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面死亡,不必恐惧

 wenxuefeng360 2019-09-22

生活中,也许很多人会产生疑问,什么叫死亡?死亡是什么样子的?该如何面对死亡……这些关于死亡的话题,生活中的我们好像从来很少考虑,也很少讨论过。或许,死,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多少是一个令人忌讳的字眼。也正因此,纵观我们一直以来关于死亡的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甚至于,当保险公司人员诚意向我们推荐一些与死亡有关的险种时,我们几乎条件反射般怒目而视然后拒之门外。这难道不是典型的鸵鸟精神吗?不谈死,死就不存在了吗?

佛家有云:我本不欲生,忽而生在世;我本不欲死,忽而死期至。人的死亡和出生一样,是个人无法选择的。无论是谁,最终都要告别所爱的人,告别世间的忙碌,一个人静静地面对死亡。

一切生命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生命形式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作为一般的生命形式而言,生就生了,死就死了,几乎没有讨论的价值。然而,人作为高等动物,由于拥有自我意识,人能够将生命作为意识的对象来看待——能够将“我本身”作为思维的客体来认识,也就是说,无论是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过程还是生命的延续都成了自我意识的对象。因而,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也必然成了人类各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如何面对死亡,没有人可以相互取代,只能取决于个人的态度。听到死神的脚步,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视死如归,有的人淡定沉着……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譬如黄继光、金圣叹,往往视死亡如无物,而更多的人是怕死的,譬如吕布临死前祈求当曹操的鹰犬,向忠发一被捕立即向蒋介石乞活。

事实上,死亡并不可怕,人类无须对死亡感到恐惧。死亡存在于生命的旅途中,宛如天边的晚霞。死亡引领着一个个生命体即将消逝于无边的黑暗之中,但它同样是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它甚至与生命初来人间时一样绚丽、璀璨……

1955年4月18日,伟大的爱因斯坦病逝。临终前,他留下了一份遗嘱,在遗嘱中,有这样一节内容:“在我死后,除了护送遗体去火葬场的少数几位最亲近的朋友之外,其他不要打扰。我不要墓地,不立碑,不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举行任何官方仪式。骨灰撒在空中,和人类宇宙融为一体。切不可把我居住的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我在高等研院里的办公室,要让给别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将随我死去。”

的确,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然而,我们都不是哲学家,但最起码我们能从哲学家的世界中汲取一点精神营养,爱因斯坦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直面死亡。

曾经有这样一篇小说《莫亚的最后一课》,讲述的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哲学家教授,真实记录他如何面对死亡的来临。每个星期的某一天,他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就会聚集在他的床头,听他说或大家一起讨论死亡的课题。如此一来,死亡反而就显得不再可怕了,就算是在他弥留之际,他,以及他的学生,也能坦然面对了。

是啊,至亲的人陪伴在身边,我们就不会感到孤单,或是给我们一句亲切的安慰,或是给我们一个轻吻,或是给我们一个紧紧的握手……就是如此简单,可能就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使死亡不至于令人如此恐惧了。

从我们出生那天起,我们就注定了难逃一死,也就是说,生与死,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命题,只可惜,我们从来只重视生的欢乐,却从来没有正视过死的心理问题。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死一定是令人恐惧不安甚至是恐怖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正视这份恐惧,然后,想方设法减少死亡来临时带给我们的恐惧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