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碧峯云瀑》(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

 fuhaizhenren 2019-09-23
张大千《碧峯云瀑》(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

张大千 碧峯云瀑 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 成交价266万港元



作品鉴赏

泼彩山水画法是张大千在海外总结中国传统笔墨后,对中国青绿山水表现技法上的一大创新。他创造了大泼墨、大泼彩的新技法,不仅在驾驭笔、墨、色、水、纸等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而且为中国画开辟了新的表现道路。这种画法开创于五十年代末,不过真正成熟却是美国加州时期。

张大千《碧峯云瀑》(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

张大千 碧峯云瀑 局部

画面上意象尽管模糊,但仔细体味,便可见溪桥横斜,渔舟唱晚,洲渚淡远,沙碛平展,树木葱茏,乃一派平淡天真的江南景色。在画法上,先以水分充足的淡墨泼染,以墨色的浓淡区分出近山与远山的空间感。墨晕固定后,再以少量不透明的石青色泼在水墨上,任颜料本身轻重或沉或浮,产生不同层次。等色与墨确定了山峦的基本形体后,便以笔线勾出丘壑溪涧和小桥云树,在混沌中开出山水。最后以大片淡石绿色和赭石色泼染在远近山峦处,树木和小桥俱以留白表现,这就使画面产生统一的色调,满纸蓊郁迷蒙,看似无线条,却又浓淡如意、层次分明,意象超出笔墨之外,整体呈现出苍茫幽深的意境,笼罩着一种神秘气息。

张大千《碧峯云瀑》(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

张大千 碧峯云瀑 局部

泼彩的技法则是先将颜料在小碟中调至所需要的色相及浓度,然后泼洒在画面上,利用其自然流淌渗化的性能,形成画面的大体结构,再利用色彩渗化的形迹和肌理效 果,用笔整理、补助允成为完整的作品,因此这种画法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据色彩落纸后的既成效果灵活地调整画面。但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泼彩并不是盲目地纸上乱泼一气,作者必须对画面的艺术形象有所构思,什么部位泼什么色彩,怎样泼,需要达到什么效果,以后整理成什么形象,心中都要有所准备。

张大千《碧峯云瀑》(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

张大千 碧峯云瀑 局部

要说张大千的“泼彩”由来,以下五点因素可以追溯: 
  1、唐以来的传统“泼墨” 
  先有东晋书法家王洽在前的“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素”、“凡欲画图障,先饮醺酣之后,却以墨泼”;继有米芾“米氏云山”的“信笔作之”,即以泼墨法信笔写去,“意似便已”;再有石恪、青藤、白阳的水墨大写意,尤其是宋代禀性疏野的梁楷的泼墨画,与大千先生的泼墨简直可以说是“血缘”关系。 
  2、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给予的启发 
  大青绿、金碧山水的厚重浓丽,小青绿山水的轻松明快。正如大千先生自己说的“只不过加以变化罢了”。的确,他只不过是将大青绿的层层填积变为小青绿的滃染,再化之为“泼色”而成为后来的“泼彩”画。 

张大千《碧峯云瀑》(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

张大千 碧峯云瀑 局部

  3、久客西方,周游欧美各国 
  遍览各地的博物馆以及和毕加索的所谓“艺术界的高峰会议”后,张大千尽管民族观念深厚,也不可能视而不见,且文学艺术作品本来就具有潜移默化的神力,故使他在画风方面深受“原本就受中国影响而产生的抽象派”的影响,在他的“泼彩画”里加进了“西方的牛奶”而更为绚烂媚人。 
  4、敦煌“面壁”三年 
  敦煌壁画的宏大规模、敦煌壁画的线条、构图方法、画境的泱泱大风等等,特别是敦煌壁画“厚上加厚、美上加美”的浓丽沉艳的颜色,为张大千的“泼彩画”奠定了扎实、牢固的基础。 

张大千《碧峯云瀑》(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

张大千 碧峯云瀑 局部

  5、眼疾发作,几欲失明 
  1957年,张大千在和工人搬石头时,由于用力过猛,糖尿病引起的眼疾发作几欲失明。尽管后来经过四方求医,眼疾有所好转,却再难从事早年精细的画风,而正是因为这次偶然的眼疾,反而成就了张大千艺术人生的一次飞跃性的突破。 
  张大千对此回忆道:“我近年的画,因为目力的关系,在表现上似乎是变了”。又说,“予年六十,忽撄目疾,视茫茫矣,不复能刻意为工,所作都为减笔破墨。”(阴山工作室)


作品资料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35×30.6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75年作
估价 HKD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2,175,880 HKD  2,660,000
专场 中国书画
拍卖时间 2012-10-08
拍卖公司 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2秋季拍卖会
款识:乙卯七月。爰翁。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






━━━━━━━━━━━━━━━━━━━━━━━━━━━━━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