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CSCO学术年会·迪安肺癌精准诊疗论坛圆满举行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9-23

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CSCO学术年会于9月18日至22日在厦门举行,在这场肿瘤学的年度盛会上,迪安诊断首次以卫星会的形式亮相,于20日举办了“肺腑之言”——迪安肺癌精准诊疗论坛

本次会议,迪安诊断邀请了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绪超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作为讲者,围绕精准医学指导下的肺癌治疗分子标志物进展作了精彩的报告,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论坛现场

迪安诊断市场中心总监赵政致辞

会议伊始,迪安诊断市场中心总监赵政致欢迎辞,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迪安诊断的业务模式及全国布局。

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左)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右)

大会主席潘宏铭教授致辞表示,无论是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肺癌的治疗都是肿瘤精准治疗最成功的典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

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作报告

范云教授带来了主题为《精准医学指导下的肺癌免疫治疗》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PD-L1、TMB和其它探索中的biomarker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范教授在报告中指出,PD-L1是预测肺癌免疫治疗的重要标志物,虽然它并不完美,但它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免疫治疗biomarker;而TMB正逐步成为预测免疫检查点治疗疗效的潜在标志物,已从临床研究热点逐渐走向临床应用,但TMB作为预测标志物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绪超教授作报告

张绪超教授以《肺癌靶向治疗的分子标志物进展》为主题做了学术报告,张教授首先为与会者详细介绍了近20年肺癌精准治疗发展的历史,随后围绕肺癌分子分型的趋势介绍了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尤其是在低频基因或者罕见突变方面,很多创新药物有望攻破靶向治疗的难题。张教授还详细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并指出恶性肿瘤中“细胞或分子异质性”广泛存在动态时空分布,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肿瘤的进化规律才能解决靶向耐药难题。

讨论环节

随后的讨论环节里,韩宝惠教授、潘宏铭教授、张绪超教授与参会专家们就靶向药物在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中的作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冷肿瘤、热肿瘤、假性进展和超进展等方面展开精彩的讨论。这场讨论内容充实、观点鲜明,可谓干货满满。在会议尾声,韩宝惠教授为会议作了总结和点评,并预祝迪安诊断在精准医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迪安诊断肿瘤团队与专家合影

迪安诊断在本届CSCO会议上的发声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了迪安在肿瘤精准诊断方面进行深耕的意愿与决心。迪安目前正以技术创新加速企业升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精准医疗。公司目前拥有NGS高通量基因测序、FISH、数字PCR、基因芯片等高精尖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开发了“迪安肿瘤精准诊疗系统解决方案”,产品覆盖实体肿瘤、血液病和淋巴瘤,可为患者进行家系风险评估、精准用药指导、疗效及预后评估,全方位服务精准医疗。

供稿:集团市场中心 郭涛 魏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