心情,但内心总有一丝希望,如果他们再勇敢一点,逆商再强一些,是不是结局会完全不同?所以,每次听闻这样的悲剧,心里都在感叹,孩子真的很需要正确的挫折教育。

之前分享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第17任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在他儿子初中毕业典礼上所做的致辞。他祝马上要升入高中的孩子们“不幸并痛苦”,说的特别好:

”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我希望你们偶尔遭遇不公正的对待,这样你们才会真正理解公正的价值。我希望你们遭受背叛,因为这会教你们懂得忠诚的重要。虽然很抱歉但是我还是要说,我希望你们时常感到孤独,这样你们才不会将朋友的相伴视为理所当然。我祝你们时常有坏运气,这样你们才能意识到机遇在生命中的意义,才能懂得自己的成功并非天经地义,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命中注定。我希望你们失败时被对手嘲弄,因为这时才能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重要。我希望你们时常品尝被忽视的滋味,这样你们才能明白倾听的重要。我希望,你们能在自己痛过之后学会同情别人。

实际上,不管我希望与否,这些必将发生。而你们能否从中受益,取决于你们能否参透人生苦难所传递的信息。“

都对,但当孩子无法参透”人生苦难所传递的信息“时,我们一定要站在他的身边,支持他、帮助他走出困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