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烈光,养生学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近些年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稳居中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前两位。尤其心脑血管疾病,已居于致死原因的首位。而且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全身功能的退化,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壁的弹性下降,心脑血管病几乎不可避免。 这些改变,中医认为都是由于人体自身阴阳失调之后,产生了名为“痰”和“瘀”的致病物质,这两种物质就像水和泥一样混在一起,“粘”在身体某个部位,并且逐渐壮大,最终导致疾病。再深入想一下,恶性肿瘤也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所以“痰瘀学说”已经是中医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 浓得化不开的“痰瘀” 为什么中医要将眼光盯在“痰瘀”上呢?因为痰和瘀有两个烦人的共性:一个是阻碍气血;另一个是黏腻难除。人体所有功能活动,都靠气的推动和血的营养,气血跟着人的血管脉络分布到全身。一旦痰或瘀形成,作为异常物质,它的运动速度要比正常气血慢得多,当然会阻碍周围气血的流动。 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故障车辆一样,周围的车辆都会为了躲避它而减慢速度。 痰和瘀一旦在体内形成,很难祛除,而且会使周围本来正常的体液和血液变得异常,从而生成新的痰瘀,所以心脑血管的损害总会表现出“生长”和“蔓延”的特点。 人进入老年,正气不足,因而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非常高,且往往不可逆转,要特别加以警惕,防止黏在心脑血管上化不开的“痰瘀”,变成人到晚年挥不去的“心病”。 ![]() 预防痰瘀,让血管“不堵车” 痰瘀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原因,只要尽量消除导致痰瘀的因素,就可以预防痰瘀形成和发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一般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生活起居,规律生活,控制体重,尤其不要熬夜。消除紧张等不良情绪,避免过度情志刺激,保持心态平和,学会“找乐子”。 循序渐进地运动锻炼,老年人不妨用传统运动方式,年轻人可以用现代体育运动,但不要过于激烈,重要的事再强调一次:“循序渐进”。 一般饮食方面,注意清淡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内脏,多吃豆类及豆制品、粗粮、蔬果,进餐速度要慢,勿暴饮暴食。 ![]() 三个祛痰瘀的方子 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痰瘀外,几个药膳方子对祛除痰瘀的效果很好。 1、“山楂粥” ![]() 山楂30~45g(或鲜山楂60g),粳米100g,砂糖适量;将山楂煎取浓汁,去渣,与洗净的粳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砂糖,再煮开一两次即可,趁热吃。 2、没有胃病的,再推荐一款“大蒜萝卜汁”: ![]() 大蒜60克,萝卜120克;先将大蒜剥去皮,洗净,切碎,捣成大蒜汁,将萝卜除去根、须,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用洁净纱布过滤,将萝卜汁与大蒜汁充分拌匀,或可加少许红糖调味,即成;早晚2次分服。这款药膳的味道可能一时不好适应,但是消痰瘀的效果绝对杠杠的。 3、化痰瘀泡脚方 ![]() 泡脚足浴的温阳通经效果值得肯定,自然也有助于预防和消除痰瘀。 单纯用温度40度左右的清水泡脚是最简单的方法,不过这里介绍药物足浴法: 取虎杖60克,煎煮30分钟后,兑水至40度左右,再兑20毫升白酒一起倒入足浴桶中;浸泡双下肢,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痰瘀较重的人,可将虎杖减量为30克,再加入苍术30克、草决明30克、泽泻30克、生黄芪20克、党参20克,泡法同前。泡完擦干之后,趁足热,辅以搓脚心、脚背,捏足趾等自我按摩法,可以增强防治痰瘀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积极调整日常生活规律,辅以适当的药膳、足浴等方法,或者再去做做按摩、针灸,就能疏通被痰瘀堵塞的血管和经络,让人体的“交通”恢复畅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