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学段如何引导学生搜集写作素材

 GXF360 2019-09-22

语文是一门以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而作文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只有引入生活的源泉,文章内容才会更加丰富、真实与饱满。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社会经验、生活经历相对有限,对人生、对生活缺乏足够的感悟与思考,强行虚构故事、表达感情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并让其将素材合理运用于作文中,从而不断提高文章质量与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就如何引导高中学生搜集写作素材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一、从小事出发,认真观察生活

很多高中学生表示,他们的学习生活其实非常枯燥,尤其是住校生,每天就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往返,没有时间出去游玩、逛街,在学校的的日子千篇一律,反反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学习,没有什么特殊的素材可写进作文中。可见,学生的观察能力还相对较差,其尚未懂得从小事出发去观察与体会生活,自然搜集不到有用的素材,教师应当从小事出发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搜集素材,让其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素材与信息,并懂得灵活进行运用。

例如班上有一位学生座位上摆放着一罐陈皮,教师则告诉他这就是典型的写作素材,学生一脸茫然:“一罐陈皮怎么能变成写作素材呢?这太奇怪了。”教师先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反问学生:“你发现这个罐子的内观与外观是什么了吗?”学生认真观察了一下罐子的内外观之后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罐子,外面贴着与陈皮有关的信心而已,里面的陈皮就是晒干的橘子皮,吃的时候感觉先苦后甜,而且有淡淡的咸酸味,这个陈皮是盐蜜渍的。”教师继续追问:“这罐陈皮是你自己买的吗?”学生回答:“不是的,是我朋友送的,他现在在广东那边读书,广东的新会陈皮全国闻名,所以他就寄了几罐让我尝一下,可不要小看这罐陈皮,这是凉茶店专卖的送服药物陈皮,具有药用价值,上次我咳嗽的时候吃了一些,嗓子舒服多了。”教师可继续进行引导:“既然这罐陈皮有这么多信息,为什么不可以写进作文当中呢?生活是不是就如这罐陈皮一般先苦后甜?当你表达你和朋友之间友情的时候是不是能以这罐陈皮为线索?”学生听完之后自然会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并开始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出发搜集素材,作文内容自然越来越丰富。

通过对贮存过程中酸酯增减途径的研究[9],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无论是水解反应、酯-酸交换反应,最终都可以归结为酯的水解。由于酯的氧化反应主要是白酒中微量的高级脂肪酸在贮存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光、热、空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降解成低级的酮和醛。氧化反应在酒中微乎其微,可忽略其损失量。即酒中酯的减少只是因为挥发损失和水解反应变成酸了。

二、从新闻出发,谨慎抒发情感

高中学生虽然常年在学校学习知识,但其已经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各地、各国发生的事件,并且自身的情绪还有可能受到相关信息的影响与牵动。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生对于很多新闻事件都是过眼就忘,即便产生情绪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其并未意识到这些信息都是写作的重要素材。教师则需要从新闻出发、从最新的资讯出发,让学生从中挖掘有用的写作素材,并通过素材谨慎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文章情感更加饱满、真实动人,文章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通往雕塑园有两条路,左小龙往往选择比较难走的路,此时他就自觉是一个越野摩托车手,一切惊起的野物都被认为是其他车手,最后他赢了。所以每次他的朋友见到他都是不知原因的春风满面。那是因为左小龙把禽兽都打败了。

