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时节,多食一菜,常吃二果,做好三件事,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营养师雪姐姐 2019-09-22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9月23日,就是“秋分”及节气了,意味正式“入秋”。

秋分一半,阴阳平衡,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秋分过后,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需做好准备。

秋分节气有“秋祭月”、“竖蛋”、“秋牛图”、“粘雀子嘴”等习俗。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是秋冬养生的一个重要“节点”,此时,一定要做好养生工作,为健康安度秋冬,打下很好的基础。

秋分时节,多食一菜

即:野苋菜

岭南地区,秋分时节,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
所谓“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

秋分日,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能力。
野苋菜,素有“长寿菜”美称,叶子富含钙质,对骨骼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野苋菜,炒着吃,凉拌,做馅料,都是不错的吃法。

秋分时节,常吃二果

01:

秋分时节,秋燥严重,易出现口鼻干燥、皮肤瘙痒,干咳少痰等不适。
此时,吃梨,是上佳之选,可以很好的效缓解秋燥,改善身体不适。

秋分后,多为凉燥,秋梨性寒,蒸着吃,效果会更好。

梨煮熟后,可去除寒性,去燥润肺的功效,完全被释放出来,效果更佳。

所以,秋分时节,吃点蒸梨,是不错的选择哦。

02:葡萄

秋分时节,葡萄大量上市,此时,也是吃葡萄的好时节。

酸甜的葡萄,可刺激人体内分泌更多的津液,从而达到减燥润肺的目的。

并且,酸味入胆,可促进胆汁分泌,解油腻、降血脂,有助于健脾和胃。

再加上,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在秋冬时节,适当多吃些酸的食物,对健康大有益处。

秋分时节,做好三件事,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件:防凉燥,饮热茶

秋分过,寒露起,饮茶正适宜。
秋分过后,秋燥更佳严重,并且,天气逐渐寒凉,凉燥严重。

此时,防凉燥伤身,饮热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一方面,多饮茶,可补充体液,对抗秋燥。另一方面,热茶还可驱寒暖身。
鸡头参茶,泡水喝,可补气,润肺,益肾,助力身体健康。

鸡头参,泡水喝,可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可延年益寿。

《本草纲目》记载:“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

《神仙芝草经》记载:“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研究表明,鸡头参,含有的多糖成分,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 对氧自由基具有直接清除作用。

经常用其泡水喝,可补益肾气,延缓衰老。

玉参茶,泡水喝,可养阴生津。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可清热润肺,养阴熄风,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

玉参中含有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

秋季干燥,易伤津,每天2-3杯玉参茶,有很不错的养阴生津的作用。

第二件:“秋冻”有讲究

春去秋冻,秋分时节,秋冻有讲究:

冻当其时:早晚不宜冻,饱餐之后不宜冻。

冻分人群:青壮年适合秋冻,儿童、老年人、部分慢性疾病者不宜秋冻。

冻分部位:腹部、头部、足部,此三处不宜冻。

冻分内外:秋冻是衣着与运动方面,并非饮食方面,不宜吃冷凉之物。

三个地方,别冻着,切莫忽视。
头部:
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额头上出汗水时,不能见风。
头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
一旦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将会诱发多种疾病,损害身体健康。

肚脐: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
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双脚:
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
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脚冷,则冷全身”。
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脚,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第三件:常运动,强体质

秋季,是运动健身的最佳时节,秋分后,不妨做做运动计划。

经常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对抗病毒的能力,秋冬少生病。

运动要坚持,至少运动20分钟以上,才会到达有养运动的目的。

有氧运动,可吐故纳新,以充分供应氧气给身体各组织、器官使用,从而增强体质,特别是心、肺、血管等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所以,要坚持运动,助力身体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