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鞭打快牛”很无奈,看清得失终成事

 红尘叶翁 2019-09-22

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成长和成就却是不一样的。

人生在世,输赢无非胸怀和格局。大胸怀包容四海,大格局以小见大,世事糊涂,有时候很无奈,但厘清之际,便是成事之时。

“鞭打快牛”很无奈,看清得失终成事

01

鞭打快牛,真的让人很无奈

“鞭打快牛”,这个词最近非常火,主要是形容“能力越强、干得越多、失误难免、遭受批评、多劳不多得”的一种现象。

“快牛”与“慢牛”是一对鲜明的对比,“快牛”因为比较“快”,有一定能力素质能干成事,被安排的工作就较多,干的也就越多,因为工作体量大,概率学告诉我们难免有失误,领导看到了失误,批评的也就越多。

“慢牛”因为能力素质较差,领导觉得把工作安排给他们不放心,也就很少安排工作,因为啥都不干,反而很少出错,领导也就很少批评,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与“快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工作状态,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按理说,“快牛”猛起干,“慢牛”啥都不干,遇有好事情的时候,肯定首先考虑的能干的“快牛”,但是现实却是更多的“慢牛”被提拔,职务得到了晋升。“快牛”虽干的很多,得到的却与其付出不相平衡,尤其是对比“慢牛”。

所以,很多“快牛”对此非常诟病,大肆吐槽,不患寡而患不均,但也感觉无力改变,只能摇头叹气。

“鞭打快牛”很无奈,看清得失终成事

02

鞭打快牛,领导都在想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鞭打快牛”的现象?虽说有悖常理,但有句话说得好,存在即合理,这种现象肯定是符合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才会存在。符合谁的利益,肯定是符合领导的利益。

体制内的工作,有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待遇水平,尤其是工资收入,是按照级别和资历来核定,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同一个级别的岗位,不同的人虽然能力参差不齐,干得好坏也不一样,最终的收入却是一样的。

与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不一样,不是干得多、干得好就收获多、得到多,而是好坏都一样,多少都一样。我们经常讲,能者多劳,但关键是能者多劳,多劳却并没有多得。所以,多劳而没有多得的人非常诟病,凭什么要多劳?

领导为什么会“鞭打快牛”?因为“快牛”能干事,“慢牛”干不成事,所以,为了工作能够得到尽快的推进和落实,领导也更愿意将工作安排给“快牛”,“快牛”有能力把事情干好,领导可以少操心,甚至不操心。

领导的角度,想的更多的是把工作推进完成,至于谁来干、谁干得多、谁干得少,却是次要的问题。

“鞭打快牛”很无奈,看清得失终成事

03

鞭打快牛,理性看待得与失

面对“鞭打快牛”“多劳并一定多得”的现象,很多人只是停留下吐槽、诟病的层面,没有深入去想,如何破解这种“困局”,以下个人观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大清晚年的时候,政府腐败,外敌入侵,整个国家岌岌可危、摇摇欲坠,这种环境应该说很是糟糕了吧,尤其是对于想匡扶大清、抵御外敌、强国富民的政府的官员来说,根本无从下手,看不到一点希望。

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锻造了近代以来最能“成事”的名将曾国藩,虽然脑袋不够聪慧,但他依旧坚持学习、成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出最为积极的影响,并通过个人努力,抵御太平天国,成功为大清王朝续命50载。

我始终相信人生遇到的一切都自有命数,都为锻造更为强大的能力,人一定不能闲着,因为没有工作实践,就丧失了成长的机会,“慢牛”看似自在,损失的却是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在不久的未来,生活一定会还给他。

领导可能不公,社会可能关系复杂,但唯有实力才能让职场人立足,比起多劳不一定多得,停止成长是最为要命的,而且总有好领导吧,机遇有时候就在于多坚持一会儿、多成长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