例如有一天学生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闻,主要说的是有些养大熊猫的地方为了“保护大熊猫”,便在墙壁上拉电网、在草地上装了电草,并且地上的电草还有围栏围起来,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能自由地爬树、行走,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熊猫本来的天性。学生在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一脸愤懑,此时,教师不应急于打断学生的思绪,而是提出一些疑问“你们为什么对这则新闻这么愤懑?这件事情有那么严重吗?”学生则激动地表示:“大熊猫的生活环境都那么差了,那其它动物的生活环境就更差了,怪不得现在越来越多的动物濒临灭绝。”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们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那么你们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则异口同声地表示:“当然是希望动物们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与良好的关护,我们都是地球上的生物,不能随意虐待、杀害其它野生动物。”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情绪写成一篇杂文,呼吁社会大众关注国宝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抵制虐待野生动物的行为。当然,教师还需要告知学生谨慎、理智表达情感,切莫如同键盘侠一般毫无理智地大放厥词、随意骂人论事,而是有理有据、小心谨慎地进行表达,文章质量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三、从阅读出发,积累优秀素材

良好的阅读不仅能丰富个人见识,还能提升个人视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的各项设施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图书馆(图书室)的基础设施,学生在学习之余也可以到图书馆读读书、看看报、浏览网站,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在这个过程中其可能会看到很多优秀的文章或写得好的句子,部分学生可能会反复进行朗读,并用笔摘抄下来,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这个意识,导致其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捉襟见肘、词不达意,写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主动从阅读出发,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积累一些优秀的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运用于文章当中,丰富文章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例如有位学生在网上看到了一篇高分的高考作文,这篇作文的写法是文言文题材,文章内容写到:“……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状……”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而言,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头痛,更不要提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学生在看到这篇文言文高分作文的时候自然也是一头雾水,教师则反问学生:“你们有认真去看这篇作文吗?你们在考到不懂之处的时候有认真查字典、找资料吗?如果没有,你们就无法感受到这篇文章的精髓。”随后,学生便会主动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文每一段落的具体意思,此时,学生便会发现这篇文章的许多词句优美、语句凝练、典故丰富,值得深入学习与借鉴,从而使其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典故,并注意字斟句酌,避免文章如同流水账一般毫无重点与精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每周安排一节阅读分享课,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阅读体会,以此促进其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这之前,学生需要认真做好功课,积极浏览、阅读不同的文章、文学作品,并做好阅读笔记,才能在分享会上做到侃侃而谈。在分享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分享会当中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让其逐渐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从中或的思考与感悟,以此促进其表达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从教材出发,合理运用素材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想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则必须要积累众多优秀的素材,而写作素材的源头就是生活、教材,因此,素材的积累与运用还必须要要回归到教材、回归到生活当中。高中学生已经有十多年学习语文的经历,对许多名人轶事、优秀诗词也有足够的了解,但每次写作的过程中仍然会感到捉襟见肘,甚至可能会反复使用同一类素材,文章内容毫无新意,自然难以吸引读者。俗语有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学生写作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其必定会对写作丧失信心与热情,甚至越来越反感写作。其实,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时候,不必提出太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每周积累4~8个写作素材,而是从学生最为熟悉的教材出发进行素材积累。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而且列举了不少经典人物、经典事例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例如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收集了鲁迅、王勃、苏轼等名人作品,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重点说说作者的创作背景,方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同时,高中的许多古文包含优秀的至理名言,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学生可以运用于作文中,为作文增添亮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教材中的素材,而应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素材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以实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素材,避免出现作文主题与素材内容不相符的情况,例如作文主题为“团结”,学生所列举的生活素材则不能偏向“努力”或者“坚持”,如若有学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教师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素材。

唐代音乐机构的建立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规模职能各不相同,但依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促进了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雅乐与俗乐的高度发展,太常寺、教坊和梨园的发展与改革,乐工技艺的精湛,政治、文化、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民族团结,都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宝藏。并且在安史之乱后,乐工虽大幅剪裁出宫,但他们也起着传播的作用,将宫廷音乐文化带入民间,使其与更多的音乐文化进行碰撞,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质的脱变。

回归生活是积累作文素材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生活是作文素材的不竭源泉,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入生活的源泉,流成写作的河流,让学生逐步懂得从小事、从新闻、从阅读、从教材中积累丰富而优质的写作素材,并合理运用于写作当中,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饱满,情感更加真实动人,最终提高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