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细读与高中散文阅读

 GXF360 2019-09-22

散文是一种通过描写生活事迹借以抒发真实情感以及感悟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在高中语文中散文阅读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诸多考试中多以散文题材作为阅读理解题,因此散文品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1-2]。文本细读法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解读与评价的手段,细读要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走进文艺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3]。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中,并深入体会文本中的语境,又要跳出文本感受语言、情感,不但在细节处探查入微,而且需要对文本具有整体宏观的把握。由此,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提升阅读素养,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技巧,在学习上达到优良效果[4]。文本细读在散文中主要包含细读语境、情感体验、语言感受方面,着重于以上内容展开散文教学。

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实行导师责任制,不仅发挥了导师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引导作用,提高了导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其学习的高效与主动[7]。导师的指导与督促在医学生进入临床的初学阶段至关重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培养临床逻辑思维,不仅能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梳理,更能够使他们学会如何在临床中应用这些知识[2,8-9]。

一、语言细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强调仔细领会言语内在的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语言,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散文被称为“美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语言的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练、干净,富有哲理。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就要认真分析散文语言优美、凝练、畅达的特色,根据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

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散”,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分散在多处的描写和叙述中,这时单个的字、词、句表达的含义无法帮助散文的阅读和教学[5]。如果把文章的主线把握住,从全文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再联系到具体的句子中,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要让他们联系上下文,从整篇文章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文章的内涵。例如文本《囚绿记》,对绿枝条的细写,延伸景物描写,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描写景物的词语,其次细细品味这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含义,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句话或一段话,经过讨论交流后,给予学生解答,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细读文章重要词句的阅读习惯,进而促进阅读后理解能力。例如教材文本《荷塘月色》中,作者只写夏日夜晚的清华园荷塘,其不仅仅写一花一叶,在写景上并不局限于池塘上,然而在夏日夜晚这一片段时刻是局限性描写。另外,使学生读写结合,通过阅读与写作,可更好了解散文的词句特点。因此,教师可帮助学生理解散文中“散”的特点,总结以及理解散文的特点,可有利于学生鉴赏散文,要在这种“散”上多加体会,以得到更加鲜明的印象、更加充分的感受。

二、语境细读

通过学习散文文本中词句的细读,能够从细小枝末延伸于整体,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散文讲究真实、自由,所以细读散文并不能够客观、刻板阅读文本,而是需要充分了解散文中的语境,才能够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其次语境是指文本中某一环境或社会背景,语境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词句的意思,通过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或人物所处环境,进而使学生能够自然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的转变。语境是散文阅读中不可缺少的过程,作者往往通过语境变化阐述内心复杂的情感,例如《我与地坛》中,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通过对地坛的回忆描写,同时结合作者在写作中所处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精神。除此之外,教师也倡导学生品鉴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还可增强学生阅读语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够加强学生细读情景能力,还能够更好展开散文阅读教学,使散文教学具有深刻意义[6-7]。针对偏科或对散文无感的学生,教师应增加学生的阅览经验,例如看经典散文改编电影、朗诵古代散文等,通过这些形式丰富学生的心境,以促进学生在细读文本中获得熏陶。语境细读散文教学中教师能够扩宽教学方式,发展教学多元化,激发学生对文本哲理的思考,还可增强学生领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长教育。

在细读文本中,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对语境的理解与联想,能够更有层次揭露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心境,感受作者在语句中传达的精神与思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还可在散文阅读中提升阅读效率。此外,语境细读是一种熏陶品性的方法,能够带领学生遨游于曼妙的宇宙中,发现散文的美与自然。

三、情感细读

多数抒情散文、叙事散文通常以情感变化作为文章的线索,然而部分作者在抒发情感时通常通过隐喻或借物抒情进行叙述,往往学生容易将文本的中心情感混淆,导致学生误解文本中所要传达的情感与精神,这时学生必须抓住“形”与“神”的关联,使学生能更好了解文本中情感抒发的特点,才能够深入体会文章内容[8-10]

baby普通词义为“婴儿”,在科技英语中表示“微小的物体”。 如:baby car微型汽车;baby carrier轻型航空母舰;baby tower小型蒸馏塔。

例如教材《故都的秋》中开头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特点不但总体概括故都之秋的景物自身特点,而且也表现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切身感受,通过细读文本可知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非大起大落,而是较为“平”地展开。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文中的主要情感是对景物的喜爱还是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可使学生反思,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起始便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因全文都是按这三个特点或三种感受来写作,其情感成为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变化起伏不大,能够方便学生在细读文本过程中,抓住主要线索,进而深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有教材例如《荷塘月色》,其中作者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语句中透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一开始表明作者心灵在负重和挣脱之间游移,教师需要反复带领学生阅读,跟随作者的情感变化,也就是说情感随写景叙事起伏变化,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索,从这细读中可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明确感受作者看到荷塘的景象的喜悦感,进而可知作者对这一景象的喜爱之情。教材如《囚绿记》这一篇文章中,作者虽然着重写陋室外的一条绿枝,尽管景物渺小,但是能够通过将时代命运与绿枝串联,让学生能够明白在这样的一个动荡时代背景中描写绿枝的含义,使学生间接看到北平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的现实,通过细读现实与绿枝条的“交往”,借此抒发情感,同时意寓于他处,表达作者含蓄的爱国之情。在《囚绿记》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显与隐之间,其情感的含蓄性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教师可通过在教学上采用图片的形式,使学生联想时代背景与情感的纽带。同时,教师还需教导学生牢记散文阅读中的重点——情感的抒发,需要总结散文情感描写特点,如何准确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线索。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散文中具有更好的联想能力,进而让学生领会散文的神韵,才能够促进学生对散文的喜爱,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热情,还可促进教学进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11]

表2为齿面的接触强度校核所需参数的取值,式11中参数取值如表2所示,代入数值后接触应力σH=1055.34 MPa,大小齿轮的允许范围内接触应力[σH1]=1067 MPa、[σH2]=1101 MPa,[σH1]和[σH2]的最小值大于σH,因此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合格。

通过在散文教学中,教师教育学生细读文本,感受散文词句的美与神韵,可以获得比熟读背诵古代散文更加强烈的感动和启悟,并获得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文学语感,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圈点批注的能力水平,同时还可深入体会散文情感抒发的深奥意义。总而言之,细读文本法是散文教学中重要教学方法,品味语言的“入口”虽小,但“出口”很大,可以通往广阔的天地[12-13]。“文本细读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散文阅读体验,更好的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保持了学生的思维和作者的思维一致,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黄胜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04-105.

[2]周冬梅,张慧颖.引领文本细读提升核心素养——浅谈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2):75-78.

[3]冯霜.中学语文教材中审丑风格文本浅析——以高中人教版为例[J].文教资料,2018(05):49-51.

[4]吴远青.“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2):36-37.

[5]杨玲.文本细读如何“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09):58.

[6]刘斐.文本细读法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7(01):84.

[7]聂屿.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62.

[8]陆豪.于细微处见功夫——运用文本细读法创造高效课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3):10-12.

[9]金玲娇.文本细读法在《雷雨》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231-232.

[10]龙伟光.“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29.

[11]张衍标.例析文本细读法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J].语文月刊,2015(11):46-48.

[12]高义平.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法”的应用[J].语文教学之友,2015(01):17.

[13]方思懿.“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当代散文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26):2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